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文物鉴定真知堂:

对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大家都知道是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在民国时期,被辟为博物馆的。却不知道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品,除了明清皇宫旧藏以外,还有热河行宫,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承德避暑山庄文物。以及沈阳故宫旧藏文物。再有就是建国后故宫调拨,接受捐献,购买的文物了。

故宫博物院前身不叫故宫博物院,叫古物陈列所。你知道吗?请听真知堂为您细细道来!

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文物鉴定真知堂: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清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中华民国成立、紫禁城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根据当时临时革命政府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紫禁城后部的“后寝(内廷)”。当时的政府决定,将热河(承德)行宫(即承德避暑山庄)和盛京(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故宫前半部的“前朝(外朝)”部分,于1914年成立了古物陈列所。这就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了。

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文物鉴定真知堂:古物陈列所,从1914年正式开放,到1948年最终并入故宫博物院,只存在了短短的34年。

说起成立这个古物陈列所的原因,和民国初年热河文物被盗案有着不可切断的关系。在1913年7月热河都统熊希龄调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之后,北京、上海、天津、承德等地的古玩市场纷纷出现来自承德避暑山庄的古物,文物贩子自称是熊希龄的仆役,对外宣称“热河清皇室宝器,一半归民国,一半归皇室,现在归彼出卖”。

熊是湖南人,晚清进士,因参加康有为梁启超的百日维新被革职。辛亥革命时积极联络革命党人,拥戴袁世凯,后被委任为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和热河都统。此案最终以在北京等地追回被盗漆木器、织绣品、玉器、瓷器等229件草草结案,熊希龄旋即去职。

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文物鉴定真知堂:为了不让更多文物流失,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出现。北洋政府决定

“划故宫前部三大殿( 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予内务部,成立古物陈列所,并拨沈阳故宫及热河避暑山庄之文物,充实该所,俾得公开展览。”

1913年10月,民国政府内务部派杨乃庚等人会同逊清皇室内务府人员前往承德,在都统姜桂题协助下,先设立起运陈设处,将行宫及各园林陈设品集中,然后由滦河水路运到滦州,再转乘火车运京。从1913年11月18日至1914年10月28日,费时一年,分七次将1949箱又1877件共计119500余件家具、陈设、铜器、玉器、书画、钟表、书籍、毡毯及其他杂物(其中还包括43只活鹿)运到北京,“均告无恙”。

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文物鉴定真知堂:1914年(民国三年)1月,内务部派治格等人会同前清内务府人员前往沈阳,在都督张锡銮的协助下,从1月23日至3月24日,分六次将1201箱共114600余件铜器、瓷器、书画、书籍、珠宝、文房用品等运到北京。

经民国政府与逊清皇室双方“约同古玩商家逐件审定,折中估价”,两地运京文物共值3511476元,“当未付价之前,这些古物暂作皇室出借民国之用”。

“民国三年(1914年)政府在紫禁城南部的外廷设立古物陈列所,并将前清热河 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的文物拨交该所”。

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文物鉴定真知堂: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组织摄政内阁,改变了临时革命政府跟清廷签订的优待条例,将溥仪逐出故宫,全面接管了故宫,同时成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理清皇室公、私财产及处理一切善后事宜。

1925年9月29日,“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制订并通过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设临时董事会“协议全院重要事物”,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曾对故宫文物逐宫逐室地进行了清点查收,事竣后整理刊印出《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共6编28册,计有9.4万余个编号117万余件文物。

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文物鉴定真知堂:1927年9月,北洋军阀张作霖所控制的政府又宣布成立“故宫管理委员会”,强行接管故宫博物院。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结束。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了故宫博物院。10月5日颁布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及《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规定“故宫博物院直隶于国民政府。”

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文物鉴定真知堂: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华北危急。1933年马衡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月31日日军攻破山海关,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部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2月5日夜,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批南运文物2118箱从神武门广场起运。至5月15日运走文物5批,共13427箱又64包。其中,书画9000余幅,瓷器7000余件,铜器、铜镜、铜印2600余件,玉器无数,文献3773箱。

1936年底南京朝天宫库房建成后,文物被运抵中华民国首都-南京。

故宫文物南迁之前还有两次文物迁移,你知道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文物鉴定真知堂:部分未能运走的文物被 重新整理编目(签4),并于1938年进行过清点复查(签5);1948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此碗也正式进入故宫藏品(签3),曾存放于延禧宫文物库房(签1);1962年,编号“故143091”(碗底),代表1949年以前入藏故宫。

这段故宫文物的珍贵历史,今天已经罕为人知了。本文介绍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定窑碗,自身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并不高,但它身上贴上的这些标签,却完整的记录了故宫文物的这段曲折历史!时至今日,当年故宫文物分居在北京,南京,台北三地,早已不能聚首。今天看来,依然令人唏嘘不已。

此碗原存放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 后统一划拨给1914年成立的古物陈列所(签1、签2);

高5.9cm,口径19.2cm,底径5.6cm。碗呈六瓣花朵状,敞口,深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层磨损严重。

此碗内壁贴有六个标签,依逆时针顺序,内容如下:

签1:第三⊥○号(苏州码:第360号)[查](红章) [延](应为后写)

签2:[热] (热河)第二九三○三号

签3:故宫博物院点讫 所165[古](古物陈列所)

签4:留平(北平)物品新号 第11439号

签5:廿七年(1938年)复查 第38号 杂釉

签6:物名 宋定窑铙碗 鉴定真”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更多文物鉴定精要和图片,可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