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大家好,我是翻译君。OPPO于10月10日发布了全新K系列的首款产品—OPPO K1,目前已成为了OPPO最高性价比的手机产品。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vivo于10月17日发布了vivo Z3,目前已成为了vivo性价比最高的手机产品。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那么,同样是品牌旗下最高性价比,甚至在整个手机圈内也是高性价比的存在。开始走性价比线路了的OV,这是厂商远观市场发展,结合自身情况的最好决策!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两款高性价比的产品,谁又更胜一筹呢?本期内容咱们就来好好比较一番!

屏幕:

OPPO K1搭载了一块6.4英寸2340×1080分辨率的AMOLED材质水滴屏。这块屏幕为第五代康宁大猩猩玻璃打造,官方称屏占比达到了91%。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vivo Z3使用了一块6.3英寸2280x1080分辨率的LCD材质水滴屏,官方称屏占比达到了90.3%。

不得不说,同样是称为“水滴屏”。OPPO的造型是在是比vivo更加好看一点,OPPO过渡得更加自然,更似圆润的水滴,而vivo稍显突兀。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图来自锋潮科技

处理器:

OPPO K1使用了八核骁龙660​处理器,而vivo Z3则有骁龙670和710两个版本。

不得不说,vivo Z3确实是让自家的“当红辣子机”—vivo X23尴尬。X23都没能用上骁龙710处理器,而自家价格不到2000元的中端产品都已用上!

摄像头:

OPPO K1前置了一枚2500万像素的摄像头(最大F/2.0光圈),后置1600万+200万像素双摄组合。

vivo Z3前置了一枚双核1200万像素(可生成2400万感光单元)的摄像头,后置1600万像素+200万像素双摄组合。值得一说的是,这枚前置镜头是超广谱摄像头,支持红外人脸识别,可以处理可见光与红外光。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电池:

OPPO K1内置了一枚典型值为3600mAh的电池,使用micro-USB数据接口,随机附赠5V/2A的充电器。保留了3.5mm耳机孔在机身底部。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vivo Z3使用了一枚典型值为3315mAh的电池,使用micro-USB数据接口,随机附赠了22.5W快充头。保留了3.5mm耳机孔在机身底部。

细节:

OPPO K1支持储存卡扩展,使用的是三选二卡槽。机身参数为158.3x75.5x7.4mm,重156g。

vivo Z3使用了三选三卡槽,在插入两张Nano-SIM卡的同时还支持储存卡扩展,机身参数为155.97× 75.63×8.1mm。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图来自数字尾巴

对于vivo Z3,官方宣传这次还加入了4D游戏震感,在玩游戏时能有逼真的震感反馈。同时,vivo Dual-Turbo加速引擎(游戏加速和系统加速)的加入,能使得游戏体验更加顺畅。​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而OPPO K1最值得一提的,那当然是它将屏下指纹技术带入了两千元内价格。目前最便宜的屏下指纹机型当属K1所属了,而Z3则还是后置指纹识别!

价格:

OPPO K1 4+64GB版(搭载骁龙660处理器)售1599元,6+64GB版售1799元。

vivo Z3 4+64GB版(搭载骁龙670处理器)

售1598元,6+64GB版(搭载骁龙710处理器)售1898元,6+128GB版(搭载骁龙710处理器)售2298元!

写在最后:

怎么说呢!这样仔仔细细地比较下来,究竟谁更胜一筹反倒更难以判断了。

OPPO K1的高性价比体现在首次将屏幕指纹下放至1800元的价格内,而vivo Z3的高性价比体验在骁龙710+红外人脸识别+Dual-Turbo下放到了两千元内。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图来自数字尾巴

OPPO在表面功夫上更加下功夫,便宜的屏幕指纹明显会更让人动心。而vivo在软件层面更加用心,但用户可能难以get到亮点。

OPPO K1 vs vivo Z3, 最便宜屏幕指纹与千元骁龙710, 孰胜?

那么,这两款高性价比的产品,你更倾向谁呢?OV两厂走高性价比路线,你觉得谁又将迎来最大压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