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让日本看到中国匠”中日新匠人交流展已经圆满落幕,但其中的经历、启发并未随着活动结束而结束。相反,无论是我们的推广大使,或是我们参展的新匠人、啦啦队成员,各有心得和感触。

作为此次“中日展”的推广大使,自媒体“商务范”创始人邓潍还有很多内容想和大家分享。人称“范主”的她,在日本参访了哪些匠人企业?钟爱什么匠人产品?最深的体会又是什么?

百匠君从“商务范”(微信公众号:bfaner)搬运了范主的相关感悟与大家分享。


说起匠人,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起日本,然后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形象:一个老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范主之前拜访过日本的一些匠人,比如福冈的博多人形、东京的片冈屏风、仙台的南部铁器…他们每个人看上去都像处女座,对各种细节精益求精,打磨好手上每一件物品,一定要做到世界第一。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日本艺伎手作

最近范主和财经作家吴晓波,一起去了一趟日本。又是一番感觉。

我们来到位于日本海之滨的小城高冈,400多年历史,铜器匠人的聚集地,以造物精度与极致之美而名声大噪。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范主和吴晓波在富山县设计中心看展

短短几天,对于匠人这个职业,我也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了不起的匠人们

高冈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的富山县,濒临日本海。有400年匠人历史,还是哆啦A梦作者的故乡。

1609年,加贺藩主前田利长建城的时候,特意从《诗经》中选了一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冈”以“高冈”作为祥瑞的地名,为新城命名。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高冈古建

作为一座古城,高冈市是日本唯一一个有两个“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城市,一条是土墙仓房建筑为主的山町筋,一条是范主这次到访过金屋町。

这条街上的建筑,全部都是日本传统的千条木格门窗,地上铺的也是石板路,街上汇集了利三郎等匠人的工坊,古色古香,走在街上仿佛穿越。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高冈金屋町

除了悠久的历史,高冈还是《哆啦A梦》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故乡。

在这里,哆啦A梦的元素随处可见,不仅有哆啦A梦列车,还可以找到漫画里的同款空地。范主从小就很喜欢《哆啦A梦》,这次在街头见到大雄他们的铜像,赶紧打了个卡。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范主与哆啦A梦的合影

铜像,是高冈在日本,甚至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铸造工艺。

400年前,前田利长建城的时候,就请来7位铸工,赐给土地,从此高冈的铸造业逐渐繁盛,铜器生产占全日本约95%。从梵钟这种大件,到铜像这种小件,高冈多彩的铸造技术,在全日本都是非常有名的,高冈大佛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高冈大佛

这次范主在高冈,也去到了几家很有代表性的匠人工坊,他们在传承着古老的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下面就和范主一起走近这些匠人吧。

继承传统又顺应时代,高冈匠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 昇龙工房


昇龙工房,是范主这次探访的第一家匠人铺,创业于明治42年(1909年),到今年整整110年了。工房就坐落在居民区里,和普通的住家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昇龙工坊

工房是传统的日式房屋,旧旧的感觉,看得出很有年头。墙上挂满了锤子、钳子等各种各样的工具,仿佛进入了一个时间胶囊。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昇龙工坊的工具墙

接待我们的岛谷好德先生,是昇龙工房的第四代传人,岛谷家代代制作的,是寺庙里用的佛具,分成两种,大的叫磬子、小的叫お鈴,用棒槌敲一下,便发出悠长的嗡嗡声。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昇龙工坊第四代传人

这种圆磬的制作,最重要的的是两点,一个是敲打成型,一个是调谐音准。因此,每一个圆磬,都需要由匠人们亲手一锤一锤的打造。而能做出这种圆磬的匠人,全日本也不到10个。

岛谷先生也演示了制作圆磬的过程。从最上面决定音色的“缘”到最下面的底座,再到磬中间中空的主体,每个部分的敲打,都有不同的工具,使用的案板也不一样。范主拿了一下敲磬的锤子,接过来时发现很重,差点没拿住,可见干这行需要臂力惊人。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岛谷好德在介绍圆磬

范主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岛谷先生挂着的一幅耳塞。原来制作圆磬不仅考验手力,对耳力的要求更是惊人。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昇龙工坊工作服

圆磬的声音分成“甲、乙、闻”3个音,匠人就要通过听,来调整3个音的音程和波长。

调音的功夫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最开始的5-7年,是了解各个尺寸的圆磬的正确声音,跟在师父旁边,专注于听;之后,修行的7-12年,就要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慢慢地调整接近正确的音色,再由师父修正;最后的2年,不靠师父,自己调出正确的音,这样一个匠人才算出师,前后大概要花14年的时间。

现在工房里能做好调音的,只有岛谷先生和他父亲两个人。为了爱惜耳朵,他们平常在敲打的时候,都习惯戴上耳塞。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昇龙的圆磬

现场,岛谷先生也为我们演示了调音前后圆磬声音的差别。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岛谷先生在演示圆磬

