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80年代,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國慶期間,央視《第十放映室》播出“絢麗光影40年”,詳盡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的變遷。其中,八十年代的電影逐漸脫離高大全的樣板戲模式,曾經是禁區的愛情、案件、武打、古裝都不約而同地出現在銀幕上。前不久,本報曾刊文《夢中的八十年代,電影的黃金時代》更是引發全民懷舊。本週,本報記者繼續帶你回顧80年代那些經典的中國電影。

懸疑片經久不衰

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的《405謀殺案》上映,即被評為20世紀最出色的華語懸疑片之一,也是新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偵探片。在一張電影票不過一兩毛的時代,這部影片票房收入竟然超過1個億,相當於現在的200億票房。今年48歲的哈爾濱人邱先生回憶:“我看《405謀殺案》的時候才七八歲,小時候都是當恐怖片看的,裡面的配樂都特別驚悚!當時賓館的405房間,誰都不敢去住,你說這電影得多深入人心。”

80年代,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1980年還有一部特別火爆的懸疑片——張華勳導演的《神秘的大佛》,這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動作片。武打、推理、懸念、恐怖,啥時髦來啥,票房同樣過億,而且還捧紅了劉曉慶。

《405謀殺案》《神秘的大佛》等懸疑片至今經久不衰。1987年央視春節晚會上,有一段相聲把這些經典電影全都串聯了起來:“《51號兵站》住著《72家房客》;《39級臺階》發生《405謀殺案》。”“《王老虎搶親》,搶的是《大海的女兒》,這是《煩惱的喜事》;《李二嫂改嫁》,要嫁《神秘的大佛》,那真是《奇異的婚配》啊!”

農村片一部接著一部

80年代初,農村題材電影一部接一部。比如1981年上映的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該片講述了在那個封建意識和“極左”流毒猖獗的角落,愛情是絕不允許的。1981年還有一部農村題材電影很火,就是張雁主演的《月亮灣的笑聲》。當年,《大眾電影》是銷量最大的雜誌,封面一般選的都是年輕女演員,男演員少一些。這一年張雁憑此片獲得大獎,雜誌社破天荒地把這個老頭搬上了封面。

80年代,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1981年是農村題材電影的大年,《喜盈門》在這一年上映了。讀者錢女士回憶:“《喜盈門》是小時候看過的影片。最深刻的一幕是強英不給爺爺吃餃子,倒是孩子把餃子端出來送到爺爺面前。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為什麼有些人缺失了?看看強英,不可否認是那個時代太窮了,窮得連餃子都不是說想吃就吃的。”

1983年,電影《不該發生的故事》講述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東北某地,吃慣了大鍋飯的黨員幹部在村裡自願組織作業組時,出現了都沒人要的尷尬事。錢女士對本報記者說,她小時候還看過同名的小人書。

同一年上映的農村題材電影還有《咱們的牛百歲》。支部委員牛百歲把別的組不要的五個有各種缺點的村民歸攏到自己組裡,人們戲稱“懶漢組”。菊花女兒葉兒的對象王小山聽說未來的丈母孃進了“懶漢組”提出分手。百歲的妻子秋霜聽說百歲年輕時和菊花好過,隔牆大罵“狐狸精”。秋後,玉米豐收了,沒有完成定額的田福跑到百歲家,拿石頭砸了他家的鍋……

傷痕電影、藝術電影,看不懂也看

80年代傷痕文學流行,由此改編的電影也十分火爆。比如謝晉執導的《天雲山傳奇》。影片大膽、深刻地揭示出正直的人們被錯誤地劃為右派這一時代悲劇,更通過這個故事,從政治、倫理、道德角度分析歷史教訓,探討悲劇產生的根源。邱先生說:“那時候我們根本看不懂,但看不懂也跟著看,只要進電影院就有意思。”

80年代,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一堆講“愛情”的電影

80年代,愛情電影也是主流,片名裡都帶個“愛”字。《愛情啊,你姓什麼》《愛情與遺產》《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不是為了愛情》《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他愛誰》《他們在相愛》……還有很多講愛情的藝術片,比如《巴山夜雨》《海之戀》,還有最出名的《廬山戀》。

