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雙版納概況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為雲南省下轄自治州,位於雲南省南端。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以美麗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鑲嵌在祖國南疆的一顆璀璨明珠。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佔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特有的節日“潑水節”於每年4月中旬舉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遊客參與。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的南端,土地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國境線長966公里。西雙版納轄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和11個國營農場。這裡聚居著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諾等13個少數民族,佔全州人口的74%。[4]

“西雙"傣語為十二的意思,“版納”是一千畝之意,即一個版納系一個徵收賦役的單位。西雙版納即為十二個版納:版納景洪、版納勐養、版納勐龍、版納勐旺、版納勐海、版納勐混、版納勐阿、版納勐遮、版納西定、版納勐臘、版納勐捧、版納易武。景區: 野象谷 曼飛龍佛塔 橄欖壩 獨樹成林 熱帶植物園 曼典瀑布 打洛江風光 春歡公園 易武古鎮 周總理紀念碑 孔雀湖 水井塔 茶樹王 曼鬥民俗活動村 潑水節觀禮臺 曼飛龍水庫 空中走廊 白象湖 勐養象形樹 民族風情園 曼景蘭旅遊一條街 允景洪 曼閣佛寺 景真八角亭 瀾滄江風光 茶馬古道風景區 墨江北迴歸線標誌園 漫灣——哀勞山風景區 滄源佤山 滄源崖畫 廣允緬寺 基諾山 景谷勐臥佛寺雙塔。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北緯21°08′~22°36′,東經99°56′~101°50′,屬北迴歸線以南的熱帶溼潤區。與老撾、緬甸山水相連,與泰國、越南近鄰。位於西雙版納的瀾滄江縱貫南北,出境後稱湄公河,流經緬、老、泰、柬、越5國後匯入太平洋,譽稱為"東方多瑙河"。因此,西雙版納既是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

自然氣候

西雙版納[1]由於太陽入射角高,冬至時分高度角最低為45°,所以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一年分為兩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長達5個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長達7個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區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又因距離海洋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控制和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常年溼潤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雙版納被譽為“植物王國”。

中國西雙版納概況

西雙版納

從世界地圖上一眼看去,會發現在西雙版納同一緯度上的其他地區幾乎都是茫茫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或戈壁,惟有這裡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塊鑲嵌在皇冠上的綠寶石,格外耀眼。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佔全國種類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300多萬畝自然保護區內有70萬畝是保護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佔全州總面積近60%, 到處青山綠水,鬱鬱蔥蔥,以其美麗和富饒聞名遐邇。

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許多植物是珍貴藥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藥物美登木、嘉蘭;治高血壓的羅芙木;健胃驅蟲的檳榔;風吹楠的種子油是高寒地區坦克、汽車 發動機和石油鑽探增粘降凝雙效添加劑的特需潤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譽為“花中之王”依蘭香可製成高級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樹;有天然的“水壺”、“雨傘“;會聞樂起舞、會吃蚊蟲的小草、見血封喉的箭毒木……

廣大茂密的森林,給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生 息場所,目前已知有鳥類429種,佔全國鳥類總數2/3,獸類67種,佔全國獸類總數的16%, 西雙版納鳥獸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其中被列為世界性保護動物的有亞洲象、兀鷲、印支虎、金錢豹等;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牛、羚羊、 懶猴等13種,還有許多二、三類保護動物。

作為“旗艦物種”,亞洲象對生態環境有著不凡的意義,1977年,中國宣佈亞洲象為瀕危物種,並在西雙版納成立野象自然保護區。現在亞洲象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其數量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80餘頭發展到現在的300頭左右。中國的亞洲象主要分佈在西雙版納,也有少數分佈在旁邊的普洱〔思茅〕市。

西雙版納還盛產橡膠,是全國第二大膠區、 單產居全國之首,另外還盛產大米、多種熱帶水果和砂仁等珍貴藥材,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 “動物王國”、“綠色王國”、“南藥王國”。

到版納旅遊,有時會看到美麗的孔雀、白鷳、犀鳥在林中飛翔;有時會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時會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

自然資源

摺疊

礦產資源

截至2005年西雙版納已查明有金屬、非金屬礦點131處。具有相當儲量的礦種有鐵、銅、鉛、稀土、錫、鎢、錳、硫鐵礦、石鹽、鉀鹽、煤、汞、銀、砷、金、化工灰巖、綠柱石等19種。

鐵礦儲量1.18億噸,分佈在景洪市疆峰、惠民、大勐龍、曼養、勐臘縣新山、勐海縣西定、曼來、吉良等地。鹽礦儲量250億噸,含鹽層面積約548平方公里,主要分佈在勐臘縣東部勐伴、尚勇、磨歇等地。

