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学生吃泔水:假军训,真虐待,如此“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文/马进彪

近日,网传汉中市“洋县二中教官逼学生吃泔水桶内食物”一事引起关注。9月7日晚,洋县教育体育局回应,8月31日,该校高一新生军训中,部分学生吃饭时浪费饭菜,教官为让他们“长记性”,让学生排队蘸泔水。事发后,该军训基地已解聘涉事教官。军训是大学生开学始业教育的保留项目,也承载了增强学生体质、磨砺其意志等期许。但囿于诸多因素,个别学校的军训中,仍存在训练方法简单粗暴、盲目蛮干等现象。(新京报9月9日 )

军训学生吃泔水:假军训,真虐待,如此“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军训可以煅炼学生的意志,因此各高校都非常注重新生的军训,从一定意义上说,军训就是大学新生的“开学第一课”。 而从人生意义上讲,大学生活往往又是他们未来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这个角来说,大学新生的这个第一堂课也就具有了刻骨铭心的人生启程点的意义。

但是,从现实来看,这样开学第一课的含金量正在降低,其中的重要原在于,大学校方唯恐大学新生吃不了军训的苦,因而较以前相比,改变了很多科目内容,对于那些真正能称得上军训的科目,基本上都做了减法,剩下的只是象征性的目录,和那身迷彩装而已。

军训学生吃泔水:假军训,真虐待,如此“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而这次,汉中市“洋县二中教官逼学生吃泔水桶内食物”事件,其实也是军训科目过度减法后的变异结果。由于高校对新生的担心,这些军训机构已没有了多少真正与军队相关的科目,名称虽叫军训,但已名不符实。而在这种情况下,军训机构会怎么办?当然是“正课不够,偏门来凑”,因而吃泔水也就成了一个替代课门。

无论如何让学生排队蘸泔水都是不合时宜的内容,而这次事发后,该军训基地已解聘涉事教官,这也是必然的惩治。但是,从更大角度来看,“吃泔水”事件反映的既是教官随意任性的人个方面的问题,也更是所有军训机构普遍存在的科目与内容空泛化空洞化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更大些。

军训学生吃泔水:假军训,真虐待,如此“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就现在这些经高校认可的军训基地来说,其可以提供的内容已没有了军事化的实质,而如果可以再给这些基地起个名称的话,那么这个名称叫作“拓展基地”最贴切,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喜观参与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散步活动腿脚,又可以使大家一起娱乐,就像电视里的野外秀节目一样,然而,这样的活动什么都可以是,但就不是军训。

因此,问题来了,既然军训已是大学新生的“开学第一课”,而且从未来人生角度上讲,大学生活往往又是他们将来的重要转折点,那么,就有必要正视并厘清这样的问题:其一,现在的军训还能叫军训吗?其二,既然现在的军训已没有军事方面的实质内容,那么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使用军训的名称?其三,既然现在军训的内容与形式相差甚远,那么,还有必要给大学新生戴上这个幌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