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萍:民勤人喜食的卡密和酸胖


沈雁萍:民勤人喜食的卡密和酸胖


(卡密花)

看看上面的这一张图片,你能认得出它是什么花吗?认不出吧?这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从他家的责任田地埂上拍了发到同学群里让大家辨认,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出来。说实话,不是他告诉我,我也是认不出来的!不卖关子了,告诉你吧,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吃过的卡密的花!下面这张图片,更加清晰些。看哪,卡米花就是这样的淡雅,这样的细碎,这样的繁密!

沈雁萍:民勤人喜食的卡密和酸胖


(卡密花)

其实,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民勤人,谁还没见过卡密墩?满地埂满沟沿满荒滩都是,至于它的植物学名字叫什么,我以前还真的不清楚,比较其植株茎干枝叶和果实特点,直观地认为,它与酸胖应当是同一类属的植物。以前手边少资料无处查阅,现在好了,网络发达了,百度一下,居然从百度百科上找到了,原来它的学名叫小果白刺,我们民勤人叫它卡密,是蒺藜科,白刺属的匍匐性落叶小灌木。

过去我们民勤的孩子,经常在野外铲草拾柴禾放牲口,小时候应该是见过卡密开花的,只不过其花太过细碎太不起眼而不曾留意罢了,可是小时候却也没少吃它的亮晶晶红丢丢的小浆果。

沈雁萍:民勤人喜食的卡密和酸胖


(成熟的卡密)

我见过的卡密墩,小些的半人高,丛幅一米多宽,大一些的高可达两米左右,丛幅两三米宽,足有半间屋子那么大!农历六七月间,是卡密的成熟期。成熟了的卡密,小的比绿豆大点儿,大的有箭舌豌豆那么大,成串成团的缀在匍匐横生的繁茂的枝节上绿叶间,红绿相衬,在田野或荒滩,非常抢眼。刚成熟的卡密,红艳艳的;熟透了,就红得发紫,甚至变成了紫黑色。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卡密,如珍珠似玛瑙,招引着鸟儿虫儿啄咬,更吸引着人们特别是小孩子来采食。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它的尖刺,捋一把红果果,吹吹土,拣去叶片,然后填进嘴里大嚼。我们一个个贪婪地吞咽着酸酸甜甜的汁水和果肉,怎么吃也吃不厌,有时候吃的急了,甚至连果核也不吐,直接就咽下去了!卡密那甜滋滋酸溜溜的滋味儿,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也感觉满口生津呢。有意思的是,小时候,因为贪嘴,在外面吃多了卡密,回到家里,晚上睡觉,有时候会忍不住在被窝里放臭屁,熏到了大人,总是免不了会被大人叨骂几句的。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明天出去照样吃不足不罢休。说实话,在我们小时候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像卡密那样的带甜味的野生浆果,真算得上是大自然给我们农村人的最好的赐予了!有时候,碰到大墩的结的稠密果粒又大的卡密,我们不光自己吃,还直接将肥厚的玉片似的小叶子连带果子一起捋到筐子里,提回家去,拌点儿米糠麸皮,喂猪喂鸡,那可是再好不过的饲料呢。

沈雁萍:民勤人喜食的卡密和酸胖


(成熟的卡密)

说到卡密,就不得不说说酸胖,因为二者无论从植株外形,生长习性还是果实的颜色形状口感上来看,都实在太相似了。只不过,在民勤,与卡密相比,酸胖似乎味道更好,用途更广,更加受人青睐!

沈雁萍:民勤人喜食的卡密和酸胖


(成熟的酸胖)

原来我一直以为酸胖就是沙棘,可是从百度图片上看到的沙棘跟我们说的酸胖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我试着输入大果白刺四个字,居然从百度百科上查到了,它果然与卡密是同一类植物,都是蒺藜科白刺属的匍匐性落叶小灌木,只是酸胖的叶片比卡密的稍大点,颜色浅绿甚至泛着灰白,其果实比卡密相较略微大些,故而才称之为大果白刺的吧?它们都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长,因此在我们民勤它们都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不仅如此,酸胖卡密这一类白刺的果实还有极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百度显示,白刺果汁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氨基酸,总量远远高于常见水果,是沙棘的4倍,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治疗胃病,有抗疲劳、降血压、降血脂、调节免疫、抗菌和抗过敏等作用。

沈雁萍:民勤人喜食的卡密和酸胖


(酸胖干)

卡密和酸胖到底有没有这么多这么神奇的医药功效,这是现代医学研究者们说的,可是我们民勤的百姓普遍认为,酸胖可以治胃病可以止咳。据老人们说,夏天的早晨,吃带露水的酸胖能治疗老胃病,因此过去有人专门跑到沙窝里住下来吃酸胖,据说要坚持吃七天才有效果,相当于一个疗程!还有,民勤人喜欢把成熟的酸胖捋回来晾干,收藏,到了春天冬天气候干燥,老人孩子犯了咳疾,老不好,就熬了酸胖茶来止咳。我记得,那年初冬,我怀孕初期,感冒咳嗽,又不敢乱用药,我母亲就给我熬酸胖茶。我记得很清楚,我母亲熬茶的时候,里面还加入薄荷杆儿柿子把和冰糖。母亲把熬好的酸胖茶放凉了,又加了点儿蜂蜜给我喝。我先抿了一小口尝尝,只觉得酸中带甜,又有薄荷的清香,很好喝。我连着喝了几次,咳嗽居然止住了!所以从那时候起,我也记下了,酸胖茶是止咳的良方。后来我有了的孩子,犯咳嗽,我也找了干酸胖来,学着母亲的样子,熬了茶给他喝!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进城生活已经好十几年了,虽说离乡村离老家并不很远,但是离农村生活却真的很远很远了。放牛,捡柴禾,铲草,割麦打场,背瓜,卖瓜等曾经干过的活儿,想起来都是很久远的事情了,而小时候跟伙伴们一起在沟沿上地埂边荒滩里,吃卡蜜捋酸胖的快乐情景却永远如一幅鲜活的画面,时时浮现在眼前,一提起卡蜜和酸胖,那酸酸甜甜的滋味儿,似乎就在口腔里肆意地蔓延,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