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成王敗寇?看完朱元璋的墓地,再看看陳友諒的墓地,一目了然


相信大家對成王敗寇一詞不陌生,舊指是說在爭奪政權鬥爭中,成功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的就是非法的,往往被稱為寇賊。雖然成王敗寇一詞經常被使用,但人們對它的認識往往侷限在文字中。如果把朱元璋和陳友諒兩人的墓地做一個對比,相信大家對成王敗寇就有著直觀的認識,而且體會會更深。圖:明孝陵。

明孝陵前後總耗時25年才最終建成,明皇室為此先後調用民工10萬人,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明孝陵開創了明清兩朝皇陵的總體格局,影響極其深遠。圖:明孝陵的神道,石像生非常精美。

史書記載,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正式下令修建陵墓。次年,馬皇后去世,葬入地宮,定名為“孝陵”。孝陵名字來源,取意於諡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圖:明孝陵航拍。

明孝陵規模宏大,北倚鐘山主峰,南抵孝陵衛,東起靈谷寺,西至城牆,縱深2.62公里,陵垣周長達22.5公里,是中國現存最大、地宮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之一。圖:明孝陵航拍照。

明孝陵裡的治隆唐宋碑,為康熙皇帝下江南時所題。“治隆唐宋”的意思是指,讚頌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顯然,康熙想以此來籠絡漢人的人心。

陳友諒,元朝末年重要起義領袖之一,1360年自立稱帝,國號漢。1363年,陳友諒在鄱陽湖之戰大敗,突圍時中流箭而死。陳友諒死後,部下將其下葬安葬在武漢蛇山。圖:陳友諒的墓地,非常普通。

與朱元璋明孝陵相比,陳友諒墓地就寒酸多了,成王敗寇在此刻展現的淋漓盡致。圖:陳友諒墓前的石牌坊,正面寫著“江漢先英”,背面自寫著“三楚雄風”。

遠眺陳友諒墓地。該墓地位置非常偏僻,重修前被荒草覆蓋,如果不仔細尋找根本發現不了。

陳友諒墓地的墓誌銘,就是一塊普通的石碑,上面刻著陳友諒的生平事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