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中國企業發展歷:《激盪三十年》

《激盪三十年》作者吳曉波沒有用傳統的教科書或歷史書的方式來寫作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間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揚的寫作手法描繪了中國企業在改革開放年代走向市場、走向世界的成長、發展之路。他筆下的歷史是可以觸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滿了血肉、運動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個國際和國內的政策、社會和當時的現實這樣的大背景中,以整體和個別相結合的描述手法,將一部中國企業的曲折發展歷程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三十年中國企業發展歷:《激盪三十年》

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和犀利的風格,描繪了1993-2007年部分國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艱難歷程。在改革開放初期洶湧的商品大潮;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這三種力量此消彼長、互相博弈的曲折發展;整個社會的躁動和不安……整部書稿中都體現得極為真切和實在。 作者用激揚的文字再現出人們在歷史創造中的激情、喜悅、吶喊、苦惱和悲憤。

書中有柳傳志、張瑞敏、王石、馬雲、吳仁寶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長孔、沈太福等曇花一現的悲劇人物。本書採用編年體的寫法,將1993年以來發生在中國大陸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繪,其中有政府的決策,有高層領導的指示,有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更多的是企業界人士臺前幕後的種種作為。許多事實經過作者生動的描寫,使人們能從宏觀上看出經濟體制改革的艱難和民企在突圍中的奮鬥,無論成功與失敗,都真實地映襯出中國騰飛中沉重的翅膀。作者在企業史的寫作中,摒棄了從文件到概念的模式,以鮮活靈動的典型形象,以人物為主體,以事件為血肉,勾畫出這一時期中國企業界的脈動,具有一種史詩般的力量。

三十年中國企業發展歷:《激盪三十年》

三十年中中國經濟之改變,天翻地覆,即使是寫企業史也頭緒眾多,要有個統領之綱領才行。而此書的選擇,是將企業以所有制劃分為三個陣營: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包括早年之鄉鎮企業)、外資企業,然後以此三者之間的興衰與“博弈”來組織材料。書中對幾個最有代表性的行業也有所涉及,比如家電、保健品、房地產、互聯網、電信石油等壟斷行業。

鄉鎮企業之發展,好處在於提供了消費品,解決了農業剩餘人口,促進農村之城市化與工業化,培育了一批工業企業,但也留下了諸多問題:環境汙染、資源浪費、而且因為產權不明,到九十年代,這些企業轉型之時都沒少折騰。國有企業的改革,過程曲折,結論簡單:一無是處,滿盤皆輸。外資的引入,早期以海外華人投資於低技術、高勞力的小生產為主,後期則是外資對國內資產及市場的大規模侵吞。再有就是體制改革的路徑與成效,涉及市場化、雙軌制、物價改革、私有化、分稅制、金融體制、特區制度等。國有企業在抓大放小實行之後,巨型壟斷企業的出現,及其迅速成長,與之相連的對中小國有企業的“放”,及因而出現的“國退民進”和產權改革的過程,及後來在股市裡的股權分置的改革……

三十年中國企業發展歷:《激盪三十年》

作者吳曉波畢業於復旦新聞系(看來是87、88級),長期作財經記者。這本書上確實下了功夫,所收集之材料遍涉國內報刊、國外主要雜誌、個人採訪、企業家之自傳、傳記與訪談、及主要政策法規,跨度三十年,相當詳實。

作者在書中說:"過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輝煌,特別對於沉默了百年的中華民族,它承載了太多人的光榮與夢想,它是幾乎一代人共同成長的全部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