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立德之本——《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三

修身立德之本——《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三

修身立德之本——《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三

  《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中“篤學修身,明禮尚德,勤勉敬業,奮發有為”突出了“修身”主題。修身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儒家把修身作為教育八目之一,認為修身的過程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宋代史學家司馬光說:“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都將修身立德放在首位。

“篤學修身”是這一主題的總要求。篤學就是專心好學,《論語》中有“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的名言,強調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做學問。南懷瑾先生說:“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就是倡導人們堅持不懈,明辯是非,學有所得。修身的全過程必然是學習的全過程,數千年來中華民族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從一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了不斷髮展的完整體系。新時代強調修身,就是要加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將篤學修身列入市民文明公約,與建設學習型社會要求一脈相承,與崇文尚德的城市精神完全符合。

“明禮尚德”

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明禮就是講文明、懂禮儀,是修身內容的重要體現。禮,包括禮貌、禮節、禮儀,基本要求是待人誠懇、謙恭、和善、有分寸。孔子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可見,明禮早已被古人所重視、推崇。在公民道德建設中,將明禮列入市民文明公約,在於寄託或凝聚人們的感情,激發社會情感,鼓舞鬥志等,有著更加豐富和深遠的意義。尚德是武威城市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個人修養自律的傳統美德和精神追求。

“勤勉敬業”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中的價值準則,又體現了武威人民勤勞淳厚的精神品格。勤勉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語出《荀子·富國》:“奸邪不作,盜賊不起,化善者勤勉矣。”經過數千年豐富,有了深刻的精神內涵,勤能補拙、業精於勤、天道酬勤等眾多成語名句堪稱修身的經典凝鍊。德能勤績又成為衡量一個人成就的基本標準。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具體的道德範疇,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工作負責的態度,包括職業理想、立業意識、職業信念、從業態度、職業情感和職業道德。《禮記·學記》有“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強調為了集體利益而約定的行為規範。

“奮發有為”,語出王充《論衡·初稟篇》:“勇氣奮發,性自然也。”將此列入市民文明公約,針對當前個別市民中存在一些爭“低保”搶“貧困”的不文明傾向,強調了精神振作、有所作為的精神態度,提出奮發有為、自強不息的共同約定,也倡導全市人民在脫貧攻堅、全域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遊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武威的各項行動中,振奮精神,有所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