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里說霍去病十八歲的時候,漢武帝「幸」了霍去病,這個「幸」是什麼意思?

菜頭會飛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靠譜的辦法,當然是看司馬遷本人是怎麼使用這個“幸”字的。

粗略統計了一下,史記中“幸”字大概有如下用法:

1.表示某事做成是某人的幸運。

(張)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

2.表示一種希冀。

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3.皇帝專用語,表示駕臨某地。

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

4.寵愛——由於古漢語的彈性,這個詞可以做動詞,表達寵愛:

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幃帳不得文繡。

可以做動詞,表達被寵愛:

已而管夫人、趙子兒先幸漢王。

也可以做形容詞,表達被寵愛的狀態:

穨當孽孫韓嫣,貴幸,名富顯於當世。

需要說明的是,做“寵愛”講時,這個詞不僅可以用於皇帝的寵愛,其他人也可以用。皇族也可以用,別人也可以用。只是在用法上,只要用到了“幸”,似乎就隱含著一種以上對下,雙方地位不對等的意思。

是時張湯方鄉學,以為奏讞掾,以古法議決疑大獄,而愛幸寬。

張湯是一介臣子,而也可以用這個“幸”字。

然後從這個意思,還可以引申出一個用法,專指生命的大和諧……這裡有個很好的例子:

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汝遂成之。”一幸生男,是為代王。

這用法似乎就是皇帝專屬了……

題目中提到的記載是這樣的:

大將軍姐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

顯然,這個“幸”是上面的釋義4。很多人據此以為,既然“幸”了,顯然二人之間有不可告人的男男關係。確實是這樣嗎?

其實非也。雖然說是“寵愛”,但這種寵愛卻不一定是男寵那種關係。對此,在史記中我們可以找出不少反證。

  • 例如:

左將軍素侍中,幸,將燕代卒,悍,乘勝,軍多驕。

這位“左將軍”名叫荀彘,在史記中記載不多,後來徵朝鮮是,因為爭功誤事,被砍了腦袋。這似乎看不出是一個男寵。那麼被貼上“幸”的標籤的,也未必就是男寵。

尤其是,這句話的結構,和上面《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提到霍去病那句話的結構,簡直一模一樣。這也可從側面說明霍去病並非男寵。

  • 再有例子:

侯生盧生相與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倖。”

既沒有證據說始皇是同性戀,也沒有理由始皇如果是同性戀,非要去找一個獄卒——身為皇帝,找什麼樣的人找不到?“獄吏得親倖”怎麼想都不是因為某種不可言說的關係,那麼“幸”所指的,也未必就是男寵。

  • 還有一個有力例子:

主父方貴幸時,賓客以千數。

這是說主父偃“貴幸”,當此之時,他有多大了呢?

人或說偃曰:“太橫矣。”主父曰:“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戹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主父偃自結髮以來,遊學四十餘年,年紀至少六十往上。如果這把年紀劉徹都能“幸”的下去……莫非漢武帝愛大叔?

可見此處“貴幸”絕沒有什麼特殊含義。推而廣之,說“幸”,也不能代表這兩人之間有特殊關係。

總結:這個“幸”字,只能說明霍去病受到寵愛,其餘的什麼也說明不了。


北門猿


史書上記載,衛青給漢武帝那啥過屁股,因為漢武帝得了痔瘡,古人治痔瘡的方法裡有這樣一種方法,不斷的舔痔瘡,把痔核舔掉。衛青的這種做法,令漢武帝以後的很多人不齒,大才子蘇東坡就在他的文章裡揶揄過衛青。

那麼霍去病被漢武帝“幸”,我猜測有可能就包括這種治病。被因緣際會或者別有用心的人說成漢武帝和霍去病關係不正常,謠言。

其實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嫁給了漢武帝,那麼衛青就是漢武帝的小舅子,霍去病呢,因為是衛青的外甥的關係,也跟漢武帝有了一層親戚關係。

既然是親戚,又是臣子,給親人漢武帝舔菊花治病,其實是沒什麼可說的。

古代二十四孝裡有個人,為了檢查父母的病情,親自去嘗父母的大便,被人認為是大孝子,衛青霍去病跟他比算不了多噁心。

那在古代,“幸”這個字,在帝王那裡是什麼意思呢?

