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一代女影星黄侯的传奇人生

接着昨天的话题,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成都本土第一代影星黄侯的故事。

先帖上一张很有年代感的老照片合集↓↓↓

成都第一代女影星黄侯的传奇人生

黄今、黄美的信息,真真是太少太少了,Go君只查到一点,说她们三人是结义金兰,并不是亲姐妹。

再来一张人到中年的黄侯↓↓↓

成都第一代女影星黄侯的传奇人生

岁月这把杀猪刀,真的是从来就没有饶过谁!

黄侯因出演蓉城最早的电影《峨眉山下》,正式进入演艺界。据说,她还是这部有声电影的编剧,所以对这部电影情感深切。

当年,《峨眉山下》票房不好,除了之前说的1935年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复杂背景,人们没有闲情逸致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片子拍好了送到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去审,当局一再觉得电影的主旋律方向不对,从上海、南京到成都,一路删减,最后到了成都,“减得它妈都不认识了”,整个电影的情节几乎完全变了样。

《峨眉山下》本来应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但到后来上了映,虽然电影揭露了军阀混战时期封建势力和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大家的评价温柔了许多——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好在通过这部电影,黄侯还是火了一把。据说,当时走在路上,大家都叫她的名字。她的照片,一度卖到40元一张。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受到“大川饭店事件”影响,黄侯所在的当时成都唯一一家电影制片公司倒闭了。自己开一个影片公司成为了黄侯毕生的梦想。

1936年,黄侯开始筹办自己的四川影片公司,并率先启动演员招募。终因手续不齐就招收学生被警察局查封,经过多方努力,当局仍未允准黄侯继续开办影片公司,此事也只好不了了之。

说到这里,GO君要修正一下上期内容中的错误。

成都第一代女影星黄侯的传奇人生

这张资料图,应该是当局对黄侯影片公司做的查封决定,而非大同电影公司。里面明确指出了公司名字,Go君我昨夜找资料心急了一点,还请各位Go友原谅。毕竟,若要坚持每天出一篇成都老故事,这真的是一个极具挑战的活啊!特别是没Go友给我打气的时候,都找不到坚强的理由了…

话说回来,因为招聘演员这个事,黄侯运作影片公司的计划成为了泡影,砸进去的钱,自然也是打了水漂。为了养活家人,她在成都黉门街开了一家青年摄影室,并把弟弟黄治、弟媳林志群都招纳进来,一家人专心经营照相馆。

在开照相馆时,黄侯把自己拍电影的特长充分融入了进去。她会化妆,还会做衣服。包括古装、洋装,各种各样时髦款式。来青年摄影室拍照的顾客,可以免费化妆。据说,那时候黄侯照相馆的生意好得很,甚至根本搞不赢!后来,店里还聘请了摄影师,但依旧忙不过来。

相馆在黉门街开了三年,后来生意火爆,黄侯在祠堂街55号重开一家照相馆,扩大经营。这家照相馆就是以黄侯名字谐音命名的“皇后影屋”照相馆。

生意起来了,但黄侯心中的电影梦却从来没有熄灭,她一直盘算着有一天,自己的电影公司能够傲立起来,甚至还为公司起好了名字——“天府影片公司”。

为了给电影公司打下基础,黄侯与成都的各大媒体保持着紧密联系,甚至成立了“西南新闻通讯社”,雇用专门的写手,采写稿子,送给各大媒体。

所以那个时候,人们从皇后影屋经过,会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个不大的铺面,挂了三块牌子:电影公司、通讯社还有照相馆。但据说到后来,黄侯一直没有筹集到电影公司成立的启动资金,所以她这个梦一直没实现。

相关阅读

黄侯一生有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是个国民党军官,当时在金堂驻军。和家住金堂的黄侯相识并结合。二人育有一女,取名黄若男。

第一任丈夫去世后,黄侯将女儿黄若男交给母亲抚养,自己去了上海学艺,后来主演《峨眉山下》大红大紫,踏入了电影界。

黄侯的第二段婚姻,与周恩来还有点渊源。周恩来在黄埔军校的学生曾扩情,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获得“特赦”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有一次曾受周恩来召见,周恩来问他有没有意愿重组家庭,此前曾扩情有过一段婚姻,但离婚后独居。曾扩情便向周恩来透露,“黄侯倒是极好的。”

原来,早在黄侯出演《峨眉山下》时,曾扩情便与黄侯结识。后经周恩来牵线,黄侯与曾扩情终于喜结连理,并随曾扩情到了沈阳。1964年,黄侯因突发心脏病离世,后来已是辽宁省政协文史专员的曾扩情终未再娶,后定居本溪,直至1983年去世。

=========我是分隔线=========

关于成都街道故事和民间传闻,相信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一定都有自己的压箱干货,不妨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感受现代化大都市背后的人文元素。欢迎大家直接留言提供更多关于成都的故事线索。

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