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劉伯溫要誓死阻攔朱元璋滅掉日本?

平付小超


元末明初,正當各路起義軍與元廷交戰的動盪時期,日本鎌倉幕府的統治也正趨於瓦解,吉野和京都南北兩個朝廷割據對立,列島上下大大小小的武士集團紛紛捲入其間,鬥爭日趨激烈。



在武士集團內部混戰鬥爭中,那些被奪走領地、失去經濟來源的武士逐漸淪為了浪人。這些人中有一部分就開始漂洋過海,以劫掠朝鮮半島和中國的沿海地區為生。襲擾元、明兩朝近200年的倭寇問題由此發端。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面對東南沿海倭寇日益猖獗的倭寇隱患,也曾通過正式渠道派遣使者出使日本南朝,試圖利用外交途徑讓日本對治下臣民加以約束。

執掌南朝實權的懷良親王,面對明朝送來的措辭強硬的國書,也像當年收到忽必烈軟硬兼施語氣國書的鎌倉幕府一樣,氣憤之下不僅斬殺了明使,而且回覆了一封針鋒相對的國書,儼然一副“你來打,我也不怕你”的架勢。


朱元璋盛怒之下,自然想要修理教訓日本,但重臣劉伯溫卻極力阻攔對日本列島貿然採取軍事行動,理由主要有兩個方面:

元世祖忽必烈兩次攻打日本均告失敗,大大傷及國本

蒙古人先後征服金國、西夏、高麗、大理、南宋,在大陸上所向披靡、再無敵手。以中原政權繼承人自居的忽必烈在建立元朝後,急於恢復周邊各國與元政權的朝貢體系,於是派出使臣帶著一份言辭傲慢的國書,讓日本稱臣納貢。

以武士階層立國的鎌倉幕府,眼見忽必烈如此無禮的國書,不僅不予回覆,而且當即斬殺了元使。震怒之下的忽必烈隨即發動了兩次征伐日本的跨海軍事行動,這便是日本史書上稱之為“蒙古襲來”的文永·弘安之役。


元軍雖然橫絕大陸,但在海上卻是優勢盡無。跨海作戰不僅北路軍與南路軍之間難以彼此聯繫、協同配合,後勤供應也是補給困難,而且還要面對海上惡劣的自然條件。其中第二次征伐就是因船隊遭遇颱風船毀人亡,十萬元軍困守鷹島被日軍斬殺殆盡。

元朝兩次無功而返的徵日軍事行動,歷來都被認為是動搖元朝國本的重要原因,熟知歷史的劉伯溫自然不希望朱元璋步忽必烈的後塵。

北元軍事威脅還在,轉移軍事防禦重心征伐日本,將會危及明王朝的生存

明王朝建立之初,徐達的北伐大軍雖然成功佔領元廷的大都,重新控制了自五代十國時丟失將近400年的幽雲十六州地區,但整個元廷的行政、軍事體系並未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元順帝的“北逃”實際上更像是蒙古人的戰略大轉移,回到漠北草原祖先之地樹起“北元朝廷”的大旗,與南方的明政權分庭抗禮。

此時在明帝國東南沿海,除了倭寇的襲擾外,還活躍著以陳祖義為首的海盜集團。其勢力遍及馬六甲、日本、印度洋等地,鼎盛時達到了戰船百艘、成員萬人的規模。他們劫奪過往船隻、攻打沿海城鎮,一時稱雄於海上。

如若新生的明帝國貿然講主要軍事力量集中攻打日本,就極有可能像元朝一樣陷入戰爭泥潭,折損兵力、耗費錢糧,進而給北元虎視眈眈的蒙古騎兵,和陳祖義的海盜集團以可乘之機。要知道,滿清八旗崛起的最佳時機,便是明朝與豐臣秀吉在朝鮮半島血拼的那七八年間。

有此兩點,可以預見明王朝征伐日本的軍事行動,足以給明帝國的生存造成巨大的隱患。由此,朱元璋不再考慮用直接對日軍事手段解決倭寇問題。除了加強東南沿海地區的防禦體系外,明朝也通過斷絕兩國官方、民間貿易的方式對日本施以懲罰。

為了防止後代子孫重蹈忽必烈征伐日本的覆轍,朱元璋不僅將日本列為“不徵之國”,而且更是開歷朝歷代風氣之先,以法律明文的形式制定了嚴格的《禁海令》,強行規定“片板寸帆不得入海”,用以避免如大海盜陳祖義般的“海上權威”與明帝國並立。有明一代,帝國的防禦重點一直都鋪陳在北方長城一線,以及遼東女真部落地帶。

而日本方面,京都的室町幕府逐漸對南朝政權形成壓倒性優勢,最終在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時統一南北。統一後的幕府十分需要與明朝開展朝貢貿易,獲取豐厚的商業利潤,於是對明政策趨向於緩和友好,在約束倭寇一事上也多少對明朝有過積極的回應。



竹山清溪澗


毛主席對古代君王曾作出過這樣的評價:“自古以來,如果說論打仗,李世民當屬第一,沒有人敢說比他還厲害,其次便是朱元璋了。”

可見朱元璋在軍事能力有多厲害!

