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的「下半場」 華夏幸福如何演繹強強聯合

中新網10月19日電 近日,中國房地產市場有點熱鬧。先是融創接手萬達文旅,接著是華夏幸福與萬科展開環京合作。對於中國房地產市場,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些事件或許標誌著,樓市“下半場”來臨,房地產業將結束“單打獨鬥”時期,進入“抱團取暖”時代。

當前,種種現象表明,房地產市場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寒冬”。而作為房地產市場的“麵粉”,土地市場也呈現出涼意。

據中指院數據,全國有統計的300個城市中,2018 年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土地流拍已超過 800 宗,其中共流拍446宗住宅用地,總規劃建築面積5645萬平方米,約是2017年全年流拍地塊總規劃建築面積的1.8倍。

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表示:“土地流拍增多,一方面是政府推地時期望過高,以致部分地塊的起拍價較高;另一方面是開發商或對市場預期降溫,或資金壓力較大,以致拿地動力不足。”

與此同時,償債高峰的來臨,也沒有給房企足夠的喘息機會。

2015年-2016年,房企大規模發行公司債,淨負債率不斷提升,期限上看多為3-5年期的還本付息債。多家市場機構統計,2018年下半年房企普遍步入公司債到期高峰,全行業進入每年6000億償債高峰期。

東海證券指出,進入9月後,房企償債高峰已至,據目前已披露完畢的半年報顯示,50%的公司面臨償債壓力。

“活下去”的照片曝光後,房企大佬萬科給原本冷淡的樓市“銀十”行情平添了一份悲情。事實上,雖無暖陽,也並非寒冬,萬科高喊的“活下去”更多反映的是對轉型的憂慮。

市場下行、樓市寒冬,對於房企來講,或許難的並不是“活下去”,而是下半場該“怎麼活”的問題。

今年以來,房地產企業改名的有點兒多。保利、龍湖、萬達、遠洋等多家地產公司紛紛將企業名稱中的“地產”二字去掉,幾大房企中名稱保留“地產”字樣的已經所剩不多。

其實,房企名稱去“地產”背後,更多凝聚的是轉型的共識。在因城施策、遏制房價上漲等調控政策下,大量負債、快速開發、快速週轉的傳統經營模式已難以為繼,一些房企不再熱衷追求規模與速度,已開始主動收縮規模、放慢速度、著力轉型。

未來 10 年,更多房企考慮的是合作、轉型、創新、升級。收購兼併、特色小鎮、產業地產、等越來越多的模式創新等。

10月9日晚,華夏幸福(600340.SH)發佈公告稱,旗下子公司與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及北京恆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及《股權轉讓及合作協議》,計劃合作開發位於涿州、大廠、廊坊和霸州等地的4個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雙方合作的具體方式為:萬科收購涿州公司80%股權、裕景公司80%股權、裕達公司80%股權、廊坊公司80%股權和霸州公司65%股權。

股權轉讓完成後,雙方按持股比例合作開發位於涿州、大廠、廊坊和霸州的項目。暫定交易價款約為32.34億元。合作共涉及10幅土地,用地總面積為509畝,住宅用地共計33.9萬平方米。

早在2018年1月,華夏幸福就在北京召開首屆產業新城合作伙伴大會,以“合作”為題,實現全方位開放合作。

當前,華夏幸福與萬科合作協議的達成正是全方位開放合作戰略的兌現。而且華夏幸福在環京區域擁有充足的土地儲備,在房企於公開市場拿地難度加大的背景下,華夏幸福在環京區域與其他房企合作可以佔有主動權。

作為“產業新城運營商”的華夏幸福,選擇與“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萬科達成戰略合作,更加有利於結合雙方各自所長,聯手開發京津冀都市圈。同時也是以合作的形式增強對市場風險的抵禦。

華夏幸福作為從河北省成長起來的企業,近年來,憑藉在京津冀積累的十餘年產業新城運營經驗,迅速成長為知名房企。現如今,更是積極推進產業新城的“異地複製”,力圖將公司事業版圖從區域性逐漸擴展至全國核心城市群,助力所佈局城市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此前,華夏幸福發佈公告稱,公司目前已逐漸加快異地複製的速度以減少對環京的依賴。在2017年開始努力推動京津冀區域存量房的去化,加快供貨推盤,同時加速非京津冀區域的房地產業務的開展。

華夏幸福總裁孟驚曾對外界表示在2018年2000億元的銷售目標占比中,環京市場和外地市場各佔一半。

京郊京外一起抓,在這種情況下,抓大放小,尋求知名房企合作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房企之間的合作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現在,它更多是作為一種行業現象被提及。像融創與萬達之間文旅項目和資產的聯姻、中交和綠城之間土地資源和開發建設之間的抱團,都體現出,房企早年間的對立已經被“互相依賴”所取代。

隨著房地產行業步入“白銀時代”,利潤率下滑,資金面吃緊,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從當自為戰,到現在的合縱連橫、抱團取暖,“孤軍奮戰難自保,單打獨鬥難為繼”的觀點已經成為中國房企的共識。一榮俱榮,房地產的“下半場”一定是一個合作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