煤礦儲量1450萬噸,主要分佈在勐海縣大河溝、曼養、勐崗、勐往,景洪市勐養、普文、景訥和勐臘縣勐遠、尚勇等地。

銅礦儲量10530噸,主要分部在景洪市三達山、大勐龍,勐臘縣瑤區、易武、象明等地。

鉛鋅礦主要分佈在勐海縣三棵樁、勐板、舊豪,景洪市勐嶺山,勐臘縣的鑄鍋河、易田、曼康等地。

摺疊

地熱資源

西雙版納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佔雲南省第二位,僅次於騰衝,共有熱泉、礦泉149處。熱水泉多出露於瀾滄——勐遮——勐海主幹斷裂帶及景洪壩子。分佈在景洪市的嘎灑有16處、小街至大勐龍5處;勐海縣的勐阿8處、勐往至蚌崗11處、勐滿5處;勐臘縣的勐捧、關累等地。水溫最低25度,最高達103度,流量0.1——3.9公升/每秒。鹽滷泉多分佈在勐臘縣東部,密集於勐伴、尚勇、大荒壩、曼隆等地。含有豐富的鉀鹽與鹽,故稱“鹽泉”。

摺疊

林業資源

1997年,西雙版納森林覆蓋面為59.26%,有森林面積1753.5萬畝,林產品十分豐富。建成了大龍山、勐養、普文、勐侖輕木林場。營造思茅松幼林1萬畝、輕木1萬畝、鐵刀木炭薪林20萬畝、依蘭香1萬餘畝、油茶1萬餘畝。

摺疊

水力資源

西雙版納地表水資源量可分為三部分:一是瀾滄江干流過境水量,徑流總量555.2億立方米;二是發源於境外的河流匯入本州境內,總量為23.6億立方米;三是州內降雨產生的地表水,總量為119.2億立方米。從西雙版納流出國境的總水量達69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達22.52億立方米。西雙版納水能理論蘊藏量529.23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463億度。

截至2005年西雙版納人均佔水量為全國人均佔水量的7.7倍。有中型水庫5座、小型水庫147座。庫容總量達2.3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40.03千公頃。有中小型電站80餘座,發電量達28814萬度。

旅遊景區

摺疊

原始森林公園

中國西雙版納概況

原始森林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總佔地面積25000畝,首期投資8600萬元,是西雙版納最大的綜合性生態旅遊景點之一,公園融匯了獨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風光和迷人的民族風情。園內有北迴歸線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熱帶溝谷雨林,孔雀繁殖基地、猴子馴養基地、大型民族風情演藝場、愛伲寨、九龍飛瀑、曼雙龍白塔、百米花崗岩浮雕、金湖傳說、民族風味燒烤場等十大景區五十多個景點,突出體現了“原始森林、野生動物、民俗風情”三大主題特色。

公園地處昆洛國道旁,距景洪城區8公里,園內森林覆蓋率超過98%,品種繁多的熱帶植物遮天蔽日,龍樹板根、獨木成林、老莖生花、植物絞殺等植物奇觀異景隨處可見,峽谷幽深、鳥鳴山澗、林木蔥茂、湖水清澈,讓您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愛伲寨的搶親、潑水節的歡暢、各民族的歌舞表演,任遊客親身參與,使遊客置身於濃郁的民族風情中流連忘返。孔雀開屏迎賓,猴子與人嘻戲,黑熊、蟒蛇、蜥蜴、穿山甲等珍稀動物,讓您見識真正的動物王國,讓遊客充分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融。

摺疊

孔雀湖

中國西雙版納概況

孔雀

孔雀湖位於允景洪中心,佔地18700平方米,三面有湖水圍繞,清如明鏡。1977年始闢為公園,園內建有亭臺水榭,植有奇花異卉,並飼養著孔雀、巨蟒、狐狸、野豬、猴子、八哥、畫眉等珍稀動物。岸上奇花異卉爭奇鬥妍,湖中建有傣式水榭,湖水也清清,碧波也盪漾,睡蓮盛天,寧靜的湖面倒映著街道兩旁挺拔的油棕、貝葉、檳榔、椰子,是遊客乘涼、歇息的好地方。湖內備有遊船,遊人可在迷人的孔雀湖上蕩起雙槳,盡興遊玩。

摺疊

野象谷

中國西雙版納概況

大象

野象谷位於景洪以北的勐養自然保護區內的三岔河河谷內,距景洪47公里,總面積約370公頃,建築面積2800多平方米,水域面積8000平方米,為低山淺丘寬谷地貌。園內有動物觀賞區,原始森林探險旅遊區和接待中心等。區內溝河縱橫,森林茂密,一片熱帶雨林風光,亞洲野象、野牛、綠孔雀、獼猴等保護動物都在此棲息。由於景區處於勐養自然保護區東西兩片區的結合部,自然成為各種動物的通道。到這裡活動的野象比較頻繁,成為西雙版納唯一可以觀賞到野象的地方。