朱元璋也當得起這份評價,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一介白身,登上帝位,古往今來,唯他和劉邦兩人矣。

當朱元璋由南向北統一天下以後,便開始威震四海,震懾四鄰,像高麗,安南這些蕞爾小國,紛紛歸附。當然,也有一個蕞爾小邦,不知天高地厚,引得我們這位開國皇帝十分不愉快,一度想不辭千里討伐之。他就是小日本。

但是這讓劉伯溫給攔下來,當然,朱元璋什麼人?

能屈能伸,而且殺伐果斷,劉伯溫之所以可以攔住,那肯定是時機未到,不得不忍心這口氣。

當時朱元璋之所以沒有輕舉妄動,那是因為元朝曾派大軍征伐過,但是都失敗了。

話說當年忽必烈即位以後,把高麗解決了以後就把目光瞄向了日本。

在公元1266—1273年,忽必烈曾數次派使臣前去招降,均鎩羽而歸,於是在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大軍征討,可惜途中遇颱風襲擊,損失慘重,無功而返。

忽必烈並沒有就此罷休,又派使者,結果小日本蠻夷之國,竟斬來使。這一下子讓忽必烈徹底怒了,於是成立了一個名為徵東行省的機構專門對付日本。

在公元1281年左右,元朝又派出兩支遠征軍遠赴日本,共計14萬人,結果颱風又一次眷顧了小日本,14萬大軍損失慘重,十不存一。

前車之鑑如此慘痛,不得不讓朱元璋三思而行,畢竟當時的元軍何其強大,可是天助蠻夷小國,兩次颱風猶如天威。

當然,朱元璋何其雄才大略,怎會輕信這種鬼神之說,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當時的大明王朝剛立,根基未穩。

內有百姓思太平,急需減賦寬稅休養生息,如果此時徵調大軍遠征日本,就算人民不怨聲載道,可必然會加賦加稅,這很不利於當時剛太平的大明王朝。

外有北元虎視眈眈,當時的北元逃竄到了西伯利亞,勢力很強,並且一直對於中原虎視眈眈。一個是臥榻之強敵,一個是隔江的蠻夷小國,哪一個更為緊要不用我多說了吧!

因此劉伯溫力勸朱元璋不要去征伐日本,說這種事情還是留給後人吧。

只可惜,子孫不肖,並沒有完成祖宗的夙願,當然,也並不是誰家的後人都能像漢武帝那樣雄才大略,開拓疆土。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這個“誓死”一詞用的有些過分了,劉伯溫的政治遠見絕對不是朱元璋能比的,大家看電視也知道,明朝時期倭寇入侵頻繁,尤其是嘉靖年間,倭寇侵略達到頂峰,但是整個明朝都沒有有過去滅掉日本的衝動,這又是為什麼?難道就因為開國元勳劉伯溫的那幾條意見?今天小羽就帶大家瞭解下您所知道的“抗擊倭寇”。


一:劉伯溫為何勸阻朱元璋滅日本?他說了什麼?

14世紀初,日本也經過南北朝分裂時期,諸侯之間爭權奪利,而南朝封建諸侯失敗後就開始把目光瞄準中原王朝,他們派了大量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浪人來侵略明朝沿海邊境,可以說由北向南整條沿海線都存在倭寇,他們到處燒殺搶掠,朱元璋一怒之下決定出徵日本,可是被軍師劉伯溫勸阻了。劉伯溫從幾個方面闡述了征戰日本的利弊。

(倭寇入侵沿海地區)

1.明朝根基不穩;朱元璋帶領的軍隊剛推翻元朝不就,百姓本就苦不堪言,軍隊更需要休養生息,此時去攻打日本可以說是極其不明智的。況且日本倭寇狡猾,地方勢力每次將他們打跑他們就開船到海上,沒過多久又偷偷跑回來,可以說防不勝防,所以如果要徹底擊打倭寇就必須耗費財力、物力、人力去造船,訓練海軍,這對當時的明朝來說是極其不划算的。

2.日本的地理位置決定;準確的來說當時劉伯溫朱元璋等人對日本的地理位置是極為不屑的,再加上攻打日本先不說能不能打贏,時間肯定長,明朝根本拖不起,就算打贏了日本也很難控制,總之代價太大。

後來朱元璋認為劉伯溫針針見血,思慮周全,所以就放棄了,也就造成現在有人總是臆想如果當年滅了現如今強大的日本,就不會有後面的事情發生。

二:倭寇真的是隻有倭寇嗎?

