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堰塞湖“压顶”的100个小时

金沙江堰塞湖“压顶”的100个小时

事件

金沙江堰塞湖“压顶”的100个小时

山体滑坡现场。

10月11日凌晨,金沙江上游山体垮方形成堰塞湖。身处堰塞湖形成区的甘孜州白玉县,干部群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而堰塞湖下游的得荣县更是人心惶惶——该县徐龙、贡波、曲雅贡、瓦卡、日龙等五个金沙江沿域乡镇海拔落差大,河道狭窄,相对水流更大,部分群众生活在江边低洼地带,一旦湖水倾泻而下,后果不堪设想……紧急时刻,得荣县纪检监察干部争相奔赴一线。让我们体验一位乡镇纪委书记驻防一线的4个日夜。

金沙江堰塞湖“压顶”的100个小时

我是得荣县徐龙乡纪委书记扎西彭措。险情发生当日五六点钟,天还没大亮,我就得到险情消息,立刻赶往离江边最近的宗绒村。

很多外人可能不知道,得荣县处在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的上游。若在平时,看着金沙江水奔腾如虎啸龙吟一般,映衬着远处的雪山,何其美不胜收。然而,上游堰塞湖业已形成,只要想到决口后的惨象,都不觉令人脊背发凉。

在赶往宗绒村的路上,我就通知了村两委干部,赶到村上,立即分头疏散江边务农的群众。

金沙江堰塞湖“压顶”的100个小时

扎西彭措在沿江公路协助设置卡点

当时,江边人员最集中的地带是修路施工项目部。见我们前来疏散,个别村民不愿走,甚至告诉我们“这种事儿见多了,没啥可怕的”。我们只能一个人一个人地劝说。

当时村民斯郎志玛一家正在吃早餐,当我告知险情并动员他们马上转移到高山的安全区域时,他们一脸疑惑:“金沙江那么大怎么可能堵得了!”

83岁扎西拉姆老奶奶死活不肯走,说他们才得了扶贫政策的好处搬迁至此,“就不走,水把我的房子冲走了怎么办,我要在这里守住家”,并说“我都这把年纪了,死了一没什么”。

时间不等人。 “婆婆,房子如果因灾受损,我们还会帮忙盖起更好的房子,让你们过上更幸福的日子。”好说歹说,老奶奶终于上了车。

疏散人群是争分夺秒的事儿,是人命关天的事儿。我们边疏散群众边请项目负责人协助,还与该负责人签订了承诺书,要求其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应急方案疏散工人,保证应急通道24小时保持畅通。

宗绒村的事儿安排妥当后,上级的具体安排也到了,我被分配为渔波村点上的应急小组负责人。

渔波村在我乡上游,该江段建有渔波大桥。如果险情来临,这座大桥正在江水咆哮的范围之内。我们当机立断,在大桥两侧设立卡点严守,防止村民和车辆通过。

为观测水位变化,我和渔波村村干部进行“混编”。几名干部轮换24小时监测,每4小时到江边测一次水位,估算水位。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群众也已安置妥善,食物和饮用水的发放也是井然有序。我们又组成了宣讲团,由不在监测点的干部轮番向大家讲解安全应急知识。

这时候,我最怕有老百姓滞留在危险地带或者偷偷回家。到了夜间,我到乡上去排查了一遍,幸好,无一遗漏。

回到安置点已是深夜了。徐龙乡这个时节的夜晚早已寒气逼人。担心棉被不够厚实,乡亲们扛不住严寒,干部们在大家聚集处生起篝火,大家轮流守夜。

12日凌晨,我们在渔波村监测点发现水位开始下降,立刻向县应急指挥部报送情况。随后继续在江边设卡、蹲点值守。

说实话,对当时情境下的我们而言,监测水位这项工作真是不好做——没有设备仪器,纯粹依赖土办法——打着电筒往江水里插竹竿测,然后再到点上实时监测。

金沙江堰塞湖“压顶”的100个小时

陈建兵沿江勘测水位、排查险情

12日上午,带着县委金沙江“10.11”山体滑坡应急工作部署会精神的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陈建兵来到徐龙乡督导应急抢险工作。

当晚,陈书记连夜召集乡镇干部及卫生院、学校、乡境内道路施工单位责任人召开徐龙乡应急抢险工作会,安抚乡亲们。

到了13日,见洪水“还没来”,有些群众着急了,吵嚷着想回家。据专家监测预测,洪峰将于当晚6-7点左右进入得荣县境内,暂时是不能回家的,我们就在安置点和大家一起烤火,开坝坝会,耗也要把时间耗过去。

晚上6点开始,我们分成两个小组,一组人陪同安置点老百姓,我带领另一组人待在监测点上。晚上7点40左右,水面开始上涨,消息随即传回县应急指挥部。

那三天,我往返于徐龙乡渔波村、莫丁村、宗绒村,有人还开玩笑说我“咋又来了”“都看烦了”。14日凌晨2点,水位达到了最高,之后慢慢开始下降,我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下,大家终于安全了。

金沙江堰塞湖“压顶”的100个小时

纪检干部正在安抚群众并宣讲应急安全知识

小廉了解到,面对突发灾害,贡波、曲雅贡、瓦卡、日龙等乡镇的纪检干部和徐龙乡的纪检干部一样,守在前线,未离寸步。得荣县5个乡镇共组织疏散16个村835户4702人,应急抢险工作有序开展,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