1990年開始,以此地為中心修建了這座以觀賞野象和遊賞熱帶雨林為主要內容的森林公園。1996年對外開放至今,後又建有觀象架走廊、樹上旅館、高空索道、步行遊道等設施以及人工蝴蝶養殖園、網籠百鳥園等,是西雙版納旅遊景點的佼佼者。目前,野象谷有我國第一所馴象學校,遊人可觀看大象表演節目。另外,這裡野象大約有50群,300-350只左右。平均4.4天有一群野象出沒、漫步、洗澡、嬉戲。遊客還可以通過紅外線夜視鏡在晚上觀察象群的出沒。觀看野象的最佳時間是傍晚、夜間和清晨。

在中國要看亞洲野象,必須到西雙版納,到西雙版納看野象,又必須到野象谷。從激流到靜水,從土壤到地表,從草叢到灌林,從林下到林冠,都是動物們棲息地所在,這片土地就是他們的家園。古有“乘象國”之稱的西雙版納,如今依舊能見到大象的身影:象樹、象牙樹、象鼻樹,還有象織錦、象工藝品、象壁畫、象雕塑,甚至神象“掌月郎宛”、關於象的神話、象的傳說。

摺疊

橄欖壩

中國西雙版納概況

橄欖壩

橄欖壩,在泰語中叫做“勐罕”,“罕”的意思是捲起來。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到這裡講經,教徒們就用棉布鋪在地上,請佛祖從上面走過去,佛祖走過去後,教徒又把布捲起來。勐罕就是這樣的名的。橄欖壩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雙版納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氣候最炎熱的地方,炎熱的氣候給橄欖壩帶來了豐富的物產,這裡熱帶水果種類繁多,除鮮果外,橄欖壩還出產大量的果脯,到處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場。自然、純樸、寧靜的橄欖壩素有“孔雀羽翎”、“綠孔譽尾巴”的雅稱。

人們把橄欖壩比作開屏孔雀的尾巴——絢麗多彩,而橄欖壩上佈滿了美麗富饒的傣族寨子,就像裝點在孔雀尾巴上閃亮的花斑。橄欖壩兩個比較大的寨子,一個是曼松滿,也就是花園寨,另一個是曼聽,也就是花果寨。無論你走進哪一個寨子,都會看到典型的緬寺佛塔和傳統的傣家竹樓。寨子四周到處是鐵刀木樹,又叫挨刀樹,這種樹砍了又發,越砍越發。傣族很注意保護自然環境,他們在寨子周圍種上這種鐵刀木樹作為燒柴以保護當地的森林資源。

摺疊

勐臘望天樹

中國西雙版納概況

望天樹

勐臘補蚌望天樹空中走廊距景洪190多公里,距離勐臘縣城18公里。望天樹高聳入雲的雄姿,給人帶來無限的遐想,數百棵望天樹形成一處神秘的自然景觀,不但被國家列為自然保護區,而且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遊覽。望天樹一般的高度在40至70多米之間,最高的竟達88米。這種樹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壽命長,出材率高,用途廣泛,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空中走廊就架設在望天樹林區,是從國外引資建設的項目。走廊全長2.5公里,用鋼繩和鎖鏈直接在大樹上捆綁而成,走廊上面鋪置木板路面,四周有繩索保護,高20米以上。遊客走在上面還可以眺望自然保護區一片綠海的景觀。這種美好的享受,只有當你到了空中走廓上才能領略得到。

摺疊

民族風情園

中國西雙版納概況

民族風情園位於景洪市城南、風景秀麗的流沙河畔,佔地面積66.7萬平方米。分為南園和北園,它將西雙版納珍貴的熱帶植物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溶為一體,可以說是西雙版納景觀的一個縮影。 南園的春季,繁華似錦,爭奇鬥豔;南園夏季,沉甸甸的水果掛滿枝頭;南園的秋季,鬱蔥蔥,涼爽宜人;南園的四季,儼然是個綠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公園哈尼族的獨繩秋,供遊人一試身手;還有傣族、哈尼族、基諾族、布朗族、瑤族、拉祜族的展覽館,為遊人介紹西雙版納的民族風俗,和展出多民族的歷史文物。園內還開闢了4個露天歌舞場,舉辦傣族孔雀舞、象腳鼓舞、哈尼族竹微舞、基諾族大鼓舞、拉祜族三絃舞及彝族蘆竹舞表演,並邀遊人共舞同樂。在“潑水節”期間,還增加多種民族遊樂項目如鬥雞、傣族婚禮中的拴線等婚俗表演和潑灑聖水等民俗表演。平時還可應團體客人的要求,組織多種民俗活動。

摺疊

曼飛龍筍塔

中國西雙版納概況

曼飛龍筍塔

曼飛龍筍塔位於景洪城西南約70千米的勐龍區北約1千米的曼飛龍村。始建於1204年,1個主塔與8個小塔建在同一座塔基上,似竹筍,又像葫蘆。塔身潔白如雪,塔尖金光耀眼、富麗堂皇、氣度不凡。此外,這裡的自然風光秀美,遠山含黛,天幕湛藍,膠樹遍地、疏密有序,鳳竹絲絲、青翠欲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