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心意,有人從北京給諸暨寄了1000公斤的書

對一個愛書之人來說,買書、藏書是一件幸福的事。不過,與更多的人分享書香,也許更幸福吧。近年來,諸暨市圖書館迎來了個人捐贈藏書的熱潮,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將自己的藏書捐贈給圖書館。這些捐贈的書籍當中,既有價值昂貴的參考文獻、罕見的古籍文獻,也有意義非凡的個人著作等。

對這些捐贈的書籍,諸暨市圖書館都按照圖書館書籍有關規定進行整理、歸類。“歡迎廣大市民捐書,我們希望通過‘社會捐贈、圖書館收藏、讀者受惠’這種合作方式,讓市民既成為圖書館的讀者,又成為文化發展的推動者,從而產生積極良好的閱讀效應。”諸暨市圖書館館長鄭永說。

19箱書籍,將軍壽曉松支持家鄉文化事業

沉甸甸的心意,有人从北京给诸暨寄了1000公斤的书

最近,諸暨市圖書館收到了一份來自北京的禮物——沉甸甸的19箱書籍,重達1000公斤。

這份禮物,是諸暨籍將軍壽曉松先生對家鄉的一份心意。

壽將軍是同山鎮麗塢底村人,長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從事學術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部長,同時也是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領少將軍銜。壽將軍的父親是著名的諸暨籍開國功臣、原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壽松濤。

沉甸甸的心意,有人从北京给诸暨寄了1000公斤的书

去年秋天,壽將軍託人向諸暨市圖書館轉達了捐書的意願,此後又親自前來圖書館參觀,商討捐書的相關事項。時隔一年,他終於達成了自己的心願。

沉甸甸的心意,有人从北京给诸暨寄了1000公斤的书

據悉,壽將軍捐贈的這些書籍主要是軍事方面的著作和參考資料,是他工作多年以來的藏書積累,比如《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世界海戰簡史》《彭雪楓紀念文集》等。壽將軍表示,將書捐給家鄉圖書館,是希望這些圖書資源得到更為廣泛和有效的使用,讓這些書籍為家鄉讀者發揮餘熱,同時也是對家鄉文化事業發展的一種支持。

古籍寄存,開創諸暨古籍保護工作新模式

10月8日,諸暨市圖書館與應店街鎮的吳孟安老先生簽署了古籍寄存協議,接受吳孟安先生家中收藏的2套老家譜——《夫山吳氏宗譜》。

這是諸暨市圖書館開放古籍寄存業務後接受的首批古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我市古籍保護工作的一次突破,開創了古籍保護工作的新模式。“希望通過本次寄存的良好開展,促進古籍寄存制度的普及,從而擴大對民間古籍的保護和利用。”鄭永說。

古籍寄存是將不具備古籍保護條件的單位和私人藏書保存於有資質的圖書館中,在改善保存條件的同時,也能使古籍得到開發和利用。2007年我國開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將古籍寄存作為古籍保護的措施之一。作為浙江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和省級古籍修復站,諸暨市圖書館具有良好的古籍保護和修復條件。

吳孟安老先生寄存的老家譜分別為光緒十六年木活字印本與民國十年木活字印本。因民間古籍保存條件較落後,雖然家譜整體保存較為完善,但依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蟲蛀、水漬等現象。為使這兩套老家譜能夠得到妥善的保護,吳孟安先生在市宗譜研究會的建議下,以簽約寄存的方式,將老家譜交予圖書館收藏。此外,吳孟安先生還向市圖書館捐贈了一套2017年新修的《暨陽夫山吳氏宗譜》,三套家譜共同展現了夫山吳氏的發展歷程。

愛心捐書,讓書籍發揮更大的價值

近日,來自蕭山的王國海來到市圖書館,表達了他想捐書的意願。這一次,他共捐贈了近700冊書籍,以經濟類和管理類為主,其中也包括一些諸暨地方文獻,如1993年出版的《諸暨縣誌》。

“這些書籍是我多年的積累,每一本都是我的寶貝。但現在很多書都閒置了,放著家裡可惜,倒不如捐給圖書館,讓更多的人去閱讀它、理解它,這才是書籍的價值所在。”王國海認為。

記者從諸暨市圖書館瞭解到,近年來,個人向圖書館捐書已形成了一股熱潮。如2016年底,鄉賢陳侃章先生向諸暨市圖書館捐贈了全套影印本文瀾閣《四庫全書》,全書共計1559冊,重達3噸左右,紙張精緻優良,整套文瀾閣《四庫全書》市場定價為60萬元;2017年,周曉東先生捐贈了一套羊皮面灑金《二十四史》,這套書僅發行100套,目前市值達30餘萬元;在古籍方面,黃楚雲先生捐贈了一套家中珍藏的老家譜——《黃氏家譜》,浙江省收藏家協會會員王海洋先生則帶來了清代諸暨孝賢張廉所著的《麻疹闡注》;此外,諸暨市圖書館還受贈了張仕波將軍的《戰爭新高地》,姚漢軍先生的《赤道上的動物天堂》等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