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19家智慧菜場 蒼南農貿市場三年要「大變臉」

2018-10-18 10:15 | 溫州新聞客戶端

經過改造提升,原本老舊的菜市場告別了髒亂差模樣,現代化新型農貿市場,正為居民提供安心買菜的去處。日前,記者從蒼南市監局獲悉,該縣農貿市場已進行全面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已改造28家,升級23家,新建4家,關閉3家,全縣農貿市場硬件條件和管理都提檔升級。

走進蒼南縣城西部的老街菜市場,整齊的鋪位,乾淨的地面,新鮮的蔬菜、肉類、熟食、水果等有序地擺在不同區域的攤位上,再不見汙水橫流、亂擺亂放的現象。

對於市場環境衛生改變感受最深的還是這兒的經營戶。銷售菜類20來年的攤主楊女士說:“這裡的攤位鋪面原來是水泥的,這次改造換成了不鏽鋼的,這讓我們收攤時沖洗起來真乾淨,不留殘渣汙水。”買菜的李女士也深有同感,熟食區經營戶們都戴帽子、口罩、手套等,這樣吃的更放心!

创建19家智慧菜场 苍南农贸市场三年要“大变脸”

蒼南馬站農貿市場改造前

创建19家智慧菜场 苍南农贸市场三年要“大变脸”

蒼南馬站農貿市場改造後

據瞭解,自2016年蒼南農貿市場改造升級三年行動實施以來,為確保每年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工作順利推進,該縣明確各單位改造任務和時間節點,推進部門聯動,層層落實責任,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監管牽頭,部門聯動、市場舉辦方實施”的工作機制。與此同時,建立了一整套可複製、可推廣的規範化市場管理制度。內容涵蓋市場秩序、環境衛生、准入退出、進貨查驗、食品安全等12項制度,提高管理理念與服務水平。三年共累計創建放心市場9家,星級市場10家;7個新設鄉鎮均完成農貿市場改造提升。

改造提升後的農貿市場,不僅優化了設施功能,還實現了價格公示化、監管信息化等特點。多數市場改造成“價公示、可追溯、聯成網”的新型市場,設有商品准入辦公室,建成標準食品檢測室,對場內食品、農產品經營戶建立商品進貨索證索票、定期檢測等制度得以實現。寬敞明亮的購物環境、文明規範的經營秩序、放心消費的購物體驗,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此外,蒼南縣把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放心市場創建工作和美麗鄉村示範創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圍繞‘智慧支付+菜籃子’模式,優化信息管理,通過落實農貿市場食品質量追溯體系和食品快速檢測體系規範化建設,將“雙體系建設”工作將向農村延伸,規範和提升鄉村農貿市場的建設和管理水平,建立起系統的管理機制,確保市場管理有序,將鄉村農貿市場打造成新農村建設的新亮點。除對農貿市場進行硬件改造加軟件提升外,一些鄉鎮還實現了正規農貿市場從無到有的蛻變,如南宋、藻溪等鄉鎮,填補了該鎮區域內無農貿市場的空白。

(原標題《蒼南農貿“智慧支付+菜籃子” 三年創建放心市場9家星級10家》,原作者 鮑南南。編輯 吳昱燊)

创建19家智慧菜场 苍南农贸市场三年要“大变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