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红门框落地窗,走进门是一幅泛黄的老日历和双喜电饭煲。光头程大爷穿白大褂坐在门口,眼镜搭在鼻尖,白色汗巾沉在肩上,老汉口掌柜形象。

来了人,拿账本起身,客人刚坐下,他就喊:“吃(qi)莫斯,说!”声音洪亮,像敲钟,响彻整间餐厅,像在吼人。

白色雾气蒸腾,汤包出笼,老红绣花搪瓷盆托着端上桌。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成记汤包,开在汇通路,上世纪90年代,餐饮业不发达,去这里吃汤包是父亲母亲时代的约会。

店主程老头的急脾气、大嗓门,“吃么斯说”的命令式问候,是这家店的招牌。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程老爷子全名程育明,1947年生,爷爷是老汉口开典当行的富商,家境富裕。父亲去清华念书,后带着子女移民香港。

他留在武汉守着老家,1997年退休时,在自家房子开了家汤包店。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菜品丰富,小菜精致,有老汉口卤菜,也有他母亲传承的上海风味小吃。

他家汤包馅大,汤不腻,因为多了两道工序,肉馅里的皮冻熬出的油被撇掉,再用酱和料酒去腥。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熏鱼肉质紧,正宗上海风味。

制作过程缓慢,两斤以上的鲩鱼,剁成块,腌制一天,油炸。油和姜加上八角香料打底,熏制两小时,水收干,才起锅。口味甜中带鲜,熟客必点。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没有宣传,全因味道好,邻里相告。开店两年,门庭若市,光是汤包,一天得卖四五百笼,2000年,一个月的利润能有十来万。

随着老通城和江汉路四季美搬迁,生意迎来黄金期。2004年程育明花100万买下了家对面七十多平方的门面,做分店。

两家相隔一条马路,味道完全相同,但熟客还是爱在老店门口排队。大多数都是为了来看看程老爷子,开着玩笑说,“来挨骂。”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

程爹爹是个典型的急性子,一句大喝,“坐!”邀你入席。

接下来是招牌的唱票式点菜,“搞两笼汤包!”“不紧想,快点说!”“加个熏鱼撒?!”“豆腐汤一个人喝一碗!”

“你这不够!还要加!”或者“好了够了!不准点了,吃不完!”

来的顾客感觉不像点菜,像在接受命令。菜品、份量全都不由分说的安排上了。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 // 素烧面筋,熏鱼和猪肝汆汤。

他以“老牌服务员”自诩,实则爱管闲事,客人喝酒不用杯子他要管,“用杯子喝酒文雅,叫喝酒,不用杯子,麻木!”

没吃完要管,“莫昂?不好吃!?”随后瞪着你,“不好吃莫说,我这人只喜欢听表扬。”

客人聊天,他要岔,国家大事,柴米油盐,嘴不停,没话说的时候,就把耳朵边夹着的烟抽了,继而再放一根。

不少客人怕他,却时常想着来,一是味道不错,二来,“几天不听爹爹吼人,就欠。”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老房子里,四处都是老部件,上世纪的挂钟,财神爷,老式的红木墙。店内干净,每个角落,老爷子都亲自擦上好几遍。

店里熟客都爱学程爹爹说话,有的还没进门,就学着喊:“吃莫斯说!”常常一群人用他的语气在店里交流起来,程老头坐在椅子上气得不说话,抽闷烟。客人们看到又哄堂大笑。

像在调侃自己家坏脾气的爷爷,轻松解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店开了22年,一直生意火爆,如今程爹爹72岁了,身体没以前好,不能站久了,店交给女儿和女婿打理,只有晚上,才会穿着他标志性的白大褂,下来算账。

二代店主,程爹爹的女婿李亚白同样是个有趣的人。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 // 李亚白和妻子。

▁▁▁▁

45岁的李亚白性格和老爷子彻底相反,是个慢性子,来了人,慢条斯理地点单。

问的话也基本相同,“汤包几笼,要不要熏鱼,喝不喝汤。”轻声细语。

每天忙完汤包店的生意,李亚白就揣上胶片机出门,开始了他的第二重身份——摄影师。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 // 随着季节变化,李亚白贴在餐厅里的照片也会换,夏天的照片大多是玩水的画面。

他用相机记录着店周边变迁,影像里有福忠里一片的老里份,有江汉路和保成路夜市。

每年拍300多个胶卷,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十年。许多老照片冲洗后贴在店内墙上。

和他聊南京路一片的老城,他能和你聊上一整天。他的照片每年积累在春秋两季冲洗。

“每次冲洗,都有回不去的画面。汉口变化太大了。”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 // 李亚白镜头下的保成路夜市

除了在店周围拿着相机扫街,他常拍轮渡,出过一本《轮渡》摄影集。

“武汉许多玩摄影的人都喜欢拍轮渡,踏上甲板,汽笛一鸣,内心就一阵荡漾。这是武汉人的情。”他拍摄的轮渡里,有相拥的恋人,老夫妻,打闹的孩子。

从老式轮渡拍到如今的封闭式轮渡,“除了船型变了,这些年都没怎么变。”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 // 《轮渡》摄影集

“记录越久,就觉得时间流逝越快,人也怀旧了,想着,怎么把这个店原样保留下去。”

一切到现在的确没变。

到了中午,不同年龄的人走进店里,有老人,附近上班的80后、90后,还有放暑假的孩子,又一次三代人齐聚。店里仍是22年前的老柜台,老部件。周围的老城区不少都腾退了,对面的德润里变成德润大厦,这家小店的时间却停滞在1997年。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 // 带着孩子来吃了十年的顾客,如今孩子长大了,在央视当主持人,他在店里四处给客人讲。

三代人坐在这家小店里,有的人在十几年前就在这家店认识,聊了起来,聊这些年的变化,孩子大了,房子搬了,唯独这家店环境味道都没变。有的年轻人加入聊天,李亚白也加入,从他拍照的视角聊这些年武汉变了什么。

小店一下子活跃起来,像吃家宴,人们有说有笑。

“这种感觉挺好的,我老了还要把店传给孩子,一直开在这条路上,做成百年老店。”

暴脾气爷爷的汤包馆开了22年,二代店主用镜头记录江汉路十年往事

成记汤包馆

地址 | 汇通路15附3号

营业时间 | 09:00--20:00

/

图片 = 黄大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