難忘我那故鄉的蘆葦


我出生的村莊正是蘆葦茂密生長的地方。在我家南面不到百米的長江外灘上,生長著比我們個頭還要高的蘆葦,茫茫一片。在柳樹林的襯托下,更顯壯觀。小時候,我們這群光著屁股的小夥伴們,一放下書包,就鑽進蘆葦蕩裡捉起迷藏來了……

工作之餘,我常獨自來到蘆葦叢中,傾聽著風吹蘆葦沙沙的響聲。有時乾脆躺在蘆葦蕩裡,仰望著葦絮輕舞中的藍天,聆聽著江中往來船隻的鳴笛。

蘆葦是大自然中充滿魅力和韻味的獨特風景:在這裡,你能感覺到蘆葦猶如正在安營紮寨的千軍萬馬,你會感到一種沉默的力量,一種進攻前的寧靜。尤其是陣風掠過,先是隱隱然後是雄渾的呼嘯由遠而近…

若在夏秋之交走進蘆葦蕩,你會發現,葦杆頂端綻放出穗形的蘆花,淡紫色的,周圍朦朧著很多夢幻一樣絲狀絨毛,遠看去像少女繫著的輕盈紗巾。

每一枝葦杆都表現出優美的身段,或亭亭玉立,或仙骨道骨;有風的時候葦杆舞姿翩翩,有時迎風展翅、欲搏藍天之勢,有時又如長髮輕飄,玉臂行雲……

當你置身於蘆葦叢中,默視著血色黃昏中油畫般凸現的蘆葦,時間愈久愈能感覺到那彷彿來自遠古的靜寂。

我不知道這是否是自然對我心靈的一種召喚,我只知道在這個時候,在這樣的地方,浮躁的心靈會得到徹底的安寧。

近年來,我多次萌發到蘆葦蕩中走一走。有好幾次在夢中,我與熟悉的蘆葦交融在一起,彷彿又回到了兒時的天真無邪的日子。

記得《詩經》中有蘆葦的影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很有詩情畫意呢。

秋天,喜歡如雪的蘆花翻飛...那情景讓人想起了冀中平原的白洋淀、想起了陽澄湖畔的沙家浜。

“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每每讀起雍裕之這首小詩,便不由得想起了記憶深處那片蘆葦,那似雪般的蘆花....

故鄉的蘆葦,我童年的樂園,中年的憂傷。短短几十年的光景,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幾乎絕跡,碧波盪漾的荷塘也正在消亡。我多麼期望故鄉的荷塘蘆葦蕩重新回到我童年的摸樣……

故鄉的蘆葦_牽絆一生情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