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九一八」,聆聽「松花江」

又到“九一八”,聆聽“松花江”

今天是2018.9.18。

夢魂牽饒讓我想起了那首《松花江上》。我是老三屆的那代人。記得1964年,我在讀高中二年級。學校組織觀看電影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我第一次在銀幕上聆聽了這首抗戰歌曲。依稀記得同學們當時歌未聽完,已是熱淚盈眶。

後來,我才知道,是敬愛的周總理指示,將《松花江上》編進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據記載,1937年除夕,周恩來在《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與任務》一文中,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傷心斷腸。”

毛主席曾經這樣說過,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兩個師的兵力。《松花江上》在日寇大舉侵華的緊要關頭,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民眾乃至全國人民的悲憤情懷,喚醒了民族之魂,點燃了中華大地的抗日烽火。

又到“九一八”,聆聽“松花江”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在西安,張寒暉耳聞目睹了幾十萬東北軍和人民流亡悲痛的聲音與慘景。他到西安北城門外東北難民集中的地區走訪,與東北軍的官兵和家屬攀談,聽他們控訴“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聽他們對失去故鄉、親人的思戀。並 以此創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詞,並以北方失去親人的女人,在墳頭上的哭訴哀聲為素材,寫成《松花江上》的曲調。

又到“九一八”,聆聽“松花江”

如今87年過去了,位卑未敢忘國憂,唱起這首歌,依然讓人激動不已。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孃。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孃啊,爹孃啊。

什麼時候,

才能歡聚一堂?!

又到“九一八”,聆聽“松花江”

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絡投票結果,《松花江上》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附:《松花江上》作者張寒暉(1902~1946),河北定縣人(今河北省定州市)。1925年入北平國立藝專戲劇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4年回老家組織抗日救國會,同時從事小說和戲劇創作,為宣傳抗日奔走呼號。1935年去西安,在東北軍中宣傳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農村,宣傳抗日救國。1942年任陝甘寧邊區文協秘書長,他創作的《松花江上》、《國民大生產》、《去當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區和全國廣為流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1946年3月11日,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張寒暉病逝。

楊春林 2018.9.18 於深圳龍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