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发现绿茶多酚新功能|一周科研看点

华东师大发现绿茶多酚新功能|一周科研看点

华东师大发现绿茶多酚新功能|一周科研看点

纯天然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已被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对细胞和动物有益。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程义云课题组又发现EGCG的一个令人惊叹的作用:可将治疗性siRNA药物悄悄带入细胞。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近日发表于《ACS核心科学》。

复旦大学复旦医电团队研发新型体外自动除颤器,与进口除颤器相比,其优势在于心电数据库的构建,除颤器的算法需要通过心电数据库进行验证。作为国内第一款获得医疗器械注册的体外自动除颤器,它近日亮相于201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发现了一种增强抗肝纤维化效果的新型策略,并在动物模型上显示了比目前临床策略更优异的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其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纳米》。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金鑫研究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该成果填补了大规模中国人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众多空白,有助于推动我国精准医学事业的发展,加速基因科技在出生缺陷、癌症、感染等领域的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在天然免疫与炎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天然免疫细胞迁移对干扰素受体在细胞膜表面组装与表达至关重要,揭示了天然免疫应答调控新型机制,并为结核杆菌类的胞内细菌感染疾病防治提出了新思路,其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在用于脉诊的可穿戴传感系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提出一种“三明治”结构的柔性压电驻极体传感系统,以改善基于光学方法的脉搏传感器心率信号提取灵敏度较差的问题,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学国际知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