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社區新零售有你一份的貢獻!

過去的2017年對於科技互聯網領域而言,談資最多的首先是新零售。

新零售得到了市場用戶的檢驗,餐飲+購物式體驗也倍受用戶的喜歡。因為多數人願將零碎的時間打發在手機社交平臺上,但是對跨區域的定向消費購物比較牴觸。這種行為似乎是在浪費時間。所以這就是用戶對新零售場景的體驗參與度高的緣故。

其次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電商金融等各行各業“氾濫”。前者亦是在後者的基礎上為尋求對用戶無意識的營銷,在不斷的優化場景體驗。傳統電商是將線下零售的用戶拉向線上,隨著消費的升級需求,用戶不再滿足於單購店(電商、實體),他們渴望獲得更多的娛樂式體驗。所以,在2017年絕大多數新零售商滿足了用戶這一需求,實現了多環境的成交和體驗。

那2018年,宏觀來看移動互聯、新零售等,這是行業的發展大趨向,由不得你不玩;微觀來看,企業在電商領域需要考慮移動零售方向的佈局。這個時代的變化太快,新物種的萌生就是下一秒的事。今天我們不去談論AI時代既改變消費觀,又改變供給觀;不去討論無人機櫃,無人貨櫃等高科技領域的事兒。那些事兒是BAT這類公司去較量的,作為只是除了賣貨還是賣貨的電商企業,我們無需去操淡心。

2018,社區新零售有你一份的貢獻!

新零售的標準用戶,你獲幾人?

2018,企業如何佈局零售電商

私域社區零售(傾向瓜疏菜類)

吾觀吾說:現在小區樓下一般都有小型的生鮮超市入駐,基本能滿足家庭的生活必需品採購需求。這類生鮮超市的職能趨於簡單,僅限滿足基本的入店購物,沒有購物派送服務,也沒有購物場景化的佈置。

在小編所住的小區樓下有一家80生鮮,幾次往來的購物中,商家有興趣與小編談論到“80生鮮”的發展。想獲知關於這類生鮮零售在哪些方面還可以優化的。

觀說有結:此類生鮮零售店,在現有的區域內只需要去做好貨品管理,線路規劃,貨品陳列。確保店內的生鮮產品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解決起碼的就近消費優選問題。建立服務社群,培育維穩好用戶,便於貨品上新的宣傳或者促銷活動及重大決策的告知等等。無須過多的去考慮,是不是要擴大場銷,加設增值項目。

論點一:周邊居民對80生鮮的服務需求?

論點二:用戶的居住率及庭戶數與80生鮮的貨品容量?

公域社區零售(傾向水果類)

吾觀吾說:優鮮美佳是一家社區型水果連鎖超市,產品鏈完善,主要銷售國內外特色水果。目前在昆明社區周邊佈局有二十多家分店,即在2017年拓店近一半,二十多家分店有半數是在2017年開業運營。新零售拓店以用戶聚集定位,衡量的是用戶的基數及消費水平。後續的動銷可以在捆綁營銷上做鏈接。新零售的賣點是:用戶進店,店裡剛好有,用戶正好要,一切剛剛好。

觀說有結:此類零售店的發展空間很大。首先,需要融入產業鏈的思維,上行下行渠道都須涉足;其次,擴大用戶基數,涉及企業團購、會展水果、禮盒、果盤;第三,充分利用社群工具娛教式營銷;第四,結合水果產地特色及益處整合至自媒體,跨區域空間營銷,長遠連鎖佈局。

論點一:社區零售店移動端的可應用?論點二:開發產業鏈或拓展合作產品鏈的可應用?

2018,社區新零售有你一份的貢獻!

傳企對新零售可觀,不宜過急尋突破

2018,企業如何面向新物種的突襲

吾觀吾說:新物種的誕生讓中小企業對其的選擇若即若離,欲罷不能。新物種之多,企業知其多?茫然置身其中,對品牌是否有排異體徵的存在?或者於品牌而言置入的階段是否合宜?在過去2017年,小編與大多的新物種有過“握手”,也有背後機構與拓創電商俱樂部洽談合作。他們的目的很簡單,拓創電商俱樂部作為高校實訓及企業委訓機構,擁有一定的資源商家。這類機構需要有大量的產品/用戶源進入,只有平臺獲得這些資源後才能更好的廣而告之。

觀說有結:企業如果沒有任何可以長足發展的核心業務;或是沒有能樹立企業品牌形象的穩定渠道。如何讓品牌在用戶心目中留下過目不忘,意猶未盡的印象?這個時代是品牌為主導,產品如此,人亦需要有自身的IP。企業沒有核心的立足點;產品亦沒有特別的賣點。暫且可以解決生存問題,但是無法長遠發展。所以,市場充斥虛擬的賣貨、分銷靠用戶發展用戶拉人才能重拾價值的平臺,其本身就是網絡型傳銷,平臺和平臺中的企業發展註定只能是曇花一現,不會有過程。

2018,社區新零售有你一份的貢獻!

有機會可喜,能發展可觀

2018,企業應珍惜苦心經營的品牌,穩步而行。

傳企如若沒有電商基因,既是開始,應潛心而行!

待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