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百姓”镇,整个小镇有102个姓氏,全国各地乡镇绝无仅有

中山镇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百姓镇”,它位于武平县西南部,距县城12公里。过去却聚居着108个姓氏人家,并自清朝以来一直廷续至今,迄今仍有102姓,在全国客家村落实属罕见姓氏奇观,被称为“天下一绝”,镇子虽不大,却历史悠久,着实让人喜欢,原汁原味的古民居老街道,完全保持原来的模样,古色古香。

福建“百姓”镇,整个小镇有102个姓氏,全国各地乡镇绝无仅有


福建百姓镇——武平中山镇

武平中山镇位于闽粤赣边界的客家地区,是千年文化古镇,素有“小京城”之美称,唐宁时是武平县的场治、县治所在地,旧称武平所,简称武所,中山三个村落,人不愈万,方圆不过十里,却聚居着102个姓氏人家,并自清朝以来一直廷续至今,这一文化奇观在全国各地乡镇绝无仅有,备受海内外学术文化界的关注,被誉为“客家百姓镇”。

福建“百姓”镇,整个小镇有102个姓氏,全国各地乡镇绝无仅有


福建百姓镇——武平中山镇

这102姓人家则来源于明朝,明洪武二十四年正月,在中山镇设武平千户所,简称武所,据民国武平县志,明朝有三十五姓军籍调住武所,其中,来自江西的就有十七姓氏,除吉州(今吉安)永丰的危氏,九江德化的张氏王、丘、艾、李、余、车、吴、周、许、舒、程、邬、董、刘、洪等十五姓均来自抚州,后因战乱逃的逃,走的走,中山镇的姓氏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后来到了清康熙年间,远逃的归来了,新来的扎下了根,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中山这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百姓镇”,终于形成了。

福建“百姓”镇,整个小镇有102个姓氏,全国各地乡镇绝无仅有


福建百姓镇——武平中山镇

中山镇有三城二廓,三城是指:老城、新城、片月城;二廓指石廓和圣婆廓,“未有皇城、先有石廓”的民间谚语告诉我们这里是先有廓,然后才有城;武所有5座城楼,8个城门,其中迎恩门(东门),永安门(南门)、平安门(西门)、常乐门(北门)为老城门,通济门、朝阳门、水门、文明门为新城四门。

福建“百姓”镇,整个小镇有102个姓氏,全国各地乡镇绝无仅有


福建百姓镇——武平中山镇

城周是护城河,新城朝阳门外时教场,旧时练兵之地。这些前后历时100多年的建筑,如今只仅存“迎恩门”,在迎恩门城上,建有石楼一座,雄伟壮观,当你登上城楼时,可府瞰新老两城全景,正如旧时的写照:“一脚踏双桥、两岸森林灯塔,沿城鱼儿跳,千户入云霄,”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如繁星落地,灿烂辉煌,城楼上苍苔覆盖的城砖,斑驳的楼匾、残余的两根石柱是凝固的历史。

福建“百姓”镇,整个小镇有102个姓氏,全国各地乡镇绝无仅有


福建百姓镇——武平中山镇

在新老城的通行要道和十字路口,设有旋转虚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花灯,客家地区元宵闹花灯,一般只有3天,中山却是7天,从正月十三一直闹到十九,“武所闹花灯,如同南京城”,据说这是朱元璋皇帝特许的,算是给思乡的将士一点慰藉,中山,千年沧桑的中山,腥风血雨中重新站起的百姓,是怎样艰苦卓绝地重建基业,中山,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中山,无数古迹托起今天的灿烂,中山,举国罕见百姓聚居的中山,百家姓氏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福建“百姓”镇,整个小镇有102个姓氏,全国各地乡镇绝无仅有


福建百姓镇——武平中山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