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比例质押NO,高质押再融资NO!上市公司被迫主动“降杠杆”

金证券记者 张贺

股票大比例质押导致的爆仓风险正在逐步减弱,《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不得不主动“降杠杆”,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明显缩水。

质押新规倒逼业务收缩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股票质押初始交易金额与购回交易的差额达1438亿元,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整体负增长。

“抵押品市值缩水加上质押率下降,导致业务负增长”,上海某券商人士对《金证券》记者透露,自己所在的公司,上半年新增股权质押融出资金不仅为负数,而且比去年同期少了近百亿。他判断,在监管收紧、股市波动和上市公司主动压缩等多重因素下,未来股票质押融资的规模将进一步缩减。

此前有数据显示,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发生过股权质押的比例高达97%,“无股不押”隐藏了巨大风险,股权质押强平导致股价闪崩也成为A股大跌的催化剂。

“监管意识到了股权质押风险,上半年就开始严控这块业务”,上述券商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说,今年3月12日起,股权质押新规开始落实,行业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规之前,金融机构争抢这项业务,为股东等融资方提供各种便利;新规之后,各金融中介机构大幅提升业务标准,股权质押融资变得越来越难。”

股权质押新规规定,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

除了场内的股权质押在收紧,场外的股权质押业务也在收紧。《金证券》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证券业协会发布通知,要求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及其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定向资产管理客户,不得作为融出方参与场外股权质押交易;不得提供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的第三方中介服务;存续合约可以延期购回,期限不超过1年。

缺钱公司不得不主动降杠杆

质押新规在抬高交易门槛的同时,也缩减了资金的使用范围,使得企业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受限,为了筹钱,不少上市公司股东不得不另想办法。

江苏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对《金证券》记者说,在去杠杆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越来越缺钱,但要么股权质押比例已经太高,无法再质押;要么融入方要求太苛刻,融入资金要存放券商指定银行的专用账户,不给短融长用。他透露,由于质押难度加大,不仅不少民企的股东计划转让部分股权,甚至有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筹划转让控制权。

在发债融资、质押融资无法操作的前提下,也有上市公司开始积极筹划发行可转债、配股等股权融资,但重要股东的质押风险,也成为再融资审核的关注重点。

证监会发行监管部8月24日披露的再融资反馈意见显示,该部在核查喜临门再融资方案时重点关注了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高比例股权质押一事,要求公司补充披露质押所获资金用途、是否会导致控制权变更等情况。而据上证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9家公司在再融资反馈意见环节被问及质押事项,占发行监管部同期发出再融资反馈意见的三分之一。

“质押融资不了,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但资本市场再融资,又要降低质押比例,否则过不了发审委这关。”江苏某上市公司大股东对《金证券》记者表示,这也是近期不少缺钱的公司解除股权质押的最主要原因。

记者注意到,8月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解除股权质押的公告,其中不少是提前解押。如三维股份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叶继跃于8月16日将其质押给工行三门支行的1000万股股份提前解除质押并办理完成相关手续,此次解除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88%,该笔质押原到期日为2022年9月30日。再如,鼎龙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朱双全于8月16日将1481.4万股股份提前解押,该笔股份解押后,朱双全便无质押及冻结股份。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上市公司大股东转让股权、解除质押,都是在降杠杆,对资本市场的整体稳定绝对是一件好事。”上述券商人士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