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娟:以美之名,为平凡添彩

黄丽娟:以美之名,为平凡添彩

黄丽娟,女,字雨亭,1958年生,福建罗源人。1972年入罗源雕刻厂师从林飞学习石雕。1978年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擅长雕刻现代人物圆雕,善以各种民族特色妆饰融入寿山石雕造型艺术,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较强的装饰效果。题材涉及孩童、少男少女、劳动者和少数民族。曾多次在国家及省级展览中荣获大奖。

见到丽娟老师,是在阳春三月的午后。约好下午3点,她便一分不差地出现在杂志社读者俱乐部里。一句俏皮的“我很准时吧”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在不经意间显现出这位寿山石雕史上首位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率真的性格。素颜的黄丽娟,不失女性的柔美,着一身简装,却透出优雅与亲和。

原本想登门拜访,但她说:“天气这么好,我想骑车出来兜兜风。”回想数年前第一次见到她的作品,便认定她是位热爱生活、内心充盈的人,这个印象在与她面对面交谈时得到了证实。

黄丽娟:以美之名,为平凡添彩

我只是个平凡人

2012年11月,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揭晓。在寿山石雕行业获选的4位雕刻家中,黄丽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也是寿山石雕史上第一位摘此桂冠的女艺人。

在福州众多手工艺行业中,女工艺师并不罕见,而在寿山石雕逾千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能够被世人所熟知,且小有名气的女艺人确是少之又少。在如此背景下脱颖而出的黄丽娟,一时间成了众说纷纭和最具神秘感的人。

黄丽娟出生于罗源湾。在海边出生的人,或多或少拥有海一样豪迈宽广的胸怀与气度,以及静若处子的宁静与安详,这种与生俱来的性格,影响着她的人生态度。

被问起当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后,生活是否有所影响,黄丽娟淡淡地说:“无论我的艺术成就达到怎样的高度,我永远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儿子的母亲。我依然愿意着素装,为家人洗手作羹汤。”

一席真心话,令人如沐春风,恰似她大部分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温暖。

但凡名人,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不一定是鲜明的,却一定令人信服。无论在言语上,还是在行为上,总有让人仰望的角度。

黄丽娟不觉得自己是个名人,她的成名也不是靠运气,但她也已身处工艺美术界的最高台阶,要能抵抗得了各界针对她的艺术评论。李安说:“人生不只是坐着等待,好运就会从天而降。就算命中注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努力与否,结果会很不一样。”

她也想告诉年轻人:成功没有捷径。

黄丽娟:以美之名,为平凡添彩

黄丽娟:以美之名,为平凡添彩

成功没有捷径,毅力和悟性最重要

作为一名女雕刻家,黄丽娟有一种“女人要在男人的世界里立足很不容易”的感慨。创作寿山石雕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呈现在世人眼前的一件件佳品是由雕刻家经年累月的挫折、失败、重塑、新生,精雕细琢而成的,每一件都不容易。所谓“信手拈来”,只是为了鼓励后生不惧石雕之路的艰辛。

从1972年到2012年,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黄丽娟花了整整40年。

1972年,年仅14岁的黄丽娟踏进罗源雕刻厂大门,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在石粉飞扬的车间里灰头土脸,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女孩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将收起她的少女情怀,放弃那些漂亮的衣服裙子;意味着她也得像男人一样,一手抡锤子一手拿卡凿,奋力地在石头上打坯。

本该在多彩的世界里快乐穿梭的黄丽娟,终日在空气中充满粉尘的车间里与石为伍。曾因为磨刀将手指给磨出血来,也曾觉得太辛苦而落泪,甚至心里说过无数次“太苦了,我不想干了!”……

黄丽娟:以美之名,为平凡添彩

黄丽娟:以美之名,为平凡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