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还是欧股?达利欧的醉翁之意​


上周达利欧来中国为他新出版的一本书principles《原则》做巡回演讲,一下子就火遍了朋友圈。完成了从一个宏观对冲基金经理,到娱乐明星的华丽转身。

美股还是欧股?达利欧的醉翁之意​

这条道很像之前的索罗斯。索罗斯在1985年的时候出了《金融炼金术》,也一夜之间成为媒体所追捧的对象。比较大的不同是以前发不了朋友圈。

原则里的内容大部分的之前就已经有,比方说把经济当机器,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等等这些文章,以及桥水公司的管理手册。现在是综合了一下。原则第一部分是他的自传,后面两部分分别是工作的原则和生活的原则。总共大概有500多条原则。从读书的角度来说,大道至简,这么多的原则,看也看不完,看完也记不住。我大概也就看了两百多页,就是关于他自传的部分,后面的原则更像是法律法条,最好是能总结出两三条。怎么来总结呢?我从他的演讲主题得到了一些启示。

他的演讲主题有两个,进化和原则。我们可以把进化看成适应性,原则看成理性。evolution这个词翻成进化我有些疑问。有个进字就暗含了进步的意思,听起来很正能量。但生命的过程一定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么?或者反之,从高级到低级的么,经常有人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对于生物的进化来说,不一定就是低级向高级的过程,比方说恐龙未必就比现在的狮子老虎大象,要低级。恐龙的灭绝是因为没有适应环境,因为在低氧密度下体积庞大的爬行类适应性太差。自然对于生物的要求首先是为了生存,如何最优化是满足生存前提之后的事情。所以进化就是对环境的适应性。

投资也需要适应环境,如何保证适应性?首要是对外界的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所以这是桥水公司公开透明化的原则的原因。据说不论多么级别多么低的员工,都可以当面质疑达利欧的观点和逻辑。把适应性发挥到了极致,一般人很难做到,这归功于他吸取早期自我膨胀后惨败的教训,痛定思痛。

最后,追星普遍的特点是人家的专业粉丝从来不闻不问,非专业都要刨根问底。达利欧是做量化投资起家,从演讲的内容来看,除了怎么做量化的,其它都可以告诉你。而观众是除了不想知道他怎么做量化的,其它都想知道。比如说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这种问题。达利欧回答,是在卧室开始创业的。

另一个更专业的问题应该是,桥水近来200亿美元来做空欧股到底是什么呢?作为一个量化基金经理,他应该是观察到了某些指标,而不是他在做预测。他做空的名单中有意大利公司,也有西门子这样的德国公司的。作为意大利后裔,他对于这些公司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这么兴师动众的做空难道仅仅是对几个公司么?我们也可以给出另一个猜想。他看空美股,但在美国做空特朗普肯定查死他,所以他就转而做空跟美股相关的欧股。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桥水舞剑,意在美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