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濟南北部,沿山東零點高速東行不遠,視線右側有一座平地突起的山峰,近似一個圓錐體,這就是上古歷史極其有名的華不注山,簡稱華山。華山的出名緣於《左傳》記載的發生於公元前589年的齊晉鞍之戰。當時處於春秋時期,諸侯國各自坐大,蠶食鯨吞,一會兒盟誓,一會兒廝殺,鞍之戰就是在濟南北馬鞍山打響的齊晉之戰。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關於華山的描述,古往今來,屢見於書,2600年前的華山什麼樣,《左傳》沒有直接描繪,只知道它有很多的荊棘花草和蛇蟲;到1500年前的北魏時期,酈道元《水經注》上的描述是,“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撥以刺天,青崖翠發,望同點黛”;唐《通典》載,“歷城有華不住山,其山直上如筍”;明進士亢思謙說,“仰視孤峰,四無延附,峭拔特起,如碧凝黛染,直侵雲表”;清文人任弘遠說,“宇內名山說永嘉,遊人漫向濟南誇,匯波樓上憑欄望,黛掃煙空刺虎牙”。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這些描述給我們的感覺是華山非同凡響,是一座非常尖銳高聳入雲的山。而酈道元所謂單椒之椒顯然不是指胡椒或花椒,一個花椒粒沒有任何氣勢可言,此椒也不是指明朝才引種的尖辣椒,亦不是指蜀椒,應該是指秦椒。秦椒是成串生長的,拿出其中的一支,有形態上的尖銳感。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唐《通典》說華山“直上如筍”,筍比椒的形態已有所變化了,底部似乎粗壯了一些。由此可知,古時的華山與今天的華山在海拔高度上和周長上(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圓錐體的話)有明顯的差異。

上推到1500年前,北魏時期的華山肯定還要高聳一些,再放眼2600年前的春秋時期,華山或許接近一把直刺青天的寶劍狀。不難推斷,華山的高度有一個逐步沉降的過程。

對華不注的解讀,有一個傳統的說法,《詩經·小雅·常棣》有“常(棠)棣之華,鄂不韡韡”句,意思是說“華不注”取名自此,意為此山如花柎(花骨朵)注於水中。

這種解釋的前提是,此花是荷花一類的“花骨朵”的形態,山的下平面與“水面”的接觸面要小於荷花花苞,如此才有“注”的感覺。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2600年前的華山真的是這樣嗎?不知道,我們誰都沒有見過,但考慮到山東上古史上有大洪水的情況,濟南北部一帶的十多個小山頭,即所謂“齊煙九點”應該是在洪水退卻後顯露出來的,它很難形成上大下小、立足不穩的“花骨朵”山形,最多形成一個尖在上、底在下的錐形山或釘子形的山。而且鞍之戰時,華山周邊根本沒有湖的意思,不然怎麼能容納齊晉兩國至少上千輛戰車往來奔馳呢?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華山的基本狀貌是“孤峰特拔以刺天”,如果說華山像個“花骨朵”,與史載嚴重不符。

華山上的石頭叫輝長岩,是七千萬年前古地質運動中形成的。輝長岩呈灰黑色,在遠古燕山運動中,地殼斷裂,岩漿侵入,在濟南地區形成了大規模的輝長岩巖株。“齊煙九點”實為輝長岩巖株的瘤狀突起部分,而華山是其中的海拔最高者,陡峭突兀,險象環生,所以酈道元才用了“虎牙桀立”這樣的詞彙,所謂“桀立”,就是兇險的單刀(單椒)直立,令人膽寒。

華山現在的海拔是197米,遠古的華山應比現今高得多。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據《歷城縣志》載,明清時期濟南有多次地震發生,明永樂三年(1404),弘治十五年(1502),正德十二年(1517)、十五年(1520),嘉靖三年(1524),萬曆四十五年(1617),天啟二年(1622)二月、三年(1623)、六年(1626),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道光九年(1829)、十年(1830),光緒十四年(1888)、三十三年(1907),宣統元年(1909)都有地震。可以想象,明清之前,戰國秦漢唐宋元時期,濟南一帶一定也發生過多次地震。

這些地震或多或少都對華山產生了撼動,直接影響到了它的高度,特別是“劍鋒”部分,已然有了磨平的意思,現在的華山山頂有個大約30平方米的平臺。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華山上的“節理”現象比比皆是,被作為地質公園展示,巨大的石塊被自然的強力震裂懸在半空或是明證,而那些被完全震開的山石應該早已散落周圍了。在《鵲華秋色圖》中,自南向北看,華山的左後方有似兩山疊加向後塌陷的狀貌,或許是山頂的山石多數向那個方向崩塌的結果,華山的高度因此在不斷降低,周邊在不斷加長。山東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版《華不注歷史文化變遷研究》第六章,記述從小生活在華山下郅家莊的曹老先生的回憶,華山原有一塊“正大光明”的摩崖石刻,後來隨山石墜落。這說明近現代依然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那麼,2600年前,齊晉鞍之戰時華山什麼樣呢?我推測應該是個海豹頂球的模樣。那時華山之頂確實有個“花骨朵”,在北魏之前,春秋之後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被某次強烈的地震震掉了,消失了,所以酈道元等後人只說華山像單椒、像虎牙、像筍,而不知道華山曾經的真實模樣。

濟南“華不注”得名蠡測

何以見得?答案就在“華不注”三個字上,“華不”可以解釋為“花骨朵”,“華”即“花”,“不”通“柎”,本義是花萼足的意思,而“注”,《說文解字》釋為“灌也”,“注之雲者、引之有所適也”。它描繪的形態是華山之頂的這個“花骨朵”立足未穩,即將往下流淌(灌)的樣子,其動感非常強烈。

“注”的前提是在“直上如筍”的山尖上,結有一顆碩大的輝長岩質地的“花骨朵”,即所謂“瘤狀突起”,因為這個“花骨朵”遠遠看去馬上就要順著“劍鋒”滑下來,被命名為“華不注”,古人就是這麼嚴謹傳神,其描繪命名的是一座獨一無二、舉世無雙、頂天立地,可樹為山東文化座標的“華不注”山。只不過,“鞍之戰”時的這個“花骨朵”是一整塊巨石而已。

攝影:王嘯、邵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