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朱泥壺爲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宜興砂陶製品中,其泥料的天然顏色,以紅泥這個色調自古至今極品最多。

就字面而言,中國古有的一個習慣概念:朱者——紅也,所以朱泥泛指紅泥一類。

但玩壺界又以高品質紅泥稱謂朱泥,普通紅泥一般並不叫朱泥,(雖然廣義上講也是朱泥),朱泥與普通紅泥有嚴格的區別。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與眾不同/朱泥泥料

▲成型困難▼

朱泥的色澤、質地與紫泥、本山綠泥有著不同的特點,故在製作上也具有很特殊的要求。

原因主要是二個方面:

一是泥料細度高,黏性差;

二是收縮比大而導致變形大。

所以,朱壺從泥料製作到成品的全過程中損失比例較大,成品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耗時耗力▼

一般未接觸過這種泥料的紫砂壺製作者都會感到生疏而棘手,即便是制壺工藝師、成型老手也無法很快掌握其特性,必須經過很長的時間模索,才能逐漸適應。

浪費泥料和時間是必然的,然而,只有付出這種高的代價,才能做好朱泥壺。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掌握特性/致勝關鍵

▲收縮比大▼

一把朱泥壺坯做好後經燒成再看,會驚訝地發現收縮非常大。

而收縮率大就容易產生很多意外的毛病,如皺紋、開裂、變形等等。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手法特殊▼

製作朱泥壺,首先打身筒就要掌握泥料的燥性程度,其次打身筒的方向順序、收口的幅度與泥片厚薄的均勻度都必須熟練的掌握,否則坯壺就會開裂或脫把、脫嘴等。

這些毛病即使在坯壺沒出現,也過不了燒成關,因為朱泥收縮率大,整體拉力也隨之增大,成型過程中稍有不慎,這些毛病都會出現。

當然,普通泥料也要注意這類細節,只是沒有這麼苛刻。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容易變形▼

朱泥收縮比大而導致變形大,而變形大是產生開裂的原因。

在製作朱壺過程中,要使壺身、壺蓋、壺嘴、壺把都保持基本厚薄均勻,若是壺嘴短的還可以達到,嘴長的要控制各處厚薄一樣就很困難。

泥料本身在燒成過程中規律是一致的,厚薄不一,其收縮就不相同,收縮率越大的泥料,其收縮比例就越大。

所以製作朱泥壺的全過程中,其壺嘴是一個難關。

即使厚薄度掌握好了,不慎將壺的內面挖毛糙了,燒出來的壺就會出現“內開”現象,壺的外面產生一條凹線,實際上壺內就有一條裂線。

因此,要克服這些問題,就必須對朱泥的特性有充分了解。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慢工出細活/制壺週期

▲週期較長▼

常聽老者言,古人做一把壺時間長達月數。

細細分析此話有一定道理。古人對砂壺需求量甚小,不必大量生產。

其次,過去的手工製坯,全靠功夫,所以製作時間也較長。

當然,所謂的制壺月數,並非說一把坯壺拿在手裡摸三十天,而是邊做邊放在套缸裡溼潤。潤透了再做,有時每天只做一、二個小時。

制壺週期是指從打泥片開工至坯壺完工的整個時間。

在這個週期中往往有許多缺陷毛病在日復一日的修制過程中克服,這個過程對整個壺體的造型也是一個揣摩、審視、逐步完善的過程。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操作嚴格▼

朱泥製作不能像紫泥、本山綠泥那樣在一兩天的週期內就可以完成。

它至少要在四天以上的時間,在這個週期中不僅需要嚴格操作程序,而且要不時檢查可能出現毛病的一些部位。

如發現則及時彌補修改,若無法修復之處就要換下(如壺嘴),否則成品率就會更低,朱泥料本就稀少,浪費了實屬可惜!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朱泥壺/燒成

▲溫度不同▼

朱泥和紫泥製品均需要氧化焰高溫燒成。朱泥燒成的最高溫度,比紫泥低,大約在1040°C左右。

兩種泥料的升溫曲線與最高溫度各有不同。

朱泥壺燒成的窯位偏差直接影響燒成的質量,且冷卻過程也特別緩慢。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礦源稀少▼

朱泥從礦源上看來比較稀少,不可能像紅泥這樣大量開採。

從配方上而言也與普通紅泥相差很多,一般來說都是手工煉成,所以製作比較困難。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朱泥礦源

▲泥質屬性▼

從泥質泥性的結構上分析,朱泥含鐵、含鉛、含硅的比例與紅泥根本不同,其中某些原素的存在形式也有區別。

朱泥必須是含有顆粒,其顆粒的大小、數量是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配製。從成品分析,它的晶相成分比紅泥要多得多,燒成收縮也比紅泥要高出百分之六十。

將朱泥茶壺拿在手中能感覺胎質細膩柔和、顆粒分佈均勻、色澤鮮豔紅潤、表面透明度很好。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結晶屬性▼

至於敲擊聲音,朱泥壺固然是清脆,但這僅僅說明了結晶度指標達到一定強度。

要提高一種泥料的結晶度並不困難,有時燒成過火就會有此效果。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小壺,看上去顏色暗紅無光澤,但敲擊聲音不錯,細細觀察,將發現有些泥料連砂粒都沒有,幾乎接近瓷質,難怪聲音如此清脆。

許多外行甚至稱之為朱泥小品而橫掃市場,且其數量之大難以估計。

▲要求特殊▼

陶瓷泥料在燒成時都必須經過預熱烘乾、高溫、冷卻這樣一個過程,朱泥由於其性質特殊,所以在整個燒成過程中任何階段,都有特殊要求。

首先是烘乾時間必須比紫泥的時間長,因朱泥密度高、氣孔極小,水分不易散發出來,只能用時間來克服這個問題。

甚至高溫帶時間也必須拉長緩慢升溫,因為朱泥在結晶過程中比較活潑,特別在最高溫度時相當劇烈,這是高結晶度泥料的特性。

再則是冷卻過程也必須十分緩慢,稍有過快就會出現驚破而前功盡棄。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燒成要求▼

朱泥燒成的最高溫度大約在1040°C左右。

當然,由於礦藏的差異,配方的彌補,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變化,但最高也不會超過1060°C。

行家們知道,高溫泥料不稀奇,特別是紅泥。

事實是如此,越是好的泥料,燒結溫度越是低、過程長,因此朱泥在一般的截面推板窯裡是不能燒成的,而只能在電爐裡或瓦斯爐裡燒成。

電爐或瓦斯爐又存在輻射面積和距離這樣的問題,故安排位置頗有講究,否則就會出現壺體色澤不均勻,產生陰陽面這種不理想的後果。

便宜的朱泥壺為什麼一定不是原礦的


▲掌握溼度▼

朱泥壺的燒成,還有個很特別的要求,就是進窯時坯體的乾溼程度頗有講究。

燒成過程既是物理反應,又同時存在化學反應。

朱泥裡所含的一些天然半氧化成份,都必須有水份的參與在高溫中完成終變。

故坯體不能過幹也不能過溼,適度的拿捏要在實際中憑經驗掌握,且還要注意環境溫度。

再有一個較重要的因素是空氣的氣氛,氣壓低時,由於空氣張力增加,加上含氧量減少,對朱泥壺的燒成是個不利因素。

在這樣的情況下燒出來的壺,其主要不足是色澤差,而色澤差,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實際效果沒有達到。

所以朱泥壺的燒成,還必須選擇天氣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