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雲南之大理海東鎮

最美雲南之大理海東鎮

1.海東鎮,位於雲南省大理市洱海東岸,歷史悠久,境內主要為喀斯特地貌,已實現村村通公路,旅遊資源豐富,是一個半山區白族聚居鄉鎮,是傳統的農業鄉鎮。海東鎮位於大理市東部,洱海東岸,東與賓川縣交界,南與本市鳳儀鎮接壤,西臨洱海與大理鎮隔海相望,北和挖色鎮山水相連。

最美雲南之大理海東鎮

2.海東鎮是一座洱海沿岸的白族小鎮,島上村民以捕魚為生,民風淳樸,風景優美,沿湖19.5公里的洱海湖岸線上,從由南至北分佈著下和、南村、向陽三個淺水灣,以及金梭島、羅荃半島等自然風光。羅荃半島上的天鏡閣,流傳著“望夫雲”的傳說,碼頭的絕壁上還刻有歷代文人的詩文,每年正月,這裡還會舉辦接佛節、龍船賽等活動,場面壯觀熱鬧。

最美雲南之大理海東鎮

3.海東鎮是挖色鎮到大理之間的一個鎮子,不大,靠洱海邊,住在那邊的洱海邊的客棧很安靜也很舒服,人也很少,早上起來就可以在院子裡看到洱海日出,真的是個不錯的地方呢。

最美雲南之大理海東鎮

4.海東環海,必定讓你終身難忘。一路過去,開過挖色,幾玉島,再到雙廊,請出發,去感受。就我個人而言,這是大理最值得一去的地方。

最美雲南之大理海東鎮

5.近期洱海保護 所以海東的客棧店都關了只能住海西 沿海的花依舊開得旺盛,海東鎮位於大理市東部,洱海東岸。洱海東岸,東與賓川縣交界,南與鳳儀鎮 接壤,西臨洱海與大理鎮隔海相望,北和挖色鎮山水相連。鎮境東西橫距17.5千米,南北相距17.3千米,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22844人(2006年末),其中白族人口占總人口98.7%以上。轄向陽、文武、名莊、南村、上河、上登、金梭島、文筆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向陽街,距市區18千米(水路12千米)。地處橫斷山脈南端,哀牢山北綠,屬雲貴高原西側洱海東岸山地峽谷洪積區。大(理)賓(川)公路穿境。

最美雲南之大理海東鎮

6.海東鎮概況 鎮境東西橫距17.5 公里,南北相距17.3 公里,總面積128 平方公里。鎮黨政機關設向陽街,南距大理州、市府駐地下關陸路18 公里,水路12 公里。 海東地處橫斷山脈南端,哀牢山北綠,屬雲貴高原西側洱海東岸山地峽谷洪積區。境內主要為喀斯特地貌,以及與之相間的谷地壩區和海岸地貌。地形特點是東高西低,三山夾一谷,呈"凹"字形分佈,山多平壩少。高原斷陷淡水湖洱海派生出海東三個斷裂,出現向陽、南村、下和三個淺水灣形成自東向西微傾的三個小平壩,每個平壩有一條主河道注入洱海,沿湖海岸線共達22 公里。土壤,山頭和山麓一帶主要是石灰土、紅壤土、白砂土、棕壤土、黃棕壤土;峽谷和海灣平壩地區,則分佈著淹育型、豬育型、潛育型等水稻土。

最美雲南之大理海東鎮

7.海東歷史悠久,4000 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1986 年3 月,大理州文管所在金梭島中部西海灣考古試掘,發現古窯址煙道、灰燼等遺址,出土雙面刃石斧,山字格青銅短劍、山水鳥銅杖頭飾等文物10 餘件,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唐代的古文化遺址。2003 年冬至翌年春,雲南考古隊在銀梭島出土貝殼、螺殼、石網墜、石紡輪、石劍、青銅魚鉤、青銅殘片、陶片,一隻陶製小船模型和一塊銅礦石等。

最美雲南之大理海東鎮

8.沿雙廊往南,經環海東路依次為挖色鎮與海東鎮,這是此行當中感覺景色最好的一段路程。比起環海西路,這邊更加簡單、純粹。大理素來有“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的風花雪月之說,走過這一段才知道,一個詞語真的可以被一種環境哺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