我們看待問題總是很主觀,當時倭寇入侵不假,但是如果真正對明朝倭寇入侵整體事件比較瞭解的話,你又會有另外一種看法了,我也不賣關子,當時的倭寇裡面大多是民間海洋勢力,他們都是沿海商人,掩蓋自己的身份,可以說是他們對明朝沿海制度的一種反抗,因為他們的海上貿易被明朝限制,尤其是嘉靖年間雙方關係的裂變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明朝的海禁制度讓沿海漁民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脅,浙江地區反抗最為明顯,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是當地漁民充當了所謂的“倭寇”和明王朝進行戰爭。




羽評郡主


劉伯溫這個人,怎麼說呢,被某些人吹捧成了半神級的人物。比如著名的《燒餅歌》號稱能夠預言後世五百年的事件。甚至把兩岸統一都扯上了,不看燒餅歌我都知道兩岸快統一了!淨扯淡!

事情是這樣的,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首先承認了元朝對中國的合法統治,其次希望接替元朝,將周邊各國納入明朝的朝貢體系當中。在這一背景下,使臣紛紛從南京出發,來到周邊各國進行通報。日本也是目的國之一,可是日本人夠狠,二話不說就殺掉了明朝的使臣!

朱元璋大怒,想要滅掉日本。不過說實話,以當時明朝的國力,做這件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以朱元璋的地理知識,估計他也搞不清楚日本的情形。劉伯溫進行勸阻也不能說錯,以當時明朝百廢待興的國力,要是攻打日本不見得能夠成功!

錯的是,劉伯溫既然能預言後世日本會殺掉數千萬中國人,竟然沒有提醒後人防備日本。而且,在劉伯溫的忽悠下朱元璋將日本列為不徵國,導致明朝永遠失去了滅掉日本的機會,這就更不對了!

正確的做法是,將滅日計劃後延,告誡子孫有朝一日一定要滅掉日本,以報殺我使節之辱。

實際上,到明成祖朱棣時期,明朝已經有了征服日本的能力,下西洋的艦隊如果東征,可以輕易將日本徵服。因為,這一時期不僅是明朝最強大的時期,也是日本開始進入戰國時期的重要節點。

當時,日本已經分成南北朝,明朝只要像當年漢朝對付匈奴人一樣拉一個打一個,讓日本列島提前進入內亂,就可以輕易將他們征服!


歷史風暴


在元朝時,忽必烈曾出兵攻打過日本, 但奇怪的是,每次就要成功的時候,就會颳起颱風。如此重複了三次,忽必烈的軍隊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日本僥倖得以生存,但也因此結下了不小的仇恨。倭寇之患早已有之。



元末明初,倭寇經常襲擾我國東南沿海,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派7名使者到日本持詔書問罪,當時明朝軍力強盛,老朱口氣非常強硬:“詔書到日,如臣則奉表來廷,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

不料,日本的一個刺頭親王,懷良親王,致使朱元璋的兩個意圖破滅:

一來威嚇日本使之主動認輸,二來解決沿海地區倭寇的侵擾。日本親王看完國書不僅沒有順從之意,而且果斷大膽的砍了大明使者的腦袋!

並回信稱:“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竭力之兵,來侵臣境。水澤之地,山海之州,是以水來土掩,將至兵迎,豈肯跪塗而奉之乎!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有何懼哉!若君勝臣負,君亦不武;若臣勝君負,反貽小邦之羞。”可以看出當時日本的懷良親王也不簡單,說不害怕朱元璋攻打日本是假的,但是冷靜分析了下雙方的局勢,他還是認為明朝只是來嚇唬的,不會真的攻打,所以殺了使者,就是想看看朱元璋真實的用意。朱元璋看後起初不知其中原因,聽後非常氣憤,想立刻出兵攻打日本,但被劉伯溫勸說並分析其中原因。



