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個葬在洛陽的唐代皇帝,爲他人做嫁衣:四川獨立,後梁崛起

唐代近三百年曆史,共計出了20位皇帝,其中有十八人葬在西安,即所謂的"關中十八陵"。葉落歸根是中國人的傳統,即便是武則天在洛陽篡位建立了武周政權,死後也歸葬於西安,只留下無字碑任後人評說。唯一的例外是唐昭宗,他的帝陵不僅葬在洛陽,而且連"北邙"一帶的風水寶地也沒有佔住,而是葬在洛陽東南方向偃師的顧縣鎮。這是為什麼呢?

唯一一個葬在洛陽的唐代皇帝,為他人做嫁衣:四川獨立,後梁崛起

說起唐昭宗其人,也算是一個想要革新的皇帝,可惜天命不再站在唐室這邊。唐昭宗在文德元年(即公元888年)繼位時,唐王朝已經處於一片風雨飄搖之中,受到黃巢之亂的影響,唐中央的統治力已經基本煙消雲散,藩鎮的勢力進一步加強。不僅如此,唐皇室的權力以及僅存的中央禁軍還掌握在太監手中,真可謂禍不單行。

鑑於這種局面,唐昭宗採用的方針是分化他們,力圖穩定唐王朝的統治。唐昭宗即位之初,太監楊復恭以擁立之功把持著朝政。唐昭宗未來限制其權利並提高君權,拼命拉攏楊復恭的乾兒子楊守立,賜其國姓李,賜其名為順節,職位也提升至鎮海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使其與楊復恭反目。與此同時,唐昭宗還藉助各地藩鎮節度使的軍隊與楊復恭進行對抗,最終打敗楊復恭。取得勝利後,唐昭宗有順利除去了楊復恭的乾兒子李順節,但太監擅權的局面尚未完全廓清。

唯一一個葬在洛陽的唐代皇帝,為他人做嫁衣:四川獨立,後梁崛起

唐昭宗的另一個舉動是"削藩",首先矛頭指向四川的,在宣佈剝奪其官職後,派遣新組建的中央禁軍和節度使、顧彥朗以及韋昭度、王建等共同討伐。這幾個人中,、顧彥朗各有駐地,並沒有多少投入多少兵力,而韋昭度是個文人,對於軍隊的掌控力度偏弱,剩下的王建則是一個野心家,他竭力在軍中培育自身的勢力,在兵敗後,王建就順勢據四川而守,不聽從唐中央號令,唐昭宗也無可奈何。

唯一一個葬在洛陽的唐代皇帝,為他人做嫁衣:四川獨立,後梁崛起

第二次削藩瞄準了河東的沙陀人李克用,在當時絕對是一大強藩。這次的軍隊是剩下的中央禁軍,以及看起來比較恭順的朱溫的軍隊。結果,因為戰略失誤,不僅討伐失利,手中掌握的中央禁軍損失殆盡,還讓中原的朱溫得了勢,後來一躍成為中原地區最強大的藩鎮之一。後來,朱溫在打敗李茂貞後,將唐昭宗迎到了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數年,朱溫又感覺唐昭宗的政治意義不大,就令人殺之,最終草草葬於洛陽東南的顧縣鎮。

作為一個皇帝,唐昭宗一直以恢復先祖的榮耀為己任,企圖藉助外力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卻不想幾次努力,最終都被別人竊取了果實,葬在洛陽,也是無顏見列祖列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