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产业”是否能一路风风光光

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一直都是能源革命的推动。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正在逐渐向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革命,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一系列新能源的发展对于推动节能减排、能源结构优化等都有一定的帮助意义。与此同时,"风光产业"只有加快智能化转型,彻底实现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的融合,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盐城,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风电基地之一,拥有着江苏省最长海岸线、最多滩涂湿地、最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面积最广以及海洋经济潜力最大,超1000兆瓦的可开发的"风光资源"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盐城政府推广'新能源+'商用模式,发展盐城的"风光产业"。现在看着盐城,海滩上塔筒顶着3支巨大的白色叶片,海风吹过,叶片旋转。风车下,成片的蓝紫色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板下,数千亩鱼塘里还养殖着数不尽的鱼虾。据知了能源调查显示,整个盐城目前有6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11.25万千瓦。预计到年底风电规模达150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容量达32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750万千瓦。此项目每年提供的上网电量为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煤3.6万吨,这对于盐城的发展来说,助力极大。

“风光产业”是否能一路风风光光

目前全球能源格局在发生着变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跟能源技术的相融合,智慧、共建、智能、共享的能源新模式将取代传统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国内的风电巨头们"闻风而动",比如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集光伏、储能、风电、智慧能源等一体的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负荷特性意愿结合起来,运用能量管理系统加强与电网间的互动,既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用电负荷,还能指导用户科学用电,智能调节发电,提升用户电能质量、用电效率。自从这个项目实施后,园区内所发的电量自用 率高达95%,相当于给企业每年电费开支节省了48.52万元。

虽然新能源发展势头猛,但不可否认,还是存在一些短板不可忽视。一方面补贴缺口依旧持续扩大着,这对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来说是一个绊脚石。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弃风弃光问题十分突出,产能过剩。新疆、甘肃弃光率分别达22%和20%。加上国内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光伏企业纷纷扩大规模,加快生产光伏组件,导致产能过剩、光伏发电站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引发广大人们反感。但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发展还是有很大空间的,目前我国中东部电力中能源主要是自给为主,辅之西电东送,但东部大都市比如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主要还是依赖外来电为主,而煤电居高不下,风电及光伏发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全球的电力系统来看,未来的电力系统会呈现非化石电力为主,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多能互补、储能跟智能携手并进的智能共享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