對於臣子來說,就是寵愛的意思,信任,寵信。沒有那些齷齪的東西。

當然,對於妃子,女性,也許有時候有那個意思。

《史記》記載,藺相如也曾“幸”於趙王,能說藺相如也跟趙王關係不正常嗎?當然不能。

後來人不讀書啊,特別是現代人,對古書半知半解,甚至無知無解,就亂相信別人瞎說的那些捕風捉影的謠言,實在悲哀!


西堤君


漢武帝與衛青、霍去病,好一圈著名的龐雜的親戚部落。

漢武帝還不是漢武帝的時候,他的大姐叫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當然家裡也是奴僕成群,其中有個姓衛的女奴僕,跟一個叫鄭季的小吏不停的偷情,生了三男二女一群私生子。衛青是其中的一個,當然自小便是奴才。

漢武帝四歲的時候,有一次躺在平陽公主的懷裡,徜徉道:我要是娶了陳阿嬌,就給她蓋一座黃金的房子,這就是金屋藏嬌的來歷。其實,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第一個皇后,也是政治婚姻,估計沒有愛情,也沒有子嗣。

漢武帝有一次到平陽公主家做客,平陽公主把家裡有姿色的婢女都在漢武帝面前展示了一遍,漢武帝不為所動,直到衛青的三姐衛子夫出場,漢武帝突然一見鍾情(後來漢武帝對好多女人一見鍾情過,最著名的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於是廢了陳阿嬌,立衛子夫為皇后,衛青成了小舅子。

衛青二姐叫衛少兒,遺傳了她媽媽的本領,與一位姓霍的偷情,有了霍去病,姓霍的後來娶了妻子生了霍光。霍去病要不是有個皇帝的姨夫,一生估計也會很淒涼。

話說平陽公主後來守寡了,平陽公主在列侯裡選男人,眾人異口同詞推薦了衛青,平陽公主對於昔日的家奴如今的大將軍假裝猶豫,於是漢武帝特賜衛青大將軍與平陽公主為夫。小舅子成了姐夫。

漢武帝組建了衛青軍團與霍去病軍團,十年間把匈奴的三十萬人馬斬殺了二十萬,差不多快解決了匈奴之患。飛將軍李廣與後來牧羊的蘇武的父親蘇建都是衛青手下的將領。

衛青一生忠誠漢武帝(後來漢武帝重用的是霍去病),四十五歲病死,霍去病23歲被匈奴下毒而亡,李廣被漢武帝或者衛青設計侮辱自殺,霍去病的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漢武帝駕崩後權傾朝野,一手遮天,死後被滅族。

漢武帝接受西漢帝位時是在“文景之治”後,剛好處在西漢國力最鼎盛的時代,漢武帝有的是文采武功,但是不停地窮兵黷武終究讓西漢從此衰落也被後世批評,當然他自己也有一篇“輪臺詔”算是自我批評。

晚年無奈還是選擇了和親。

不知道你有沒有答案。



一般明月


近日有網友提問:《史記》裡說霍去病18歲的時候,漢武帝“幸”霍去病,有人認為這就是說霍去病是漢武帝的男寵,但也有人說不是這個意思。那麼,這裡的“幸”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1、漢朝皇帝確有男寵的習慣

漢朝皇帝從劉邦開始,似乎就有龍陽之好:漢高祖劉邦寵幸籍孺;孝惠帝劉盈寵幸閎孺;漢文帝劉恆寵幸鄧通、趙同等;漢景帝劉啟寵幸周仁;漢武帝劉徹寵幸韓嫣、李延年、韓說……

