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30章解讀,人類最愚昧最殘酷的行爲!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註釋

其事好還:用兵這件事一定會得到還報。簡本此句作“其事好”,且置於章末“果而不強”句後。

果:效果。有幾種解釋:(1)救濟為難。(2)完成。(3)勝。

壯:武力興暴。(注)

不道早已:“不道”,不合於道。 “早已”,早死。

今譯

用道輔助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強於天下。用兵這件事一定會得到還報。軍隊所到的地方,荊棘就長滿了。(大戰過後,一定會變成荒年。)

善用兵的只求達到救濟危難的目的就是了,不借用兵力來逞強。達到目的卻不矜持,達到目的卻不誇耀,達到目的卻不驕傲,達到目的卻出於不得已,達到目的卻不逞強。

凡是氣勢壯盛的就會趨於衰敗,這是不合於道的,不合於道很快就會消逝。

老子《道德經》:第30章解讀,人類最愚昧最殘酷的行為!

引述

人類最愚昧最殘酷的行為,莫過於表現在戰爭的事件上。戰爭的慘烈,令人觸目心驚:“師之所處,荊棘生焉。”這兩句話道盡了戰爭為害的後果。

戰爭總是沒有好下場的,敗陣者傷殘累累,弄得國破家亡;勝利者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其慘重的,而所得的結果僅僅是“口中含灰”而已。所以老子警惕著:“其事好還”——武力橫行,終將自食其果;武力暴興,必定自取滅亡。

他說

老子再三告誡後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但是,老子並不是反對軍事,在國防上,軍事戒備絕對需要,但不可以兵強天下,不可以用武力來侵略別人。

老子說到“強”字的意義,那只是加強自己國家的國防建設,如果想要侵略別人,便會失敗。老子的軍事思想、政治哲學的原理在什麼地方呢?“其事好還”。《易經》中有話“無往不復”,這是因果報應,每件事必定是迴轉過來報應的,你怎麼樣打人,就會怎麼樣被人打;你怎麼樣去殺人,就會怎麼樣被人殺。“其事好還”就是這個意思。對任何一件事,不能輕易隨便,你打出去五十斤力量,迴轉過來的是一百斤果報。東方的幾大哲學,幾大教理,始終站在同一個原則,就是“大道好還”,也就是天道之因果循環。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經過大規模的戰爭以後,那個地方整個被破壞毀滅了,所有山林草木以及幾百年的建設成果,剎那之間消失了。“師”就是兵,只要戰場在那裡,那個地方就要遭到破壞,“荊棘生焉”,長了很多野草,變得荒涼了。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經歷過戰亂的人,就會知道戰爭之後的戰場,會成為傳染疾病瘟疫的地方,有時併發旱災、洪水以及發生瘟疫的流行。所以,後來學軍事哲學的人,對這個道理都很清楚。世界上真正的名將,能懂得軍事的,都不敢輕言戰爭。這不是因為膽小怕戰,而是由於仁慈,不願也不忍看到戰爭帶來的悲慘後果。任何一個士兵,都是經過母親十月懷胎,父母辛辛苦苦把他養育長大成人的,但在戰場上只要幾秒鐘就沒有了。而且犧牲在戰場上的,不只是少數的一兩個人,而是百千萬眾。所以,懂得軍事的人都怕談戰爭。“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老子所說的這個軍事哲學,充分代表了傳統道家的軍事思想。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一個高明的政治家,高明的軍事領導人,是心懷仁慈的,希望領導天下國家止於至善。以善的力量,戰勝一切邪惡,絕不是以自己強盛壯大的武力,去侵略人家,威脅人家。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一個當大統帥的人,當帝王、領袖的人,應以仁慈的心、善良的政策來救世界,來愛天下。他們雖一心濟世救人,並沒有認為自己了不起,絕沒有驕矜的心理,也不自我表揚。任何一個成功的人,如果帶了成功的驕傲,已經是失心病狂了,這種領導人終歸會失敗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萬一發生戰爭,必須要用兵的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並不是逞強好勝。所以,最高軍事哲學的思想,是不得已而為自己防備。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樣,中國做人原則的兩句古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就是這個原則。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這是講物理的原則,讓我們懂得人生,亦可懂得一切。天下萬物的運行,有一個法則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一個東西長大了,下面接著來的就是衰老!老了就要滅亡。“不道”並不是說沒有道,是說違反了這個法則,像一棵樹一樣,長大了就要衰老。

你的收穫是什麼?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歡迎發表評論!

文章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南懷瑾《老子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