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走进开阔的展厅,脚步停留在某一号别致的作品前,你陷入柔软的沉思里,任由外界与时间将自己隔离。呼吸和手机几乎同步设置了静音模式,你全神贯注的看着眼前的展品,不时斜着身体点点头...你藏不住的情绪都从嘴角跑了出来。你知道,比起更新手机系统iOS12.0而言,此刻升级你的“大脑固件”更为迫切。

我们看一场展览的时候,通常都在看些什么?

说来惭愧。也不知何时步入了这个怪圈,倘若不是工作的原因,看见“传统文化”类似字眼的展览,想必我和大多年轻人的选择无二。或路过或逃走。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 由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联合多方呈献的《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于9月17日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广东会馆开幕。

9月16日这天,因这场《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我却在广东会馆停留了许久。

-让传统文化重回当下-

传统并不等于遗弃

夏季的燥热劲儿还没过去,我站在广东会馆的正中央地带,眼前的装置是庞大的参展作品——“金箔雪花”。也不知是不是受最近某部热映的古偶剧毒害太深,第一眼误以为是霜花的我,差点笑出声来。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金箔雪花装置,JUJU WANG作品

进入展馆后,见到了当日的解说工作人员,稀捍行动的发起人之一,周新。虽不知这已是他作为解说的第几场活动了,但从展馆的空间布置、陈列展品、装置材料甚至细节设计的番外篇,他都不遗巨细的,认真向我们介绍。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稀捍行动的发起人之一,周新

“此次展览,是通过对非遗原料、工具、传承人口述、设计师手稿、创研过程、跨界产品等实物、图片及影像资料的视觉化呈现。多维度诠释匠心技艺与现代设计碰撞融合下的造物智慧和生活美学。”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采用亚克力板分区隔断的展馆-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Y型椅,汉斯·瓦格纳设计

如果你对家居比较感兴趣,或许知道此椅已成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但凡谈起椅子设计,那就必定绕不开它。虽然Y型椅,可能只是汉斯·瓦格纳开挂的人生里,较小的那粒闪光点。

1932年,汉斯·瓦格纳受到中国传统明式圈椅的启发,爱上圆融的扶手造型,后经苦心钻研,于1944年推出了中国Chinese Chair。然而,这把中国椅在概念上仍属于中国风大于北欧味的起始性作品。这之后又经过了近7年的琢磨,终于在1950年这款Y椅正式诞生。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圈椅,造型为上圆下方,外圆内方。暗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乾坤之说,乾为天为圆,坤为地为方。

对于“传统文化重回当下”的期待,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审美的承袭,二是实用性改良。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如今市面上很多家居产品都做到了极致,但与此同时却也失去了家居的精致,这似乎有些过犹不及。

而一件家居产品或者说设计作品,究竟如何做才能算是现实与虚拟连接的创新?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最右黑椅名为“we chair”,西班牙设计代表人物马蒂吉赛作品

上图靠右的这把全黑椅子“we chair”就是最直观的解读。

明式圈椅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家具,极具东方色彩的结构与配色,每一寸都展示着中国古老的智慧。而上图展示的全黑椅“we chair”正是保留了明式圈椅,而依据现代需求创新打造的产物。

据说,此椅的灵感源自设计师来到中国后,知晓了众多无线移动装置,对于我们这代人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而不得不说的就是微信WeChat。于是,马蒂吉赛以诙谐、幽默的设计语言将明式圈椅的扶手进行延伸,使之成为兼备阅读功能的手机架。完整的将过去、现在、未来,融合在一件设计作品上。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编竹铁桌,日本设计工作室Nendo作品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日本设计工作室Nendo的“编竹铁椅”,将传统六角竹编工艺运用于金属材质,经激光切割的不锈钢条编织出极富手感的复杂结构

“在今天这个有钱、没品位的年代,日本,成了中国年轻一代的审美启蒙师。”

前几日看见这句话时,我的朋友圈正在被一条《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日本》刷屏。文章里说,我们追了日本100年。尽管它,曾经是中国的学生、敌人。

你看,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竹编工艺近乎已是全面发展。编织越来越精巧,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而那时的江浙一带,就出现了竹篮。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徐景亭设计的“倾听”戒指(Hear-Ring),结合当代3D列印和传统大漆工艺,为这个融合听筒与戒指的创新设计,添上了传统漆艺的细腻之美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水井坊博物馆壹号”定制“炫金流彩”杯,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大师领衔成都漆器工艺厂非遗团队手工制作