一是忽必烈的前車之鑑。元世祖忽必烈曾調遣空前強大的蒙古軍隊東征日本,卻因各種因素遭遇失敗,明軍雖正值鼎盛,但卻缺乏大規模跨海作戰經驗,一旦開戰勝負難料。二是天下初定,國內還沒能從元末明初的戰火中恢復過來,國內亟待休養生息。元末年以來,戰亂頻仍,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生產廢弛,明初最迫切的任務便是休養民力,恢復生產,發展農業,若窮兵黷武,勢必極大增加百姓負擔,甚至激化階級矛盾。
朱元璋畢竟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他再三權衡後,恢復了冷靜和理智,最終決定吸取歷史的教訓,不再冒險出兵,討伐日本,而且還把日本列入“不徵之國”,專門寫入祖訓,讓後世子孫嚴格遵守,不得違背。


學歷史蠻有趣的


在元朝之前,我們這個“一衣帶水”鄰居,一直臣服於我國。元朝忽必烈統治時期,忽必烈派兵東征日本。結果,忽必烈兩次派出艦隊征服日本,都被颱風刮沒了。從此,日本就猖狂了起來,以為有“神風”相助!

明朝時期,朱元璋北擊蒙元,一統江山以後,想重新享受“萬國來朝”的盛世。於是,派出了兩名使者出使日本(東瀛)。



結果,日本人狂妄的殺死了一名使者,並讓活著的回來報信。朱元璋很生氣,彈丸小國,竟然蔑視天威,要發兵征討日本。
此時,劉伯溫覺得風險太大,還有元朝失敗的先例。於是,他勸阻了朱元璋。劉伯溫的意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日本(東瀛)四面環海,只能組建水師征討。而明朝剛剛建立,國內需要休養生息,恢復生產,不宜勞民傷財出兵遠征。

第二,日本屬於未開化民族,就算出兵征服了,也不能融入明朝版圖。甚至,有可能陷入勞師遠征的泥潭。

第三,日本(東瀛)彈丸小國,物產匱乏,就算征服了,也不能給明朝帶來什麼好處。勞民傷財的征服這樣的島國,得不償失。



第四,日本(東瀛)地狹民少,就算有朝一日壯大起來,也無法滅掉大明。不如,等以後明朝水師強大了,輕而易舉的就能滅了日本。

如果,劉伯溫和朱元璋知道幾百年後日本對中國犯下的罪惡以後,會不會後悔沒有滅了日本??


勇戰王聊歷史


中國和日本是隔海相望的國家,兩個國家之間的恩怨情仇由來已久。想當年日本在唐朝的時候對於中國文化是多麼的欽佩,還直接派出一些女的來中國接種,覺得中國人比日本人聰明。但是日本學到了中國文化技術之後,就開始打中國。真的是典型的白眼狼。

到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當了皇帝,這個時候朱元璋覺得自己已經是天下之主了,那麼就必須要讓周邊的小國也知道這件事,中國是大明,已經不是蒙古人了。於是派出了很多使者就去周邊的小國去告訴他們這件事,也讓他們臣服於大明。其餘的小國家知道也惹不起大明朝,都表示臣服了,但是日本這個島國就不答應了,直接把朱元璋派去的使者給殺了。

這下子老朱就不幹了,說是一定要滅了日本,但是劉伯溫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就馬上來阻攔,劉伯溫就給朱元璋說日本現在還不知道是大明的天下了,以為還是蒙古人,因為元朝的時候曾靜幾次去打日本結果都失敗了,所以也是和日本結下了仇恨。朱元璋一聽可能是真的。

後來又一次朱元璋再派去使者去日本,但是還是被殺了,這下老朱就忍不住了,一定要派兵去打小日本,一個小小的倭國竟然幾次殺我大明的使者,讓我大明何以立足。劉伯溫又跑來勸朱元璋了。

劉伯溫把當時大明的局勢一分析,朱元璋就放棄了,首先當時雖然大明已經立國,但是根基不穩,天下初定。如果一旦派大軍去攻打日本,那麼很可能自己的老窩就沒有了。其次當時北元還在,蒙古人難道不想把天下掙回來嗎?相比於日本這個隔海相望的國家,蒙古人加上西北這些遊牧民族才是最大的威脅,因為他們就挨著大明,隨時都有可能南下對中原造成威脅。還有就是沒錢,元朝本來就把中原大地上搞得民不聊生,根本沒有把漢人當人看,中原大地上經濟衰敗,國家那裡來的錢,加上元朝末年年年打仗,朱元璋好不容易統一了,這個時候百廢待興,打仗要什麼,那就是錢,出兵去日本,造船,訓練水軍等等那些不是要錢的。朱元璋這個時候根本就拿不出來。

所以說大明沒有去打日本也是正確的選擇,如果選擇去的話,失敗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也有機會成功,畢竟當時日本也是內亂,南北並立,要是老朱當時去了,說不定就把小日本滅了,也就沒有後來這麼多事了。


小伍講歷史


日本,是我們扔不掉的鄰居,雖然一衣帶水,但是他在歷史上狼子野心長存,只不過古代很長時間打不過我們所以虛心學習,而一旦我們有亂,他們便會趁此機遇,兵戎相見!