果然,调音前的磬敲出来的声音,波动很大,让人心神不宁;而调音后敲出来的声音,则绵远悠长,瞬间就让范主感觉心神宁静,有一丝清凉之感。同行的小伙伴,形象得把这种感觉形容为:从摇滚乐到抒情乐。

范主也体验了一下,结果被Boy·A说像是在敲法海的钵。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范主与圆磬

因为每个圆磬都需要手工打造,反复调音,所以产出并不高。岛谷先生说,他们一年只生产30个,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50个。圆磬主要供应给日本的各大寺庙,有些将近100年才更换一次,第一代匠人打的磬,第三代人来换。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瑞龙寺

在磬子匠人的本职之外,岛谷先生还开发了一个新产品——锡纸。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锡纸

锡是高冈盛产的金属,质地十分柔软。一般来说,锡制品会混合另外一些质地较硬的金属,但是岛谷先生反其道而行之,做了一个百分之百锡纸的产品。

虽然看上去只是一张锡纸,但是却可以弯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小碟、小碗、小瓶等等,像范主手里这里甚至弯成了一个冰淇凌筒。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锡制作品

看上去简单至极的锡纸,却花了岛谷先生5年的时间,他说自己就是业余时间来做实验,反反复复地敲打,来寻找最合适的厚度。

范主也体验了一下,其实敲打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如果没有超强的专注力,是很难做成的。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范主体验制作锡制作品

而且锡纸还有3种不同的花纹,采用了不同的敲打方法,灵感分别来自冰雹、雨渍和雪迹,也是很诗意了。锡纸现在也是他家卖得最好的产品,也印证了吴老师的观点,“如果消费者喜欢,说明你符合这个时代的新审美”。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锡制餐具

武藏川工房

范主探访的第二家,传承螺钿工艺的武藏川工房。工房1910年创业,马上就要110年了。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武藏川工坊

范主一走进来,就被这个印有孔雀图案的盘子吸引了,丰富的色彩,精致的细节,一开始还以为是画上去的。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青贝涂作品

后来听了工房第四代掌门人武藏川刚嗣的解说,才恍然大悟,这样精美的图案,背后原来有着复杂的工艺。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武藏川工坊第四代掌门人武藏川刚嗣

这门工艺叫做青贝涂,也叫螺钿,是将鲍鱼壳、夜光贝等贝壳,切削成0.1毫米左右的各种形状的薄片,贴于漆器表面,表现各种各样的图案。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鲍鱼壳

薄片的透光性很好,漆器黑色的颜色透过贝壳薄片,便会泛出青色,这也是青贝涂名字的来源。阳光照过来的时候,会更加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光。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青贝涂

制作青贝涂的漆器,要经过很多道工序,也有不同的匠人负责。武藏川工房负责的,主要是造型、上色和贴附。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青贝涂工程

武藏川先生也给范主演示了一下,如何把贝壳切片做成一个小兔子的形状,需要先用模具在贝壳片上敲出痕迹,这个环节很考验对力道的拿捏,敲出痕迹之后再用工具把形状剥离出来。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武藏川先生在切割贝壳


小兔子出炉,萌态十足。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兔子状贝壳

做螺钿工艺,凭的不只是手艺,更重要的是不急不躁做好一件事的耐心。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匠人在进行螺钿工艺

站在匠人工作台旁边,看她专心致志得讲贝壳薄片贴在漆器上,把漆器变成一件又一件美丽的艺术品。一瞬间,范主放佛回到了瑞士山谷里的制表工坊,那里的修表匠也是伏在这样的工作台上,默默地修复古董表。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匠人手作

武藏川工房的螺钿作品,大到工艺品摆件,小到饭碗这样的生活器具,在工房里都可以买到。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青贝涂作品

范主买了两双筷子,上端的青贝涂几何形状,青色和绿色相间,很是精致。加上筷子架一共10000日元。虽然有点小贵,Boy·A说毕竟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品啊,带回家吃寿司、三文鱼什么的时候,也是别有风味。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青贝涂在筷子上的应用

年轻的武藏川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不拘泥于传统,不仅将花菱纹、七宝等传统花纹改造成有现代特色的造型,在材料的使用上也很大胆。

让范主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是这个采用青贝涂工艺的iPhone手机壳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樱花也是浪漫极了。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青贝涂在iPhone上的应用

◈ 能作铸造

能作创业于1916年,也是一家百年老店。不过在10多年之前,能作还只是一个很小的铸物工坊。

而现在,它更像是一个产业基地。

这是去年迁入的新总部,完全是现代设计。在这里人们可以预约参观工厂,可以在小超市一样的商店里购买铸造产品,甚至还有一个餐厅,里面用的餐具都是这里生产的铜器和锡器。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能作工厂

一进门,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嵌着各种铸造模具的墙,看上去很震撼。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能作模具墙

能作的专业是铸造铜器和锡器,范主这次也参观了能作的铸造车间。车间进门的地方挂着一个大大的“铸”字,很是醒目。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能作车间

铸造的过程,是先要把木制的模具放在模具盒里灌砂,做成砂模。然后,将金属的浆水注入到砂模里,冷却成型之后拆掉砂模,便有了未打磨的雏形。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匠人工坊

