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成就菩萨果位:舍弃放逸、锐志精进

弥勒成就菩萨果位:舍弃放逸、锐志精进

弥勒发心学佛比释迦牟尼还早四十大劫,已经修行了无量时光。

那时,释迦牟尼佛率领着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或许是因为常年修行的缘故,有一些弟子渐渐懈怠了下来,开始随意放纵自己。他们有的人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有的整天贪于睡眠,眈于玩乐。至于修行则时断时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佛陀见状,教导弟子们说:“你们应当勤奋精进,认认真真地听闻佛法、奉诵经典,专注于坐禅修行,千万不能懈怠。不然的话,你们的智慧将被五阴所覆盖,不能显发出来。”

佛陀知道,不管自己是苦口婆心,还是声色俱厉,如果强行给比丘们灌输大道理,他们都会在潜意识里产生抵触情绪,很难听得进去,说不定一转眼就忘个干干净净。所以,佛陀并不直接讲述那些深奥的哲理,更多的时候,他像是在不经意间讲述一些小故事,寓教于乐。故事虽然像是无根的白云,却能长久飘逸在听众的心灵深处,就算故事的情节已经淡若游丝,它那美妙的智慧,深邃的哲理,依然像清风,像雨露,时时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于是,佛陀就像一个老爷爷,坐在大树下,开始娓娓道来:

在过去无数劫之前,有佛出世,名为“一切度王”如来。如来说法的时候,经常有两个比丘结伴前来听经。他俩一个叫“精进辩”,一名为“德乐正”,是同参道友。

精进辩听经的时候,专心致志,满心欢喜,很快就证到了不退转的菩萨境地。而德乐正听经时经常打瞌睡,所以一无所得。

精进辩对好朋友德乐正说:“佛世难值,佛法难闻。百千万世的漫长岁月,才能出现一次。我们运气很好,恰恰遇到了一切度王如来,应当奋勇精进啊!何况,我们是出家人,是大众的榜样,怎么能在听经的时候睡觉呢?因此,你应当勉励自己,时时刻刻保持灵明觉悟的心。”

德乐正听了朋友的话,感到很有道理。但他的瞌睡习气一时难以改变,就站起来走动。然而,当他走到树林之中时,又感到睡意难忍,走着走着便打起盹来。他心烦意乱,来到一处泉水边,静坐下来修习禅定。结果,他刚刚坐下,还没进入禅定,却先进入了梦乡……

这时,深知朋友习气的精进辩找了过来。为了更好地帮助他,悄悄在他腋下、眼皮上涂抹了一些花蜜。蜜汁芬芳吸引了几只小蜜蜂,围绕着德乐正打转。德乐正听到蜜蜂的嗡嗡声,突然警醒,又开始坐禅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又不知不觉昏睡了过去。

一只蜜蜂飞到他的腋下,睡意蒙眬的他下意识地用手去驱赶蜜蜂。蜜蜂受到威胁,狠狠螫了他一下。德乐正疼得龇牙咧嘴,再也不敢打瞌睡了。他的眼睛一直紧紧盯着飞舞的蜜蜂,生怕它们再次飞来蜇自己。

泉水之中,有各种各样的鲜花。含苞欲放的荷花,亭亭玉立,娇媚动人;清泉之畔,五彩缤纷的大丽花,迎风摇曳,婀娜多姿……一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最后停在了花蕾上采食蜜浆。德乐正全神贯注盯着蜜蜂的一举一动,心无旁骛。他看到蜜蜂落在花蕊上一动不动,不一会儿,喝饱了花蜜的蜜蜂睡着了,昏昏沉沉坠落下来,跌进了污泥之中,弄得浑身脏兮兮、臭烘烘。

德乐正见状不禁被逗乐了,忍不住笑了起来。笑过之后,德乐正由迷迷糊糊的蜜蜂,忽然想到了同样稀里糊涂的自己,感到惭愧万分。从此,他精进修行,不再懈怠,不久也证得了不退转菩萨之位。

讲完故事,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那时的精进辩,就是今天的我;而德乐正,就是弥勒。”

佛笑着说:“那个时候,我与弥勒共同听经。他经常昏昏沉沉打瞌睡,所以经文没有听进去,无所收获。若不是我想方设法以善巧而救度他,弥勒到现在也无法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所以说,听到佛法之后,应当除去睡眠,舍弃放逸,锐志精进。”

【参考资料】《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明一居士》,本文摘自参考资料,图片源于书籍,著作权归原著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