明朝是一個強盛的朝代,尤其在中前期,彼時朱元璋剛剛建立明朝,定鼎江山,萬國來朝之際,朱元璋甚為高興,然而此時東瀛小國卻不識趣,派去的兩個使臣一個被殺一個送回來報信,此時的朱元璋龍顏大怒,一代雄主這肯定不能忍,於是打算出兵日本!


這時候劉伯溫問詢趕來,說是日本情有可原,因為他們以為這是蒙古人派過去的使臣,因為當年忽必烈出兵過日本,於是日本人懷恨在心,畢竟彼時日本人對於華夏正統還是心存敬畏的。

後來朱元璋再次派遣使臣東渡日本,說明情況,沒想到日本人又一次不識趣,拒絕朝貢,於是朱元璋再次大怒,然而日本人就是接到戰書依舊堅持下去,朱元璋真的要出兵了!

這時候,劉伯溫又來了,他知道皇帝大怒肯定攔不住,於是悄悄遞了個摺子,報告各地災民和北方戰事的情況,不得不說,劉伯溫確實有能耐,這一下,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了,畢竟能夠做開國皇帝也一定不是一般人。

劉伯溫趁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我們大明朝剛剛建立,百廢待興,而北方蒙古沒有徹底平定,還有捲土重來的氣勢,而東邊的小國,一時成不了氣候,若是出兵討伐,必定要大肆建造船隻,訓練水軍,花銷頗大,而窮困島國有沒有什麼好東西,打贏了也沒有啥好處,相反會掣肘大明朝的發展。

經過這一番勸告,朱元璋冷靜下來,只能夠休養生息了,雖然後來朱元璋把日本列為不徵之國,但是仍舊告誡子孫謹防這東瀛小國。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


無筆史官


朱元璋成事是因有劉基神算,固而對其深信不移。朱元璋還讓劉基算過大明之國運呢!劉常自比與諸葛亮齊名,是一個等量級地人物。自己有時還覺得比諸葛亮更勝一疇呢!因為他幫朱元璋一統了江山,好不容易享受幾年榮華!不想因為日本,讓元朝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再在自己手裡失去江山,簡直就太不划算了!所以明哲保身了!誤導了朱元璋地決策力,也喪失了對日本鬼子最好地用武時機!給四百年後地中國造成了不可估量地損失!


有故事的人127778979


劉伯溫是明初朱元璋的智囊,也是著名的政治家、謀臣、以及文學家。


在明朝之前,元朝曾兩度用兵日本,一個是1274年,一個是1281年。在日本的一些史書裡,稱這一段為蒙古襲來,或者元寇襲來。


不過,元朝兩度攻日,都在海上遇到颱風,日本稱之為神風,再加上當時元軍雖然一度上陸,但元軍由於不熟悉九州崎嶇的地形,導致攻日失敗。


對日作戰,元朝動用了鉅額的人力、物力、財力,影響國力。與此同時,為了對抗元軍的襲來,日本上上下下也動用了舉國的資源。當時的幕府藉口元軍襲來,拒絕將權力交還給天皇,不過由於後來日本舉國耗空,後來幕府沒有那麼多錢犒賞抗元軍民,導致國內矛盾加劇,1333年,日本的鎌倉幕府時代結束。


明初,朱元璋也想攻日,先派使者拿著皇帝詔書去往日本,當時日本正處於南北朝階段,南北兩個天皇,使者不明就裡,將詔書送到了南天皇那裡,結果遭到拘留與斬殺。朱元璋大怒,要攻日,但劉伯溫考慮到當時明朝建國不久,應該療養生息,恢復生產,力勸朱元璋放棄。


劉伯溫是朱元璋依仗和信賴的臣子,最後朱元璋聽從了劉伯溫的話。


許多中國人認為日本歷史上是中國的屬國,但實際上歷史上日本從來沒有一次向中原稱臣。在奈良時代、平安時代當中,日本派遣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了大量的制度,但在那兩個時代之後,日本又重新審視了自己,國內國學熱慢慢起來,構建了日本的民族主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