然后再由匠人一个一个手工打磨、抛光。粗砺的毛坯,在他们的手里成为精致的物品。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匠人在工作

人们的消费需求随着时代改变,工作的减少也使得高冈的铸造业陷入了衰退。看到这一点的社长能作克治,在十多年前便开始主导,去做一些打破常识的新东西。

这次接待我们的是社长的女儿能作千春,她给我们展示了不少新产品,比如现在很有人气的生肖酒杯,今年出的是“猪”,酒杯里刻的正是一个憨态可掬的猪头。

虽然很有人气,但也不会一下子把十二生肖都出齐,而是依然保持着一年一款的节奏。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十二生肖酒杯

自古就有“锡中水不腐”“锡器生美酒“的说法,锡器据说是可以去除酒中的杂味,是品酒的上佳选择。范主入手了四个富士山形状的酒杯,背后是高冈当地特产的立山清酒,辣味爽口,喝一口就喜欢上了,特地在高冈背了一瓶背回来,锡器+美酒,太惬意了。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富士山酒杯

范主还买了这个叫做“曲がる”,也是100%锡制,可以自由弯曲成你想要的形状,从水果盘、杯垫到酒架,还是蛮实用的。样式上也很有设计感,像一朵朵盛开的玫瑰,充满了生命力。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可变化器具

在哆啦A梦作者的故乡,自然少不了哆啦A梦的元素。锡制的摆件可爱极了,另外还有风铃,萌态十足。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哆啦A梦风铃

不过,范主最喜欢的,还是这只铜器花瓶,圆润曲线构成了一个优雅的造型,黄铜的深邃有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很典型的日式美感,当即便入手了4只。买回来,Boy·A说,这不是羊脂玉净瓶吗?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铜器花瓶

在能作这里还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物件,其中有一个很喜欢的花瓶摆件,问店员哪里可以买,结果店员说,现在没有生产要等到明年了。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能作也没有盲目地扩大产能,而是一直保持对手工品质的追求。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传承与现代

在高冈,有很多这样的匠人,一代又一代传承着古老的技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磨练掌握这门技艺,一做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匠人们在工作

他们有一句口号让范主很感动,叫做“竞争对手都是祖先”。但是他们并不因循守旧,而是在经典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创作,这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这样的新匠人,中国也有。他们来自来自衣、食、住、行、玩、享等各种领域,有人做高新材料石墨烯应用,有人做手工制作的收音机,有人专注于最传统的中式点心,有人专注于怎么做一个煮米更香的电饭煲。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范主和吴晓波与中国新匠人交流

无论是中国匠还是日本匠,在做好一件东西的精神上,都是相通的。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匠人手作

吴晓波发起了“让日本看到中国匠”活动,在东京茑屋书店,带领中国新匠人来日本交流。他曾写过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让马桶盖的生意翻了数倍。

而这次的交流,大家谈的最多的,也是怎么做好产品,传承与现代的关系。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让日本看到中国匠”展示牌

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百年老店”这个问题,吴晓波说,匠籍制度使中国的社会职能分工,比欧洲早了至少一千年,但是随着近现代工业化运动,工业品对手工制品形成了压制,而经济制度的改变,也让“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这样的家族工坊,现在只剩一个招牌。这和日本的匠人发展,是很不一样的。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圆桌交流现场

范主还主持了一个圆桌交流,林依轮提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光是传承还不够,要借助现代的传播手段和科技手段,去把古老的东西延续下去,这样的匠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优衣库LOGO设计师佐藤可士和、熊本熊之父小山薰堂,也畅谈了把匠人产品做成品牌的重要性。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范主和优衣库LOGO设计师佐藤可士和

而关于新匠人的复苏,范主很认同吴老师的一个观点——新中产消费群体,愿意为美好生活买单。

因此,不论是中国匠人还是日本匠人,都要去适应这种新需求,创造“新审美”、开发“新技艺”、建立“新连接”。

那么,匠人们做好一件东西,除了技艺,还凭借着什么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范主想起了这次结识的一位日本设计师坪井浩尚。

他设计的樱花杯,把普通杯子圆形的杯底,做成樱花的形状,留在桌面上的水渍会如樱花一般慢慢消散。最普通的日常,也可以有一丝诗意。而坪井浩尚考虑的,正是人们在使用这件物品时的感情。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樱花杯

对于匠人匠心,了解地越多,越觉得匠人在做的不只是一件物品,正如“熊本熊之父”小山薰堂说的:

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设计,都要注入感情。把感情倾注在产品里,才能设计出新的生活方式。

当感情被注入到物品之中的时候,你拿到这件物品,会感觉到其中的温度,这就是做好一件东西的秘密。

而这些,也正是这次日本匠人之旅,带给范主的感悟。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我们联合顶级机构共同发起了“新匠人加速计划”,从传播、品牌、渠道、社群电商技术、培训、投资6大方向,为这个时代拥有新审美、新技艺、新连接的新匠人多层次、体系化赋能。

点击下图▼加入我们

我和吴晓波去日本400年匠人小镇,发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