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老年人交通安全」老年人出行,這些一定要注意!

【關注老年人交通安全】老年人出行,這些一定要注意!

「关注老年人交通安全」老年人出行,这些一定要注意!
「关注老年人交通安全」老年人出行,这些一定要注意!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到了13.26%,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出行的交通安全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那麼,在老年人出行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吧!

事故案例

2018年04月16日15時左右,喬某某駕駛晉LQY9**號小型轎車,由南向北行駛至霍陶線下樂坪義旺霍州市河底村路段時,與魏某某(78歲)駕駛的二輪電動車相撞,造成魏某某受傷,雙方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

事故成因分析

喬某某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之規定,承擔本起事故的全部責任。

魏某某不承擔本起事故的責任。

老年人如何安全出行

「关注老年人交通安全」老年人出行,这些一定要注意!

交警提示:

一、提前計劃好行車路線。駕車外出時應提前制訂計劃,合理選擇行車路線,特別是在車輛較多的城區行車,更應對所要經過的路線有個大致的瞭解,儘量避開車輛相對集中的道路。同時對所要經過的主要路段、立交橋、交叉路口有一定了解,這樣開起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既可以少走冤枉路,又能把握好行車時間,做到一路暢通。

二、避免快速行車。老年人的應變能力遲緩,對車速、車距的判斷能力要低於年輕人,如果高速行車,一旦出現險情,難以果斷採取應變措施,所以應避免快速行駛,並一定要按照規定車道行駛。 避免快速行車。老年人的應變能力遲緩,對車速、車距的判斷能力要低於年輕人,如果高速行車,一旦出現險情,難以果斷採取應變措施,所以應避免快速行駛,並一定要按照規定車道行駛。

三、避開高峰時段。每天早7時至9時,下午5時至6點30分是車輛行駛的高峰時段,特別是在主要道路上常常出現擁擠的現象。老年人行車速度相對來說速度比較緩慢,在擁擠的路段上更容易被擠、被催促,從而使心情變得過於緊張,影響行車安全,所以老年行車如果沒有緊急的事情,應儘量避開高峰時段出行。

四、要有自我保護意識。老年人視力相對下降,行車時要特別注意眼睛的保護。晴天時最好戴上太陽鏡,刺眼的陽光危害極大,讓人幾乎處於“盲眼”狀態,這是很危險的。同時注意在行車超過兩個小時後,要停車休息一下,注意手、肩、腰、頸部的活動。

五、減少夜間行車。 夜間能見度很低,視線模糊,特別是在沒有路燈的道路上,稍有疏忽,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老年人應儘量不在夜間出行,特別是在後半夜,如果因特殊情況必須駕車出行時,應有其他人陪同,以防 不測。

六、 惡劣天氣少出行。雨、雪、霧等天氣,能見度很低,路面較滑,是事故的多發地帶,稍有不慎很容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對老年人而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更要大些。所以老年朋友在出行前要做好準備,多聽聽天氣預報,瞭解一下天氣情況,儘量不要在雨、雪、霧等天氣時外出。

八、行車時間別太長。老年人年齡大了,體質相對來說就會變差,老年朋友如果行車時間過長,很容易疲勞,而疲勞駕駛又是安全的大敵,所以每次行車不宜超過兩個小時,要合理安排休息,注意心理和生理上的自我調節,保證駕車時擁有充沛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