對此司馬遷評價: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俗話說“努力耕種,不如遇好年景。好好做官,不如遇賞識自己的人”,這並不是虛言,不僅女人會用美色諂媚取寵,士人、宦者也可以。

2、《史記》如此記述霍去病之“幸”

《史記》提到霍去病時原文如下:“是歲也,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這裡是說,這一年(公元前123年),大將軍衛青姐姐的兒子霍去病18歲了,受到漢武帝的寵愛,當了皇帝的侍中。

後人做出霍去病是漢武帝男寵的判斷,基於此話中的兩點:“幸”;“侍中”。認為漢武帝幸暱於霍去病,隨後封官侍中。獲此官職之人可出入宮廷,是皇帝近臣。掌管皇帝車馬、衣服、器物等。

3、霍去病的“幸”意義完全不同

那麼,霍去病果真是漢武帝男寵嗎?其實,此處的“幸”並非男寵得幸的意思,真實意義是幸待,也就是信任。對此,司馬遷已在《史記》中做出解釋:“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

這裡是說:至於衛青、霍去病也因為外戚關係雖然得到顯貴、寵幸,但他們都是憑自己才能不斷上進的。因為衛青、霍去病是外戚,所以世人通常認為外戚要靠幸媚才能當官,而此處司馬遷已指明,衛青、霍去病並沒有如此做,而是通過自己能力做官的。


指動濟南


我可以毫不隱晦滴告訴你,這個“幸”即為臨幸的“幸”,也就是說,霍去病就像妃子一樣,被漢武帝臨幸了。

《史記。佞幸列傳》開篇有一段文字,請各位往心裡去,這段文字是: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這段文字大意是:盡心盡力伺候莊稼地,還不如碰到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成。深諳官吏逢迎攀爬之能事還不如在恰當的時機遇到恰當的人。說的一點都不假,不僅僅是女同胞可以用皮膚色相作為進身資本,士大夫、勇將軍也同樣可以。

所以,對吧,這段話往心裡去了你就不會困惑這個“幸”到底是個啥意思。


靜音搖滾


哈哈,這個問題我一定要來答一下,因為我之前和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都吵過。

司馬遷在《史記》裡專門有一個章節《史記·佞幸列傳》。

這裡都有哪些人呢?

籍孺、閎孺、鄧通、趙同、北宮伯子、周文仁、韓嫣、李延年、衛青和霍去病。

這裡面,如果拋開衛青與霍去病,那麼剩下的都是100%皇帝男寵。

而且在《史記·佞幸列傳》裡,“貴幸”這個詞一共出現了三次。

“至漢興,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時有閎孺。此兩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貴幸,與上臥起

“延年佩二千石印,號協聲律。與上臥起,甚貴幸,埒如韓嫣也。”

“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

除了最後衛青與霍去病這段,其他兩個“貴幸”和“與上臥起”緊緊挨在一起。

司馬遷想說什麼,我覺得已經很明顯了。

另外,司馬遷在《史記·衛青霍去病傳》裡也專門提了一句:“是歲也,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

,為天子侍中。”

這就是這個問題的出處,關於這個“幸”字,有很多解釋,但是可詭異的是班固在《漢書》裡特意把“幸”字刪掉了:

“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再從大將軍。”

為什麼班固要特意把“幸”字刪掉呢?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好了,回過頭,我們看看“幸”到底是什麼意思——

《玉篇》:幸,御所親愛也。《前漢·佞幸傳》:但以媚貴幸。

那御又是什麼意思?《蔡邕·獨斷》御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飮食適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御。

到了這一步,有人會說,你胡說,如果司馬遷真是這個意思,為什麼古代沒人看出來?就你一個聰明人?

誰說古人沒有看出來?

