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赤湾左炮台

拜访赤湾左炮台

农历五月的一天,骄阳似火。笔者与家人一起驾车拜访赤湾古炮台。按导航仪指引,穿过一片工业区后,沿着一段盘山公路七拐八弯到了炮台停车场。

赤湾古炮台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深圳蛇口半岛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我们来到这里参观的是已修复的左炮台。

拜访赤湾左炮台

沿城墙拾级而上,只见两株百年树龄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如同两把巨大的绿色阳伞,把酷暑的骄阳遮挡。

拜访赤湾左炮台

拜访赤湾左炮台

大榕树盘根错节紧紧依附在炮台城墙上,浑然一体。百年老树,历经沧桑,給人一种顽强拼搏的生命力完美印象。

拜访赤湾左炮台

拜访赤湾左炮台

拜访赤湾左炮台

赤湾炮台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当时福建提督杨琳调任广东巡抚。他主持修建沿海炮台、城垣、防地等军事设施126处,其中炮台26处。赤湾炮台是其中之一。

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海拨170米的鹰嘴山头,坐北朝南,分台体和围墙两部分。全长26.2米,宽15.5米,台高4.5米,围墙高3.78米,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

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炮台士兵的居屋。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多,是运用炮位的场地。

炮台上,一门古炮面向伶仃洋,雄视珠江口,虽然炮管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看出当年威武不屈的雄姿,耳旁仿佛响起震耳欲聋的嘶鸣声。

拜访赤湾左炮台

拜访赤湾左炮台

左炮台北面,是一尊林则徐全身铜像,塑于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的1985年。铜像高3.2米,重1.8吨,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林则徐铜像。

拜访赤湾左炮台

雕像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唐大禧创作,大理石底座正面,是已故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林则徐纪念像”,北面镌刻着谢华先生撰写的碑铭。

拜访赤湾左炮台

拜访赤湾左炮台

拜访赤湾左炮台

林则徐,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令人钦佩的民族英雄,身佩利剑,手持单筒望远镜,凝视着波涛滚滚的伶仃洋,目光炯炯,威风凛凛,令英军闻风丧胆。

据记载当年赤湾左、右炮台设兵数千名,生铁炮6位,另有12门大炮被称为“佛郎机”炮,是西式武器,其制法是北宋时由广州传入的。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曾重修赤湾炮台,力挫英军。

160多年后的今天,曾被割让的国土回归祖国怀抱,山下已是移山填海的现代化赤湾港。

拜访赤湾左炮台

参观完毕,笔者与家人同去午餐。

拜访赤湾左炮台

在这家老字号的鱼仔档,家人特意为笔者点了《九肚鱼》,《杂鱼煲》,食材均产自伶仃洋。

拜访赤湾左炮台

拜访赤湾左炮台

品尝来自伶仃洋的美味海鲜,抚今追昔,感慨颇多,脑海里不由涌现出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杨工 2018.9.6 于深圳龙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