張瑜、郭凱敏主演《廬山戀》,本是一部愛情風光片,因為這部電影,在廬山還建了一個“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只放映《廬山戀》,到2009年,已經放映了6300多場,創造了“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吉尼斯世界紀錄。

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1983年,陳佩斯主演的城市題材電影《夕照街》上映。邱先生回憶:“《夕照街》,多好的名字啊,但詩意中似乎蘊含著夕陽西下的落寞,中學畢業班的班主任是權力最小的主任,女醫生非要嫁給推土機手,這在今天是難以想象的,這樣的價值觀念和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1984年,龔雪的《大橋下面》上映。邱先生回憶:“龔雪很美,尤其是那對眼睛,剪水雙瞳,像晶瑩剔透的玻璃球,靈動秀美,帶著幾分稚氣和哀婉。這是典型的江南女子,聰慧嫵媚,嬌柔得惹人憐愛。我記得當年《大眾電影》上有篇報道,說是在一個犧牲在老山前線戰士的日記本里貼著她的劇照,而照片已經被鮮血染紅了。

80年代,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同一年的《雅馬哈魚檔》,講述了80年代初,三個待業青年在廣州鬧市口擺了一個賣魚檔。為了賺錢,他們和其他個體戶展開了不擇手段的競爭。後來在人們的熱情幫助和引導下,終於使他們懂得了如何通過正確的途徑經商致富和怎樣做人的道理。

還有一部電影《黃山來的姑娘》。這部34年前的電影裡就說著“現在就是要消除城鄉差別”“以後農村也是高樓大廈”“大家就都不往北京跑了”,簡直太超前了。

80年代,人們的腦子活了,都想做點兒買賣。1987年,《二子開店》上映。這是陳強、陳佩斯父子兩人合演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電影的第二集,第一集叫《父與子》,結尾就是兒子高考時太困睡著而沒有考上大學, 這集自然接著第一集的結尾,由於高考沒考上,只能自謀出路,二子和夥伴開了家小旅館。還有1986年的《珍珍的髮屋》,那個年代開發廊也相當掙錢。

看完《大渡河》,回家“大渡河”

80年代還有一系列的紅軍電影,比如198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大渡河》,裡面第一次出現了蔣介石的形象。哈爾濱人秦先生對本報記者說:“小學四年級的夏天,我們全校包場看《大渡河》。這是部相當經典的紅軍電影,拍的很真實。看完電影一出來就趕上下暴雨了,學校和文化宮離得挺遠,大家排隊手拉手趟著水回了學校,就跟‘大渡河’一樣一樣的!我同學說:‘這可真是看完《大渡河》,咱就真的大渡河了!’”

80年代的體育電影也十分風靡,1981年的《沙鷗》不能不看,電影講述了文革之後,國家女排重組,艱難走向世界排壇的故事。

80年代,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前半夜聚精會神,後半夜騰雲駕霧

80年代後期,商業大繁榮。和80後喜歡在網吧“包宿”一樣,那時候年輕的60後、70後愛上了“通宵電影”。哈爾濱70後趙先生回憶:“每天晚上連著放四五部電影,一直放到第二天四五點鐘。電影連看三部以後,人就崩潰了,看到最後一部的時候,跟做夢一樣一樣的,還伴著旁邊人的呼嚕聲,電影真不愧是‘夢工廠’,前半夜讓你聚精會神,後半夜讓你騰雲駕霧。”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通宵電影’,第一部是《少爺的磨難》,我到現在都認為這是中國最精彩的喜劇片,陳佩斯主演;第二部電影是《黃河大俠》,打鬥場面相當激烈,第三部還是武打片《鷹爪鐵布衫》,最後一部電影是《老井》,我嚴重懷疑這是電影院故意安排的,就是想讓觀眾大半夜趕緊睡覺。放這部電影的時候,周圍人全都堅持不住睡著了,就我一個人看得有滋有味兒,愣沒睡著。”

《老井》是由吳天明導演,張藝謀和呂麗萍主演,講的是陝北農村打井的故事。張藝謀還憑著這部電影成了“東京影帝”。趙先生說:“其實張藝謀最厲害的不是導戲,而是演戲!張藝謀自己當導演,永遠也拍不出這麼有生活氣息的電影。”