古人早就看出司馬遷的意思了。

同為二十四史的《南齊書》裡,作者特意把韓嫣和霍去病放在一塊說,而且《南齊書·倖臣列傳》裡除了霍去病,其他也都是100%確定的皇帝的男寵:

《南齊書·倖臣列傳》裡,作者把霍去病與韓嫣並列,其中的意思可謂不言自明。“有天象,必有人事焉。倖臣一星,列於帝座。經禮立教,亦著近臣之服。親倖之義,其來已久。爰自衰周,侯伯專命,桓、文霸主,至於戰國,寵用近習,不乏於時矣。漢文幸鄧通,雖錢遍天下,位止郎中。孝武韓嫣、霍去病,遂至侍中大司馬。迄於魏、晉,世任權重,才位稍爽,而信幸唯均。”

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貴幸”究竟是不是那個意思?

大家知道,名詞在每個歷史時期有不一樣的含義,比如今天流行的“老公”,大家都知道是妻子對丈夫的愛稱,但是在明清,“老公”這是指的“太監”,不能拿著今天“老公”的詞意來說明在明清,老公也是丈夫的意思,那樣的話就要鬧大笑話了。

那麼,“貴幸”至少在西晉的時候,依然是那個意思。

我們來看《晉書》相關章節:

《晉書·王雅傳》“帝每置酒宴集,雅未至,不先舉觴,其見重如此。然任遇有過其才,時人被以佞幸之目。帝起清暑殿於後宮,開北上閣,出華林園,與美人張氏同遊止,惟雅與焉。

最後,再回到這個問題本身,司馬遷在這裡用“幸”這個字的意思就很清楚了。


蘭臺


漢武帝幸了霍去病,這個幸從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喜愛程度上看,不應該理解為寵男性質,因為他也幸過衛青,寵男為玩物,是弄臣。而衛青和霍去病則是他的大將軍,漢武帝雖有龍陽之好,但以他的文治武功,罵馭朝臣的能力,不應該把他的大將軍當寵男對待,應該是為表達對二位的信任,可能讓衛青和霍去病陪他睡過覺,這是漢武帝的帝王術,目的是讓他的大將軍對他忠心耿耿。意思就是我把你們當家人看,睡在他身邊他都放心,你們還不死心踏地的為他辦差麼!而衛青和霍去病還不感恩戴德,死忠於皇帝麼?所以,這幸字不應該是臨幸之意!但史官也無錯,他必須如實記載!陪漢武帝睡過覺的人,只有統一記錄為被漢武帝"幸"了!


知阜陽


霍去病二十四歲去世的!漢武帝欣賞霍去病有兩個原因。

第一,和漢武帝對脾氣,都是好戰分子!看到年輕的霍去病漢武帝就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少年雄心壯志,意氣風發!所以漢武帝給了他很多指導很多特權!有了皇帝做後臺也是他縱橫漠北所向披靡!

第二,自己也是匹千里馬!有著天生的軍事指揮才能!而且有勇有謀愛恨分明,射殺李敢可見一斑!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非常的善於騎射,且在用兵之道上非常的有自己的見解。他在初次征戰匈奴的時候就率領了800個人深入敵軍的後方,將匈奴兵殺的四散逃竄,那一年霍去病僅僅18歲,他卻是難得一見的將帥之才。但他的出生並不是很好,他是平陽公主府上一個小吏與公主的女婢私通生下的兒子,並且這個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與公主的婢女發生了不正當的關係,不願意承認霍去病的身份,霍去病只能作為一個私生子的身份來到這個世上。


白衣電動車大俠


史家大佬司馬遷如果知道後人對他的大作如此研究,連一個字都要吵翻天,一定要從墳墓裡面笑出聲來。曾經看過一個說法,霍去病代表著中國男人的最高戰鬥力,私以為這句話不算誇張。霍去病十八歲封侯,翩翩少年已經嶄露頭角,怎麼看怎麼“秀色可餐”啊,加上皇后姨媽,將軍舅舅,估計當年的女子們都要著了他的魔,長安城的姑娘們茶餘飯後都在談論,長安的丈母孃們蠢蠢欲動……