不去深究日本究竟是否已成为中国年轻一代的审美启蒙师。毕竟在这个后工业技术时代里,人们关心审美的命运,就如关心传统技艺的命运一样。

纵然还在坚持的属于极少数,但不易且难得的时代精神,理应追捧。

-所有设计都是基于需求-

将传统技艺融入当代设计

走出现实与虚拟的时间长廊,对花对物对景,对于这份意境的追求,我们与古人遥相呼应。一开篇就留着悬念没做过多描述的这金箔雪花,也许会再次引发我们对传统再创的思考。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此次展览呈现的金箔雪花-“Snowflakes”,是当代美籍华裔艺术家JUJU的作品之一。装置由22个镜像模块组成,每一面都营造出了视觉上不同的感官,通透轻盈,如同生根在城市天井的巨型花朵。

而“雪片”上JUJU结合了中国传统手工艺金箔,将金色的图案印在雪片上,用精致奢华的细节,演绎了中西融合的现代艺术作品。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金箔屏风,JUJU WANG的第二件装置作品。她再次运用金箔,并置入特制的轻薄水屏风内,一经翻转,便可欣赏到金箔片片飘落的画面,凸显了金箔薄如蝉翼的工艺特性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羌绣展示区,保护一个面临濒危的手工艺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傣纸展示区,来自西双版纳最古老的造纸术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豆盘,钟雅涵作品,豆盘设计造型取自近似高足盘的先秦时期食器:“豆”,上方呈圆盘型,下方圈足则因应当时贵族们跪坐的使用场景而生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素瓷,吴孝儒作品,将传统瓷器的撇口设计与希腊罗马建筑中的肋拱(vau l tri b)元素结合,在强化薄瓷的硬度的同时,也凸显出中西合璧的典雅视觉效果,是东西方设计美学融合的精妙之作

我在看这场展览的时候,都在看些什么?我看到,在这里,传承的母题并非物理速度,而是精神。

传统文化的印象随着展厅场景移动,我感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绒华锦时,王培沂作品,此款抹胸礼服采用了设计师专门创作的云锦面料,将梅花和画眉巧妙地运用到到图案设计里,云锦为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

有多少人觉得王培沂是个陌生的名字?你试着百度一下。

《给杨幂做嫁衣、为高圆圆范冰冰做战衣的王培沂,又为宅男女神周韦彤送战袍》以上类似的标题就会立刻跳出来,验明真身。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绒花胸针,赵树宪作品,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绒花制作,需经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近十道工序

在传统技艺融合当代设计的展区里,的确有众多隐藏亮点,等待发现。譬如,前段时间你若刚好追了《延禧攻略》的话,来到这幅展品前,或许你能对“深宫”的极致审美了解一二。

赵树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受聘为《延禧攻略》剧组提供绒花饰品道具。而这个自打唐代就被列为皇室贡品的花,也就恰如其分的成为了富察皇后的日常头饰。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折扇屏风,设计师透过折扇与铝合金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将东方文化的灵动与西方文化的刚毅完美呈现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卵石系列,日本设计工作室Nendo作品,卵石系列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经典的瓷盖碗,保留了杯缘的撇口设计,加上取自大自然鹅卵石造型的杯盖,在极简的元素中保有文化特色,更展现出师法自然的新式东方质朴之美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折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蜀扇也早享盛名

在开阔安静的展厅里,亚克力隔板上展品的光芒与看展人之间,已经构成了一种极其特殊的独处空间。

而《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的空间里,它仿佛带着崭新的价值观,冲击了“看展人”的精神。我的思考放慢或加快,都能直奔主题的得到一份答案。

这是一个时间容易失控,事物迭代越来越快的时代。习以为常的背后,于文化传承和创新立意,要做的还有很多。

《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

-

时间:2018.9.17-10.07

地点:成都远洋太古里广东会馆

以上展示的只是《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的局部轮廓。欲看更多亮点,还需前去体验才知。文末有免排队的预约通道哦。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 关于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

水井坊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专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以“文化新生”开启非遗保护的新模式,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今日互动话题

“对于创承你的理解是什么”

留言区和t+聊一聊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冷幽默偏执狂”

内文图片由张雪峰拍摄

从WeChat到WeChair,用这场展览升级你的“大脑固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