80年代,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看電影丟書包,“夜生活”相當豐富

80年代的中國人到底有多愛電影?趙先生對本報記者說:“小時候看過一部叫《人生》的大片,1984年的,講的是華僑回來了,電影裡有一個鏡頭老華僑拿著玻璃瓶裝的飲料喝,其實就是可樂,我饞啊,沒見過,後來大了,最愛喝的飲料還是可樂。上高中的時候,我逃課看了一部中國和意大利合拍的電影叫《馬可·波羅》,這部電影足足有四個小時,從中午12點看到下午4點多,那時候放電影中間還帶休息上廁所的呢。這一下午過得才快呢,看完電影挺美的,我站起來就走,到學校才發現,書包丟了。第二天又逃課去看電影,我的書包在電影院辦公室保管著呢,闆闆正正的,那時候的人淳樸,在電影院丟東西,都能找回來。”

哈爾濱人王先生也對本報記者說:“你都不敢想象,80年代,半夜還有好多人排隊買第二天的電影票,半夜12點還在演電影,這是真事兒啊。那時候經常看完電影都是九十點鐘了,從新聞電影院走回我家,按理說摸著黑,道也挺背的,我一個小孩不得害怕啊。但從電影院一出來,往我家這邊走的人得有好幾百,就跟一個連隊似的。大家嘮著嗑,拿著手電筒,有的人家連手電筒都沒有,這在那個年代也屬於家用電器啊!回家一看踩了一腳泥,‘夜生活’相當豐富。”

1989年,王朔的《頑主》上映,主演有張國立、葛優、梁天、潘虹……王先生對本報記者說:“上世紀80年代無疑是最淳樸的時代。五講四美深入人心,人們思想單純、心無雜念,人人都愛人民公僕,大街上秩序井然完全歸功於每個人的組織紀律性極強,大家生產勞動積極性格外高漲,喊著口號一絲不苟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指標,爭當愛崗標兵且工作原則性超強,走個後門就成了天大的事。像電影裡劉美萍作為一個商店賣手絹的售貨員遇到熟人,最高待遇也不過‘哎,你們買手絹嗎?’”

80年代,電影從“農村”走入“城市”

電影與相聲,80年代的絕配

80年代的流行藝術,除了電影就是相聲。媒體人蔣先生對本報記者說:“相聲淨拿電影開涮。楊振華有段相聲叫《下象棋》,其實講的就是電影《追捕》。‘你走啊,你倒是走啊,多麼藍的天啊,走過去就融化在藍天裡,將將將……’”

1987年央視春晚上的相聲《巧對影聯》,更是把80年代的知名電影點了個遍:“傷逝”“情探”;“夜茫茫”“路漫漫”;“二度梅”“十五貫”;“三家巷”“五更寒”;“紅樓夢”“白蛇傳”;“寶蓮燈”“桃花扇”;“車輪滾滾”“山道彎彎”;“梨園傳奇”“哈里之戰”;“兵臨城下”“挺進中原”;“突破烏江”“智取華山”;“丹鳳朝陽”“御馬外傳”;“佩劍將軍”“家務法官”;“六斤縣長”“八百羅漢”;“綠色錢包”“藍色檔案”;“紅樓夜市”“金象奇案”;“火山禁地”“冰海沉船”;“飛向未來”“走向深淵”;“後補隊員”“預備警官”;“城南舊事”“阿混新傳”;“獨立或死亡”“愛情與遺產”;“陌生的朋友”“神秘的旅伴”;“生活的顫音”“遠山的呼喚”;“咱們的牛百歲”“快樂的單身漢”;“藍光閃過之後”“今夜星光燦爛”;“珊瑚島上的死光”“尼羅河上的慘案”;“大李、小李和老李”“兒子、孫子和種子”;“72家房客”“51號兵站”……

這段相聲最後的包袱,蔣先生至今還記得:“寅次郎的故事,黃浦江的故事,水手長的故事,柳堡的故事,愛情的故事,拔哥的故事,這都是不該發生的故事!”“茶花姑娘,蜻蜒姑娘,上海姑娘,景頗姑娘,西子姑娘,金剛山的姑娘,端盤子的姑娘,不當演員的姑娘,這些全是嫁不出去的姑娘!” 本報記者 李子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