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4歲女孩突患白血病 治癒關頭家裡已無力支撐

汕尾4岁女孩突患白血病 治愈关头家里已无力支撑

■思涵的胃口最近不太好,人也不怎麼有精神。

■邱思涵募捐專用二維碼

小朋友化療已到最後一期,目前仍有幾萬元缺口

溫暖1245號

溫暖訴求

24歲的汕尾人邱木文兒女雙全,是同村老人對自家子女催婚時必樹的“標杆”。邱木文夫婦在外打工,一對孩子交給老人照顧,夫妻倆平時省吃儉用,盼望有一定經濟基礎後,能返鄉與父母、子女團聚。但事與願違,今年4月,他們的女兒邱思涵突然查出白血病,確診報告如驚濤駭浪,將這個普通的打工之家捲入苦海。夫妻倆四處借債,已為女兒完成7期化療,他們彷彿看到光亮在陰霾後閃現,但最後關頭,緊缺的幾萬元費用,卻遲遲不能籌齊。

“女兒怎麼會得白血病?”

“多吃一口飯,奶奶就多陪你一天,思涵乖……”正午,廣東省人民醫院惠福分院的一間病房裡,邱木文坐在床邊,伸長脖子柔聲哄女兒吃飯。

4歲的思涵跟奶奶一起長大,在廣州住院的這幾個月,總在催邱木文回老家去接奶奶,“只要奶奶在病房,我就多吃飯。”對女兒的要求,邱木文敷衍了很多次,直到思涵進入最後一個化療療程,他才不得不回鄉接老人來助陣。“孩子最近抵抗力很差,每天都沒有胃口吃飯,奶奶在,好歹能多哄她吃幾口,讓身體的各項指標轉好些。”邱木文說,回憶起女兒患病的過程,直到現在他都懷疑自己在做夢,“女兒怎麼會得白血病?”他喃喃自語,眉頭緊鎖。

思涵4月出現病徵時,邱木文正巧回鄉下探親,“每年春節回家,我走之前孩子都要病一場,所以當時也沒太在意。”邱木文抱思涵到海豐縣彭湃紀念醫院治療,可沒想到住院一週後,孩子的症狀並無緩解。“醫生建議我們帶她去廣州做進一步檢查,那時我也著急了,馬上就帶著孩子趕到廣州中山二院,結果查出來居然是白血病!”邱木文說,思涵的確診報告上清清楚楚寫著“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但他看了幾遍,還是不相信,“我請醫生再複查一次,但兩次結果都相同。”

父母外出打工 孩子留守老家

邱木文是90後,因為家境貧困,高中一畢業就出來打工。4年前,他在深圳華強北找了一份銷售手機配件的活兒,月收入有3000多元。留在老家的思涵媽偶爾也會出去打臨工,邱木文說,兩個孩子都跟老人親,因為大多數時間,能陪他們的,就是爺爺和奶奶。

“我們老家在汕尾海豐縣,我的妻子、父母,還有兩個孩子,都在梅隴鎮租房住。”他說,鎮上有很多小首飾廠,早些年他也在廠裡打過工,知道加工首飾需要用很多化工原料,“他們租的房子裡味道很大,晚上有時燻得人睡不著覺。”

邱木文的兩個孩子從小羸弱,一有傷風感冒都是兩個人輪著來,讓一家人頭疼不已。“那樣的環境,大人都覺得難以忍受,更別提孩子了。”邱木文很懊悔當初為節省房租,選了環境最差的房子。“可我們當時也沒這個意識,不知道氣味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思涵的病,難道跟那些化工氣味有關係?”

“最後關口不能放棄!”

4月17日,思涵入住廣東省人民醫院惠福分院,開始接受化療。依據病情,醫生為她制訂了8期化療,目前已進入最後一個療程。邱木文非常慶幸思涵沒有遭遇到感染,雖然有些小波折,但前7個療程總體平順,病情也得到了有效緩解。

“反而是最後一個療程出現問題,孩子的各項指標一直都升不上來。”邱木文說,思涵發病至今,已經花費15萬多元,其中醫保能報銷三成左右,自費部分除在線上籌到的6萬元,其餘都是找親友借來的。

“結婚戒指、項鍊,通通都賣了,只要孩子能治好,我們什麼都不在乎。”邱木文說,思涵的爺爺在孫女確診後也四處奔走,去相關部門反映環境問題,因為這件事,確實有很多小作坊關停,“老人說,不想看到其他孩子也像思涵一樣生病。”

邱木文知道,只要順利完成最後一期化療,思涵就有希望治癒出院,但在最關鍵的時刻,邱木文深感無力,他說,能借的親友都已經借過一遍,最後的幾萬元治療費,和接下來還有長達2-5年的康復期,仍要不斷複查、吃藥,還需要不少錢,邱木文一籌莫展,但仍堅定地表示,“最後關口不能放棄!我還會再努力去借,也希望得到社會的幫助。”

公益指引

●公益賬戶: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天天公益專項基金

●銀行賬號:44032601040006253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廣州遠洋賓館支行

注:捐款時請註明“新快報溫暖×號×××(受助者姓名)”,如“新快報溫暖1240號陳子睿”。如需捐款收據,請在匯款時附註捐款收據回郵地址、聯繫人姓名及電話。請務必將銀行的轉賬回執傳真至新快報(傳真:020-85180284),逐日登報明細以傳真為準,分批公示以天天公益基金到賬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