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再讲讲最近炒得满天飞的“新周期”,

我们知道,

经济有涨有跌就形成了周期,

围绕“新”“周”“期”的定义,

大家已经讨论很多了。

看完这位分析师今年100多篇报告,

我的角度主要是从他自己的定义出发,

新周期主要由好的行业,

如行业集中度提高的,

产能利用率上升的,

以及在经济下行中获益的那些行业来定义,

这肯定不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而明显是一个行业概念。

而他使用的宏观分析,

却是基于PMI等这些短期宏观数据的,

二者之间有部分行业和整体宏观经济之分。

用短期宏观数据去验证中期行业周期,

逻辑上有问题,概念不对等。

从认知过程来说,

观点不同,还可以讨论逻辑,

而一旦出现逻辑错误的时候,

讨论任何观点都是在浪费时间。

另外他的今年的短期宏观分析变来变去,

也证明了这种逻辑上站不住的分析组合不靠谱。

如果要抱着“新周期”概念不放,

只有把短期宏观数据都改成短期行业数据,

才能回避逻辑上的矛盾,

但那就不是总量宏观研究了,

可以当一个行业研究员。

另外,

新周期跟2015年的所谓“转型宏观”,

看多5000点犯的逻辑错误如出一辙。

当时眼盯着行业,

无视宏观经济背离,

鼓吹“经济越差,股市越火”,

用写诗唱歌来弥补中间的逻辑漏洞。

一个披着宏观分析师外衣的行业研究员拿了最高选票,

这可能是新财富评选有史以来最大的乌龙。

下面我们可以看看新周期的论证过程。

证据一传统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仅为部分行业证据。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证据二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高,

也仅为部分行业证据。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证据三部分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也仅为部分行业证据。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证据四供给出清新周期,

股市中钢铁、煤炭、有色等板块上涨。

周期股仅代表周期品行业,

并非经济整体。

这里又是循环论证,

投资者需要了解经济是否有趋势,

来判断周期股上涨是否可持续。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各个行业冷暖不一很正常,

马云不是说过,

谁说经济不好了?

那是你们家的经济不好了,

言下之意,

阿里家的经济不要太好。

最近有位宏观研究员公开道歉说,

不好意思,

我们没有抓住这一波周期品上涨,

学费好贵,心好累。

其实大可不必,

行业周期好转,

是周期行业研究员的工作,

除非去养个新周期研究员,

以宏观名义,

让天下没有干不了的活。

而警惕出现2015年那样的系统性风险,

才是宏观研究的职责,

否则就好像是让军队整天上街去抓小偷。

将上述行业证据转化成宏观经济证据,

从行业到宏观经济新周期的论证才算完整。

但他并没有,

他放了很多烟雾弹。

我们看到他列举了产能周期理论,

列举了美国、

日本、

韩国、

甚至法国的产能周期,

列举了中国上一轮产能周期。

然并啥,

到了眼下要讨论的这一轮,

他直接将行业周期偷换成了经济周期概念,

新周期成了一个彻底的伪命题。

还给自己脸上贴金,

胡编滥造竟成了自由的灵魂和客观独立。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没有宏观层面的证据,

他只能借用短期的经济数据,

数据好就是新周期,

数据差就是经济二次探底,

上半年方向就变了三回,

中间的逻辑漏洞可以并排过十头大象。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所幸这次确有很多研究,

没有随波逐流。

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

坚持宏观视角杜绝逻辑错误,

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也出现很多有见地的观点。

如行业集中度提升,资本支出意愿反下降,

如缺乏系统性数据,难言出清,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如经济结构并未转变,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如期待改革突破,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如周期股并不代表经济周期,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还有真实投资增速还在下降。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这次论战是一块试金石,

让市场看到有哪些经济学人,

在认真地做研究,

坚持客观独立的精神。

而哪些人张冠李戴,

以宏观的名义,

哗众取宠。

有人问这是不是一个讨伐系列?

不把新周期、拿着党章进股市、转轨宏观。。。

这一系列伪命题清理干净,

并且树立合符逻辑的宏观研究规范,

我们不会停止。

新周期的逻辑错在哪里?

引用出处:

《中国经济的产能新周期没有出现》,天风证券,2017年4月21日

《国内宏观经济周报:产能尚未出清,“新周期”证据不足》,中信建投,2017年6月12日

《每周经济观察2017年第30期:喊不出的新周期》,华创证券,2017年8月6日

《首席宏评系列(第17期):经济新周期系列评论之一,有重大改革,才有全新周期》,平安证券,2017年8月18日

《把周期股上涨归为“新周期”有点“张冠李戴”》,新时代证券,2017年8月27日

《数据点评:宏出口主导经济,不存在“新周期”》,北大经济研究所,2017年9月16日

《供给侧改革系列之102: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来自产能周期的多维证据》,方正证券,2014年3月31日

《2017年春季宏观展望:新周期》,方正证券,2017年3月28日

《新周期,事实胜于雄辩》,方正证券,2017年9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