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教師與「銀髮一族」進行家園溝通,這些策略需掌握

近年來,年輕家長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養育孩子的重任已經悄悄的轉移到了老年人的身上。每天來幼兒園接送孩子的近三分之二的都是老年人,如何更好地和老年人進行溝通、交流,已經成為每位幼兒園教師的必修課。

家園共育|教師與“銀髮一族”進行家園溝通,這些策略需掌握

首先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案例

開學後,中班換了教室,孩子們的床也換成了高低鋪,老師根據年齡大小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將自理能力強的幼兒安排睡在上鋪。可男孩中較能幹的洋洋,在奶奶的強烈要求下,被換到了下鋪。一週後,根據本月教學主題活動“我是小主人”的目標要求,老師開始培養孩子學習為同伴服務,以輪流當值日的形式,安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在洋洋當值日生的第二天,奶奶來到幼兒園抗議“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幫別人拎鞋子(老師請值日生在午睡上床時幫助整理一些床前擺放不整齊的鞋子)”“是不是嫌我要你們給孩子換了床位就報復,就要我家孩子幫人家做事”。無論老師如何說明,老人根本不願瞭解詳情。洋洋的父母在外上班,這幾天媽媽正好在家休假,於是我們找到洋洋的媽媽瞭解老人生氣的原因,並告訴她班級家長園地已經介紹了最近主題活動的內容、目標與要求,洋洋作為班上能幹的孩子首先當了值日生,是他本人很樂意也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原來,老人用家鄉話誤將“理鞋”理解成了“拎鞋”,在他看來古時候幫人拎鞋是伺候達官貴人的下等人做的事情,而他也不認字,根本不會關注家長園地的內容。因此自以為是的聯繫起前因後果,對老師產生了種種的一連串誤會,在得到洋洋媽媽的理解與協助下,老師、媽媽共同於老人交流、溝通,最終消除了老人的誤解與憤怒,在接送孩子時教師時常與老人主動交流,家園關係逐步融洽。

家園共育|教師與“銀髮一族”進行家園溝通,這些策略需掌握

分析問題的原因

自孩子入園起,家庭和幼兒園就成為孩子生活的主要世界,家長和老師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家園齊心協力,協調配合,將有助於孩子獲得積極、全面的發展。近幾年來,我們明顯感到年輕父母接送孩子的次數越來越少,與老師每天打交道的都是爺爺奶奶,這些“銀髮一族”越來越多,幼兒園的一些家長工作常常是與老年家長聯繫,所開展的家園共育活動很多是由老年人作為家庭代表來參加。主要原因,其一:年輕父母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繁忙,其二:留守家庭不斷增加。因此,如何做好幼兒園老年家長工作,是幼兒園需喲啊研究,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作為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通過家訪,瞭解情況

幼兒入園後,教師應及時進行家訪,尤其是留守家庭,要細緻瞭解孩子的家庭情況,瞭解老人的文化水平、育兒觀念,甚至老人的脾氣性格,分析出孩子在家生活習慣的形成與老人的關係,同時也是瞭解家園共育中老人的困難與需求。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因人而異開展家園聯繫工作。

二、通過宣傳,達到理解

大多數家庭的老人都存在“隔輩親”的現象,即對孫輩特別疼愛,總是千方百計的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有時表現出毫無原則,不能科學地教育孩子。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老年家長常常與年輕家長意見不一致,甚至發生不愉快,這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還影響家庭團結。因此,幼兒園可以組織家長學校,有意識地針對一些新舊育兒觀念衝突性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解、宣傳。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技巧,在接送孩子時與老奶奶家長個別交流,逐步糾正他們的觀念。

家園共育|教師與“銀髮一族”進行家園溝通,這些策略需掌握

三、經常交流,因人而異

幼兒園教師要多與老年家長交流,及時讓老人知道孩子在園的情況,瞭解需要家長配合的方面與要求。有的教師依賴於每週的家長園地欄,但實際上有的老年家長是不識字的,或者由於眼睛不便而不習慣看家長園地,使得近期教育工作不被家長了解與及時配合,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與發展。這就需要我們有針對性的與一些老年家長時常面對面交流、溝通,及時向他們傳達信息。

四、禮貌尊重,友好合作

老年人是特別需要尊重的,老師應以真誠的態度與老年家長交往,讓老年家長不斷感受到我們的禮貌與熱情,體會到我們是一切為了孩子,真誠服務與家長,使他們喜歡我們,樂於與我們交流,樂於接受我們的意見,樂於理解配合我們的工作。這既是做人應有的品德,也是有效開展家長工作的需要。

五、發揮特長,巧用資源

幼兒園的教育需要多方面的資源,善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是教育者智慧的體現。其實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深入研究,老年家長中也有需要特有的,寶貴的資源可利用。如請藝人老人給小朋友表演木雕、請老奶奶教孩子們玩他們兒時玩的民間遊戲等。這些活動不僅讓老人們展現了才能,還讓他們的價值得到了體現,更讓孩子們對爺爺奶奶多了一些瞭解與尊重和熱愛。

家園共育|教師與“銀髮一族”進行家園溝通,這些策略需掌握

六、親子游戲,其樂融融

幼兒園可根據老人的年齡特點時常開展一些活動,如重陽節邀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來園,讓老人與孩子共度節日,既培養了孩子尊敬老人的品德,又使老人在活動中體會到了幼兒園對老人的關愛。在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中,應考慮到適合老年人與孩子共同參與的項目。

只要我們以愛心對待孩子,以真心對待家長,以誠心主動交流,以細心發現問題,以耐心處理代溝,以全心贏得信任,家園雙方就一定能無得有效的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