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變法因何失敗?

申不害變法因何失敗?

韓國是戰國時期一個很不入流的國家,一直以來都是很弱雞的角色。但韓國的家底可不薄,韓國是三晉中最靠近中原的,土地肥沃、經濟繁榮,又多鐵礦,冶鑄業非常發達。當時有“天下之寶劍韓為眾”、“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的說法。之所以沒混出名堂,都是人糟蹋的。

韓國建國之初,其國內情況一團糟,原來晉國的法令還沒有廢除,韓國的新法令就出來了。前任君主的法令還在實行,繼任的君主又頒佈了新法令,極其混亂。從韓景侯九年(前400年)韓烈候即位,到韓懿候十二年(前363年)韓昭侯即位,短短三十七年間,韓國共換了四任君主。其中,韓國第四任國君韓哀候是被臣子所殺。這樣頻繁的權力更替致使政治更加混亂,政策法令難以長期施行。與開國就稱霸的魏國和在位五十年的魏文侯比起來,韓國就是最合適不過的反面教材。

韓昭侯即位時各國的變法運動風起雲湧,不變法就有落後和被別人吃掉的危險。看到鄰居魏國在李悝變法後的鉅變,韓昭侯在眼饞之餘也萌生了一個在本國實行變法的念頭,選中了法家權術重要的代表人物——申不害。

申不害變法因何失敗?

申不害,亦稱申子,曾為鄭國小吏。韓哀侯二年(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申不害也就成了韓人,做了韓國的一名低級官員。韓昭侯四年(前354年),魏國出兵伐韓,包圍宅陽,韓昭侯及眾大臣束手無策。這時申不害建議韓昭侯執圭(古時臣下朝見天子時所執的一種玉器)去見魏惠王,向其示弱,使魏驕狂。這樣必引起其他諸侯不滿而同情韓國。韓昭侯採納,親自執圭去朝見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十分高興,立即下令撤兵,並與韓約為友邦。申不害此次的卓越表現讓韓昭侯眼前一亮,意識到這位“鄭之賤臣”原來是難得的人才。於是便力排眾議,破格拜申不害為相,開始變法圖強。

申不害與商鞅幾乎同時變法,內容大同小異,只是力道不同。商鞅以法為尊,為掃清變法障礙連太子都敢得罪。而申不害辦法的諸多措施都有所保留,主張以術治國。術就是權術,分為陽術與陰術。任免、監督、考核臣下之術,稱“陽術”;駕馭臣下、防範百官之術,稱“陰術”,通俗的說就是玩心眼。

申不害早年學習道家黃老之學,主張君主無為,但大臣必須要有為。他認為臣連接君與民,君主要想治理好國家必須要駕馭好群臣。陽術是擺在明面上的,各個官員如何選拔,都有什麼職責,做到什麼樣的政績才能升遷,違反了哪些規定會受到處罰。當這些法令規範制定好以後,作為國君就不要越俎代庖了,讓大臣去辦就行了。即臣皆有為之臣,君可無為之君。但是要做到這些就必須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如何才能讓臣子都盡忠職守呢?

申不害首先主張任命官吏必須名實相副,即根據官吏的職務要求(名),看一個人有沒有能力勝任(實),然後才能授官。而不是根據出身血統、也不是根據與君主個人關係的遠近授官。要求管經濟要會管經濟,管司法的要管好司法,管軍事的要會用兵打仗,管行政的則要懂行政,任何人都不能濫竽充數。從這可以看出,陽術實際上就是選賢任能、以法治吏。與李悝、吳起、商鞅的做法並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申不害在變法中又加入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陰術雖然不顯山不露水,但卻是申不害著重強調的,是變法的核心。陽術是把有才能的人選出來做官了,可有才能的人往往也有野心。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人除了被君主咔嚓的,剩下的基本上都篡位奪權了,像郭子儀那樣功高不震主,君臣一團和氣的絕對是鳳毛麟角。就算是臣子沒有篡位野心,臣子之間也難免勾心鬥角,影響朝政。對付這些問題就要靠君主的陰術了。陰術就是君主暗中觀察,洞悉臣子的方方面面,同時又不能讓臣子發現,通過暗中瞭解到的情況清除奸佞之徒,及時處理臣子間的矛盾,防止臣子相爭,貽誤國政的情況,同時也要適當的利用這些矛盾讓群臣相互牽制,始終保持大權在君王手裡,時不時的對群臣敲打敲打,顯示君王的權威。

申不害變法因何失敗?

術的提出,對於當時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課制度,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但是,過分強調術,沒有相應法治制約,那麼臣下也可以運用權術來應付君主,相當考驗君王的經驗和智商。相比於法治,申不害提出的術治與儒家的仁政同屬於人治。雖然儒家以仁愛之心治理天下與申不害以權謀之術駕馭臣民驢頭不對馬嘴,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君王可以糾正法治中機械僵化,不近人情的部分以籠絡人心。但這也會成為君主徇私縱慾的誘因,極為考驗君主的政治智慧。若是沒有法治的引導規範,想讓大多數材質一般的君主通過人治治理好國家比登天還難。這也是秦漢以來的中國法治成為主流,仁政與術治成為輔助的原因所在。

輕法重術讓申不害變法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幸運的是韓昭侯在位長達二十九年,一說是在位二十六年,反正是足夠長了,申不害相韓十五年,時間也不短。這足以保證韓昭侯花時間學習運用以術治國了。《史記》記載:“申不害相韓,修術行道,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由此可見,申不害變法確實起到了富國強兵的效果。但是隨著申不害、韓昭侯的相繼離世,韓國的變法成果沒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繼任的韓國君主又沒有韓昭侯駕馭群臣的才能,變法終歸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