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羅甸」《黔南日報》頭版頭條:路通天地闊——羅甸縣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側記

「媒體看羅甸」《黔南日報》頭版頭條:路通天地闊——羅甸縣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側記

陽光燦爛,四野披金。從羅甸縣龍坪鎮板庚社區至羅化村的通村公路在金黃色的稻浪中穿過。此時,這條通村公路正在經歷翻修,每隔幾公里就會有人員施工。一輛白色的農技下鄉直通車在坑窪不平的翻修道上緩緩開過,車上,貴州省農科院園藝所專家李桂蓮感慨地說:“交通搞好了,羅甸的蔬菜產值還要再翻幾番。”

從1979年至今,李桂蓮已關注羅甸蔬菜產業長達40年之久,羅甸的蔬菜產業已從最初的2分試驗地發展到如今冬春蔬菜28萬畝次。但是在路上,令李桂蓮與其他農技師印象最深的還是羅甸的交通。

“以前從貴陽下來要走5個多小時,早上出門要下午才到。”當天,李桂蓮和她的團隊將到羅化村為村民作“貴州蔬菜產業科技扶貧“321模式”示範推廣項目”落地培訓,早晨8點從省城貴陽出發,10點鐘就已到村裡“開講啦”。

「媒體看羅甸」《黔南日報》頭版頭條:路通天地闊——羅甸縣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側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羅甸縣舉全縣之力大興交通,隨著惠羅高速的通車,羅望高速的通車,平羅高速的修建,羅甸——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縣城北連貴陽、東達都勻、南下廣西……羅甸交通“大動脈”逐步打通。2017年,隨著貴州省“組組通”公路建設項目的全縣啟動,一場以鄉鎮油路、通村通組水泥路為主的“毛細血管”疏堵工程正在進行,麻山深處的村民們得以奔向更廣闊的天地。

“一個村組67戶282人的夢想”

原大亭鄉布蘇村牛河組距縣城80多公里,距茂井鎮政府40多公里,是羅甸縣最邊遠的村落。

布蘇村村民羅家軍說:“走出大山是我們這裡67戶282人的夢想。”

“我們這裡的村民主要靠打漁為生,以前路不好走,打得魚拉不出去,老闆也無法進來收購,沒有經濟來源,我們的生活都比較困難。”羅家軍告訴記者,路難走山貨根本出不了山。

“雖然有山路,但是很陡,而且經常垮塌。只要一下大雨,連步行都困難。”一旁的村民羅家澤接過話。

「媒體看羅甸」《黔南日報》頭版頭條:路通天地闊——羅甸縣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側記

出行不暢,最苦的還是讀書的孩子。在大亭中心校上學的盧小路感受最深:“我們每個星期天都要走路去學校,要走兩、三個小時。有時候路上遇到有摩托車的親戚也會送我們一節路,但是路太爛了,就像坐拖拉機一樣。”

和布蘇村一樣,龍坪鎮羅化村冗各組的村民們也盼望著能有一條通組公路。從村委會出發,沿著懸掛崖壁的山道蜿蜒而上,穿過一個山坳後,就是冗各組——幾十戶人家圍著一片小盆地散落而居。此時正是秋收時節,山風吹過,金黃的稻浪此起彼伏,景象甚是壯美。

“如果路修好了,我們這些連片的田地可以打造成一個蔬菜基地,村民們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冗各組組長王世文說。

“全縣項目庫里程達978公里”

在脫貧攻堅戰中,羅甸縣把破解大山深處群眾出行難放在基礎設施扶貧之首。

交通建設,規劃先行。自2017年啟動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以來,羅甸縣交通局規劃站的技術員任凱和同事就忙碌起來,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好項目庫,為項目規劃設計、招投標、建設提供依據。

“我們前後花了三、四個月時間,跑完八鎮一鄉,行程大概有幾千公里。道路關係千家萬戶,我們一刻也不能懈怠。”任凱說,因為過去交通“欠帳”多,羅甸的“組組通”公路建設建立的項目庫里程達978公里。

除了里程長,造價高也是羅甸交通建設的又一難題。由於羅甸山高坡陡、地表破碎,通組公路每公里預算達到了65萬元。省級配套每公里40萬元的資金解決了大頭,該縣財政擠出資金每公里配套25萬元,並提出兩年攻堅提前全面完成通組公路建設目標。

「媒體看羅甸」《黔南日報》頭版頭條:路通天地闊——羅甸縣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側記

“通過整合涉農資金、縣財政配套和銀行融資,多渠道籌集資金,基本解決了當前通組公路建設的資金支付問題,確保工程建設進度。”縣交通局副局長羅家儉告訴記者,為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該縣實行項目管理責任制,每個交通項目均明確一名交通局領導、一名業主代表、一名現場監理負責,對工程材料、工藝工序、規範標準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跟蹤。

牛河組通組公路施工現場。挖掘機在將碎石鋪平、壓實,工人們忙碌的安裝擋板、鏟漿、打磨,一米一米的向前推進,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80多歲的村民羅乃很老人和鄰居在一邊看著道路施工一邊拉著家常。“黨的政策好,水泥路修到家門口。等路通了我想坐車去鎮上趕場,好多年沒有去過了。”

“為了確保工程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我們增加了運輸力量,現場安裝了大型的攪拌設備。”牛河組項目負責人李敬波告訴記者,預計到年底,牛河組的通組公路將完成硬化,惠及這裡的67戶282人。

“我養的雞都能‘飛’到重慶去了”

農村“組組通”公路的建設,改變著山裡人的出行方式,也帶動了羅甸的產業發展。

羅悃鎮布乃村211戶922名村民過去一直“鎖”在大山裡,幾年前,村民們自發開挖了一條通組泥巴路,儘管解決了基本的出行難題,但糟糕的路況讓村民出行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硬化道路成了村民最熱切的期盼和夢想。

「媒體看羅甸」《黔南日報》頭版頭條:路通天地闊——羅甸縣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側記

2017年,布乃村弄項組至布乃上組、楊柳灣至裡班公路實施硬化,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出行問題,還引來了產業。貴州氧康農業公司看準布乃村氣候和土地資源優勢,進駐該村流轉閒置荒坡400多畝,重點發展臍橙、火龍果等特色水果種植。基地進駐後,累計提供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每個工人每月至少能拿到3000多的工資。

羅悃鎮溝亭社區村民羅德飛的養殖場緊鄰著高速公路,通組路沒有硬化前,運輸一直是個大難題。現在,路變好了,產業也越做越好,養殖場發展成集種雞養殖、雞苗孵化及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帶動周邊20多戶群眾增收致富。

“現在運輸很方便,硬化路就在養殖場門口,裝車上硬化路就直接上高速了,很方便,我養的雞都能‘飛’到重慶去了。”羅德飛笑著告訴記者。

路通天地闊。據瞭解,羅甸縣978公里通組路目前已全部開工,項目涉及9個鄉鎮、127個行政村、272個村民組,覆蓋6.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1萬人。截止目前,累計完成路基780公里,路面525公里,完成投資約3.5億元,總體形象進度75%。

如今,一條條“組組通”公路如玉帶般百轉千回,在青山綠水蜿蜒,鋪設到村進寨,猶如一條條連接著大動脈的毛細血管,牽動這山區群眾的期盼之心。

「媒體看羅甸」《黔南日報》頭版頭條:路通天地闊——羅甸縣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側記

來 源 | 黔南日報

作 者 | 簡萬祥 李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