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文|寒江阁一道人

2010年12月16日下午五时,在位于重庆的新桥医院内,一位老者正躺在病床上接受着治疗。病人名叫杨养正,自入院以来,病痛的折磨,使他的面庞看起来是那样憔悴。可是他仍然支撑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夜。

现在,他的呼吸越来越弱,心脏跳动的速率也越来越慢,几分钟后,老人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老人的追悼仪式上,肃穆的人群中,缓缓传来了这样的声音——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歌曲中所唱八百壮士,是抗战中在上海打过仗的一支部队。而杨养正,正是其中的一员。那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确唱出了无数抵抗者的心声。

中国不会亡。

1937年八月十三日,在华北的平津,29军官兵挥舞着鬼头刀冲入日军阵中,奋力抵挡着敌军的进攻;

而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侵华日军也对这里发动了凌厉的攻势,为了阻挡日军进攻,国民政府先是投入本部人马作战,后又号召全国支援淞沪战场。

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各路军阀暂时停止内斗,纷纷出钱出兵,近百万大军云集淞沪,同日寇展开了近三个月的血战。

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这场攻防战是无比惨烈的,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不到一天就有一个师的建制被打残,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又补上去,双方反复拉锯着,上海城区也几乎化为焦土。

到10月底,由于日军在金山卫登陆,试图包抄淞沪守军等原因,为了坚持抗战,大军不得不向后撤退。

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可是,有人离开,就得有人留下来阻止敌人的追击,再者一说,战争已经打了三个月,一下子全撤了,也可能会被洋人们看轻,所以,必须要有人留下来。那么,该留谁呢?


前线将领们产生了不小的分歧,几番唇枪舌剑的交锋下来,他们决定留下八十八师524图案的一营人马,再辅助以少量其他部队作战人员,由他们承担起阻援的重任。

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这些人加在一起不到五百人,对外宣称八百人,这就是后来的“八百孤军”。

那么,在哪里布置防御比较好呢?他们选在了苏州河西岸的四行仓库,因为仓库建筑不仅牢固,而且对岸就是英国人的租界地,那时候,英人还未参战,所以,为了避免引起列强的干预,日本人攻打起仓库来不得不倍加小心,而这也有助于524团官兵作长久防守。

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不过,骄横的日军并没有把对面这支小部队放在眼里,他们迫不及待的在10月27号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负责守卫仓库的最高长官,524团团副谢晋元命令部下还击,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打退敌人的进攻,仓库内的守军也豁出命去,他们叩响了扳机,轻重机枪的火舌瞬间扫倒了冲在最前面的日军,但日本人并未放慢脚步,而是还之以枪林弹雨,很多战士倒下了,可整栋建筑,仍牢牢的掌握在中国军人手中。

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不少上海老百姓站在苏州河边,拼命为守军呐喊鼓劲,在人群中,有一位少女冒着碑冷弹击中的危险,将一面青天白日旗送到了将士们的手中。谢晋元命令部下将它升起,日本人直看的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四行仓库的保卫战,就这样持续到了11月1日夜,那一天,谢晋元等终于等到了上级发来的命令——撤入英国租界。幸存的勇士退入了“洋人的地界”,却被缴了械。即便如此,谢晋元等仍未丧失信心,他们按时出操,按时就寝。在这片沦陷区的孤岛上,四行孤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后来,谢晋元等落入到了日本人的魔爪当中,面对日人的折磨,谢不时鼓励部下,要坚持斗争。日人曾试图拉拢他,结果被严词拒绝。恼羞成怒的日人眼看无法使谢屈服,干脆收买孤军中的败类刺杀了他。而杨养正老人等,也被日军作为苦工送到了苏北等地区,直到安然脱险。


写到这里,相信读者会有一个疑问,保卫四行仓库的孤军,最终还是没有逃出虎口,这算胜利吗?不妨来引用章东磐先生的一段话作答复——

“我坚决地认为抗战对于中国的最大价值在于不屈,而不在于胜利。如果我们只是陶醉于最终的胜局,甚至几个局部惨胜的所谓“大捷”,那几百万军人的血就算白流了。”

灵计无台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这只孤军的坚守,支撑起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参考文献:《我的抗战》节目组著《我的抗战》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2年1月

戴峰《血肉磨坊——淞沪会战》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谢继民《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 团结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