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飞来“金凤凰”——记锦屏县皮所村驻村干部刘开钰

“小妹,你来到我们这里扶贫,真是把你坑苦了”。“这么细嫩的姑娘,也能搞扶贫吗?”在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皮所村,人们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扶贫干部刘开钰而担忧。

可事实证明了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刘开钰在皮所村驻村扶贫工作近两年来,一桩桩一件件扶贫往事,让皮所村的村民不得不刮目相看,纷纷的伸出大拇指称赞,这是一个好姑娘,是飞到皮所村的“金凤凰”。

贫困村飞来“金凤凰”——记锦屏县皮所村驻村干部刘开钰

今年刚刚25岁的刘开钰,自小勤奋好学,家庭的贫困让她更懂得生活和工作的来之不易,使她对农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深厚。2016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这名高校毕业的90后女孩成为了皮所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一员。

在农村,对于土生土长的刘开钰来说并不陌生,可是驻村扶贫却又是第一次。面对扶贫的艰巨任务,面对别人投来迟疑的目光,她感到了压力空前巨大。

正是有压力才有动力。身材娇小的刘开钰没有被困难做吓倒。走访贫困户,参与项目实施给贫困户发牛发猪发鸭发鸡样样干。男人干的扶贫事,她一个小姑娘一样都没少干。

“服务态度好,小女孩不怕苦不怕累的,勤劳肯干,村里老少个个认识她、喜欢她,有大事小情都来找她办。”皮所村党支部书记石桃多对刘开钰在该村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刘开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支两委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脱贫攻坚战线上的新兵,刘开钰更加懂得了一名基层扶贫工作者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作风、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为此,她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在平时的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善于敏锐洞察新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锤炼,不断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能力。虽然是新兵,但进入角色很快,小小年纪的她,被镇党委明确为驻村组长。

皮所村在第十届两委换届以前,村级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组织涣散、群众灰心,刘开钰任皮所村同步小康工作队员以来,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使群众重拾对干部、村支两委的信心,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起色,村容寨帽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也逐步提高。

摸村情,搞谋划,访群众,定措施。驻村以来,刘开钰与驻村工作组的其他同志一道积极为皮所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补短板问题出谋划策。经多方踩点、动员群众流转百余亩荒山发展中药材种植,创办蔬菜种植基地发展村集体经济,促农民增收。

“只有自己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扶贫就是要做群众的贴心小棉袄”。这是刘开钰在扶贫工作中的心得体会。2017年以来,刘开钰主动帮助皮所村肖祖明、彭銮江、石齐珍等大病家庭办理医疗救助5户,救助资金共计27663元,解决了农户因病致贫问题。

在刘开钰所帮扶的几个贫困对象,残疾人、老年人居多,每次入村必去探望关心他们,因此刘开钰成了这些弱势人群的贴心小棉袄,天冷了送冬衣棉被、秋收前送救济粮、给盲人送盲杖、帮助五保户修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房......

“刘开钰她长在大山里,有着大山一样的胸怀,她和大山里的村民一样真诚朴实;她和大山里的群众一样勤劳吃苦;她和大山里的其他儿女一样恭敬孝顺老人。她和别人不同的就是有一颗更为博爱、宽容和坚定自信的心。”和刘开钰一起在皮所村驻村扶贫的干部彭恩权对她由衷的点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刘开钰始终铭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牢记自己是“大山的女儿”,她说,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每一个扶贫干部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天职,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谭洪勇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杨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