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平头哥”来了!十年后,中国芯片将会进入全球“四强”

国产芯片作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犹记中兴危机,美国制裁之矛无疑剌向缺芯软肋,这也充分暴露出了包括中兴在内的国产科技企业核心芯片技术缺乏的弊端。

具体来说,中国有一批以华为、中兴、联想、小米为代表的整机厂,虽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风生水起,但在很多核心元器件上,比如CPU、GPU、FPGA、DSP、CIS、RF等芯片上,大量依赖进口。即便是一些由国内厂商设计的芯片,其实也高度依赖国外技术授权。

中兴之痛记忆犹新,国家将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芯片行业将迎来一个风口,这也让阿里、格力等国内行业巨头们加快了国产芯片制造的步伐。

阿里“平头哥”来了!十年后,中国芯片将会进入全球“四强”

阿里成立“平头哥”

在今天召开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成立芯片公司“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由阿里今年4月收购的国产芯片企业中天微与阿里旗下达摩院芯片团队整合而成。

据悉,公司名字也是由马云拍板决定的,取义自热带雨林动物蜜獾,寓意公司要学习其不畏艰险,永不放弃的精神。

今年4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中天微,中天微是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当前,基于中天微CPU

IP核的SoC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8亿颗。

未来,阿里将打造面向汽车、家电、工业等诸多行业领域的智联网芯片平台,张建锋说,“我们希望这家企业的芯片能大大提高智联网的计算力,其芯片产品还可以通过云服务,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赋能更多的企业。”

芯片是计算力的核心,而计算力则是所有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今年4月,达摩院宣布正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

阿里称,该芯片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其性能功耗比将是同类产品的40倍。

阿里“平头哥”来了!十年后,中国芯片将会进入全球“四强”

阿里方面透露,这款AI芯片预计明年下半年面世,首批芯片将应用在阿里数据中心、城市大脑和自动驾驶等云端数据场景中。未来将通过阿里云对外开放使用,使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AI能力可以在云端使用。

“阿里巴巴开发芯片并非为了竞争,而是普惠,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利用和分享这些技术。”马云这样说。

格力投资500亿元造芯片

与阿里普惠观念不同,不管是降低空调成本、还是拓展新业务,格力投资芯片估计考虑更多的是提升自身竞争力。

近日,格力电器公开回应了外界对格力造芯的种种猜想,格力表示,最近在珠海注册的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格力的全资子公司,格力正式将芯片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格力目前专注设计,是纯芯片设计公司,生产由代工厂代工,但不排除未来格力独立自主制造的可能。

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担任法人,格力多数高管也在其任职。相比此前格力造手机的寥寥信息,格力在造芯这事上是来真格的了。从格力对外公布的信息来看,格力造芯分三步走,第一步,芯片设计;第二步,放弃代工厂代工;第三步进军芯片全产业链。

其实,除了董明珠大张旗鼓喊出“造芯”,格力的同行早已纷纷入局芯片领域。最早的是海尔、海信、TCL、长虹,海尔在2000年成立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2017年海尔芯片全年芯片出货量达1一亿片,主要用于消费电子、照明、安全、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工业控制领域。

可见,格力在家电领域涉足芯片产业不是最早的一个。格力与家电企业纷纷“造芯”,最主要的原因是近两年家电市场日趋成熟,传统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利润下滑,国内家电市场增速放缓,因此,家电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点。

阿里“平头哥”来了!十年后,中国芯片将会进入全球“四强”

机遇来自于政府和行业的重视。

十年后,中国芯片会进入全球“四强”

在今天召开的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上,紫光董事长赵伟国表示,互联网从来都是中国最热的行业,但是这几年,尤其是这两年来集成电路的热度可能在中国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特别是这次中美贸易战开始,集成电路产业成为举国上下都关注的行业。

虽然今天中国集成电路非常脆弱,但赵伟国依然看好这个产业的未来。他预计,再有5年,2023年左右,中国集成电路基本上能站稳脚跟,到2028-2030年左右,中国集成电路在全世界会有一席之地,就是三分天下或者四分天下有其一。

阿里“平头哥”来了!十年后,中国芯片将会进入全球“四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