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這事,除了靠能力,更重要的是儘快提高門檻

賺錢這事,除了靠能力,更重要的是儘快提高門檻

-1-

有人說,一個人80%的煩惱源於沒錢,這話足夠扎心,但最近更讓不少人扎心的則是煎餅攤大媽月入3W的新聞。

原來那位看起來生活品質粗糙,毫不起眼的大媽竟然比我工資還高出數倍,不少人調侃準備辭職去賣煎餅,也有不少人愈發焦慮,想要一夜暴富。

關於掙錢,我一直認為的“真理”就是能力越高擁有的財富就越多。這個觀念有錯嗎?目前來看,我認為它還算正確,但離真相還存在一些距離。

《認知突圍》裡蔡老師講了一個名詞,叫做“門檻”。

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工作都是有門檻的,即使看起來相對簡單的掃地,擦桌子也是有門檻的,至少它需要你行動自如。但這樣的門檻達到的人數過多,自然它的勞動價值量就偏低。

因此,想要提高我們的勞動價值,比起長時間的努力打磨,提高自己門檻便是一個捷徑。

而我們熟知的斜槓青年,本質上講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賺錢這事,除了靠能力,更重要的是儘快提高門檻

-2-

如今,人人都想成為斜槓青年,想要做一名自由職業者,實現財務自由,理想確實很美好,但現實依舊骨感。

我認識一位朋友,聲稱自己是斜槓青年,他給自己貼上的標籤有作家、職場專家、情感專家、攝影達人、PPT達人、職業規劃師、時間管理踐行者、旅遊策劃師。

每次看他這樣介紹自己我都覺得不自在。關於寫作,他只是剛剛開始,50W字都沒有寫到;攝影達人也就是喜歡用手機拍照,基本停留在景好照片才能好的階段;PPT的水平就更不想提了,就是會套用幾個模板,上次安排他製作的PPT成了整個大會吐槽的對象。

這位朋友把“斜槓”一次看到太簡單,對斜槓青年的認知還存在偏差。我們經常會把興趣當成斜槓的表現,其實兩者相差甚遠。

真正的斜槓青年指的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的標籤變現,獲得一定的收益。

古典老師在專欄裡講過一個關於攝影的例子,一場線下活動都安排專業的攝影人員,可能大家覺得你有相機,應該會拍照,於是就請你幫忙。

但這還不算斜槓,等到哪天有線下活動需要拍照,組織方特意邀請你去參加並支付一定報酬時,你才算真的攝影達人。

金錢的衡量似乎有些功利,但卻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的價值。

標籤那麼多,沒什麼含金量,又有什麼用呢?對於我們來說,人生一定要有一條主旋律,與其皆有涉獵,不如精於一門。

不要讓興趣成為你成長的絆腳石,更不要落入“興趣”的深淵。

我相信因為興趣的廣泛讓你見到了更多領域的新鮮事物,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正因為你的興趣過於廣泛,導致你很難養成一項特別突出的技能。

賺錢這事,除了靠能力,更重要的是儘快提高門檻

-3-

我們經常說自己焦慮,即便是那些月入十萬的人依舊對生活感到恐懼,擔心出現變故,於是拼命存錢希望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確實,存錢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我們因為金錢所帶來的焦慮,但還是沒能從本質上解決收入結構不合理的事實。

一個只靠工資生活的人,一旦工作稍有變動,如果再沒有點積蓄,生活便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而斜槓青年最大的好處便是可以同時擁有至少2份以上的收入,即使某一塊收入出現意外,另外一份收入也會保障自己基本的生活不受影響。

如果你還在因為金錢而焦慮,想想看是不是自己的收入結構太過單一造成的呢?

上週末,參加行動派的線下活動,見到了男神彭小六。小六哥就是一位典型的斜槓青年,畢業於一所普普通通的三本院校,本職工作是程序員,為了更好地與客戶溝通開始畫思維導圖,不到2年,成為簡書一哥,出版了2本書,而且都很暢銷。

我們經常說好的組合會產生1+1>2的效果,而斜槓青年,我覺得就是0.5+0.5>1的投入。編碼、思維導圖、閱讀寫作,這些領域小六哥都很厲害,但還不處在頂尖的位置。

可是,既會拆書、又能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簡單易懂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小六哥就是一位佼佼者。這裡面的每一項技能,從賺錢的角度上來理解,本質上都是一個門檻。

當這些不同的門檻疊加以後便會形成一個大的門檻,這時候,市場供給便是急速減少,我們個人的單位勞動價值自然會水漲船高。

賺錢靠能力不假,但是如何通過自己核心的能力去賺錢便可以用提高門檻的方式快速構建。

回過頭再去想,“門檻”這個名詞很難理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很多認知其實就是一點就透的事情,可正因為受個人經驗、所處環境、認識水平的限制,很多道理我們自己很難去參悟。

這時候,閱讀、適當體驗,學習他人的經驗教訓便是我們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方法。

有時候,成功是有捷徑的,而這樣的捷徑,靠得不是你夠不夠努力,只是認知水平的高低,對事情本質思考的透徹程度。

文:用時間釀酒

沒太多成功經驗,失敗教訓倒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