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交流管理规定出台,家长群现状或将改善

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城西区出台《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

该规定要求,在平台发布信息要遵循“五要”:

一要符合教育方针和政策;

二要注重实效,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信息往来次数;

三要传递正能量;

四要文明有礼,一般不使用语音交流,不滥用私人化表情;

五要规范严谨,通知应当参照正规行文要求。

“五不要”是:

一是休息时间不要发,信息发布要在工作时间内,切实保障广大学生、家长的休息权利。

二是

作业、成绩排名等不要发,学生作业教师要当堂布置,不得在交流群中发布,不得发布学生考试成绩,同时批评表扬不发,拉票评比不发。

三是未经区教育局许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动信息不要发。一般性通知,原则上不点赞、不回复,避免“拍马屁群”的出现。

四是与工作无关的言论、图片、链接等信息不要发,如商业广告或商品营销,严禁教职员工成为“微商”,避免“广告群”的出现。

五是他人隐秘信息不要发。

城西区教育局要求各单位履行好平台的考核、监管等工作,将平台管理纳入教师考核范围之内。对于违反此规定的在职干部、教师、职工,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违反此规定的代课教师、临聘人员要坚决辞退。

随着网络交流的便捷,家校关系联系越来越紧密。微信家长群成了许多家长和老师的战场。

而家长和老师关系恶劣的新闻也层出不穷。老师将家长踢出朋友圈似乎理所当然。

据河南都市频道消息,10月12日,河南荥阳的周先生在填孩子拿回家的调查问卷时,没有按照学校老师给的答案照抄,并且写了自己的想法,结果被老师踢出了班级微信群……

网友评论表示:

最近连续不断的学校的聊天记录曝光,真的觉得有点过分。加了微信群本来就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联系沟通关系。感觉现在变成了另外一个官场,老师掌握着大权,在学校里管孩子,在群里管家长。真的感到很气愤。

10月11日,网曝江西吉安井冈山经开区学校几名家长,因未批改作业被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昨晚赚了几百万?”“你这样将来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可悲!”

家校交流管理规定出台,家长群现状或将改善

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

家校关系能否通过新规定发生良性改变?

从目前比较恶劣的家校关系来看,造成家长“被踢出群”的原因,主要有:1.家长没有时间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帮助孩子完成作业。2.老师认为家长行为是对孩子不负责。3.老师的压力大,学生的作业量也大。

那么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谁给老师那么大的压力?”“孩子的减负什么时候能实现?”“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改作业吗?”

青海已经首先公布了新的管理规定,可见教育局对家校关系的注重。仅仅一份规定,能够扭转部分不良现象吗?我认为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教育局对此高度重视,自然会调查学校情况,减轻老师和家长的部分压力以及孩子的任务量。

但是,要想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实际的行动。家校关系始终是围绕孩子展开,如果真心为了孩子好,“大人们”一定可以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在这里也呼吁大家,关注一下孩子的心声。

在一些教育水平非常高的国家,学校甚至不愿给孩子太多作业。

孩子的未来不是由作业决定的,而是知识决定。知识的教授靠言传身教,而不要全部寄托于纸片和试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