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平庸,从《学习之道》开始

奥运赛场和国际比赛中,每每听到国歌一次次响起,心中就充满无比的骄傲。为那些为祖国争光的人,为我们的祖国。

此时此刻,有没有想过,自己哪一天也可以站到领奖台上,成为可敬可佩的人,成为祖国的骄傲?

也许我们很平庸,也许我们很普通,也许我们奋斗一生也不可能有那种成就,可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乔希·维茨金就是这样一个不服输的人。9岁起便8度荣获全美象棋冠军;他的传奇经历被记录成书,并改编成电影《王者之旅》;他纵横西方棋坛10年后,改行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的“太极拳王”。他是如何在这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领域中连攀颠峰,屡战不败?我们又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呢?

告别平庸,从《学习之道》开始

乔希·维茨金编著的《学习之道》传授了他成为大师的秘笈:

1.学习从热情出发

天才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建立在热爱、激情、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的。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像故事大王郑渊洁,30年如一日,始终保持高度的写字热情,每天早晨4点起床,保持写作至少3000字,他对他的爸爸承诺:他的父母在一天,他就会写一天。他给儿子编撰上学教材,给父母天天做饭不重样,他的学习热情,让年轻如我的人汗颜。

告别平庸,从《学习之道》开始

技术,音乐和幸福概念——在家戴耳机微笑的年轻女孩

2.先学会输,才有机会赢

失败的经验比胜利更有价值。学习过程总有挫折,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让自己疗伤充电、重新出发的方式。每次从创伤中痊愈或从一场败战中走出来时,都要让自己比之前更好。

就像马云,之前跟人谈他的想法,大家都以为他疯了;去美国融资也没人搭理,空有一腔抱负,却入道无门。

正是这些失败,才让马云有了赢的机会。他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信守自己的信念,开创了淘宝、阿里巴巴,支付宝等历史先河,最终在美国上市,也让当年看不起他的美国人大跌眼镜。

输过,才知道赢的甜头。

告别平庸,从《学习之道》开始

成功

3.让我们攀上高峰的不是奇招,而是熟能生巧的基本功

在学习过程中,深度甚于广度,质胜于量。所有的绝妙创意或“神来之笔”,莫不是以扎实的技术为根基的。

上学时学过《卖油翁》,这位老者的功夫都是勤学苦练带来的,一句“惟手熟尔”,看上去风淡云轻,实则不知要花费多少功夫。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告别平庸,从《学习之道》开始

熟能生巧餐巾

4.专注当下,使生活更丰富精彩

大多数人都曾在危急关头,体会到“极度专注”的经验。学会“专注”,不仅有助于学习和表现,也能提升感受力,发掘日常生活蕴藏的色彩和乐趣。

一生只做一件事。日本的寿司之神,几十年如一日,就只做寿司,为了做好寿司,他倾尽一生。所以他的店可以成为米其林餐厅,要吃他寿司的人,排队预约到一年之后。

还有摩西奶奶,76岁开始绘画,终年101岁,在二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她共创作了1600幅作品。

他们的专注,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告别平庸,从《学习之道》开始

阳光明媚的标签生活报价活在当下与科斯梅亚的花朵

5.学习是一场心智马拉松

障碍并不是障碍,而是有待克服的挑战,是要将弱点化为强项以激励成长的过程,在各种竞争性或专业领域达到表现的巅峰。

创立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稻盛和夫,在工作之初,遇到了许多这样和那样的障碍,但他并不气馁,加强研发,吃住在公司,攻克了难点,掌握了核心技术,使公司起死回生还冲入了世界500强。

告别平庸,从《学习之道》开始

在道路上运行的女跑步运动员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大师,但却可以凭借自己的学习告别平庸,成为大师。别说自己不能,尝试这些学习之道,你将离大师越来越近,下一个登上领奖台的说不定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