霍去病只一句,匈奴不滅何以家為,將所有的精力都撲在打仗上面,導致後人都在議論,霍去病……是不是有龍陽之好啊?所以當有人扒出史記中這句話: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這下子就連後人也按捺不住八卦的心了。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漢武帝本人,漢武帝是個雙性戀不用懷疑。不僅僅是漢武帝一人,從劉邦開始西漢的各屆帝王都有這個愛好,漢書和史記都是不怎麼避諱的。而霍去病呢,一年到頭就知道打仗打仗,活到二十三歲就一個兒子,還是跟自己的侍女生的。這個私生子霍去病也不想去管,侍女也沒有娶回來的意思,就這麼撂著吧,最後還是衛青把他的兒子給接過來的。

霍去病為什麼這樣也是因為對女人極其看不起,首先他的身世就比較可憐,也是侍女的私生子,如果不是姨媽和舅舅的勢力,大概會過得比較慘吧。這麼一看兩人確實非常又可能搞到一塊去啊,難道我們心中的鋼鐵小直男霍去病真的是以賣弄色相得到的官職嗎?

我們再看一看司馬遷,司馬遷對於霍去病、衛青和漢武帝之間的關係一直有所暗示,可不僅僅是在這一個“幸”字上。霍、衛二人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這點不錯,在我們看來也是歷史上有的英雄人物,可司馬遷偏生將兩人的名字寫在史記之中的佞幸列傳裡,頗有暗示的意味。

不僅如此,司馬遷還多次提到衛青和漢武帝相見的場景,批評衛青在見漢武帝時一點都不守君臣之間的禮儀,衣冠不整。而且漢武帝竟然“上踞廁而視之”,沒錯,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漢武帝在上廁所的時候接見了衛青。

在衛將軍驃騎列傳之中,司馬遷再度指明衛青:以和柔自媚與上。活脫脫把一個剽悍的大將軍寫成了女子模樣。所以在面對這兩位大將軍的時候,司馬遷多多少少帶有輕蔑之意。

然我們再看看司馬遷對將軍李廣的描寫,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導致後人都覺得李廣禮賢下士、霍去病是個非常刻薄的將軍。客觀來說,衛霍二人都是天才型的選手,霍去病甚至非常鄙視看兵書,覺得上戰場就應該隨機應變,不應該教條主義。

李廣只是一個武藝出眾的人,他的地位是一步一步慢慢走出來的,司馬遷從不覺得他能力有問題,只是覺得他運氣不好,對他的缺點從來都是輕飄飄一句話。在司馬遷心中,李廣要比霍去病衛青這種靠著裙帶關係爬上來的大將軍要好很多。

司馬遷也是人,他在寫史記的時候還是帶有個人色彩的,其實最最重要的還是對閹了自己的漢武帝最為不滿啊!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司馬遷在《史記》中確實寫過:“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這句話裡面的“幸”字讓很多人產生猜測和聯想,總揣測是不是霍去病,18歲的時候就成了漢武帝的“男寵”了呢?



這句曖昧的話實在是讓人浮想聯翩,也引起很大的爭議,因為那時候漢武帝確實有這個愛好,所以讓人很容易往上面去想。


特別是我們現代人,對這個愛好可不認同。如果坐實這句話,就會對霍去病的英雄形象大打了折扣。


那麼,這個“幸”在這裡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


在同期的《朝鮮列傳》中也有一句類似的記載:“左將軍素侍中,幸,將燕、代卒,悍,乘勝,軍多驕。”這句話也就是說,左將軍在宮中天子面前像許多名將一樣,特別有能力得到重用,這裡面並沒有一點點暗射左將軍是天子“男寵”的意思。左將軍又與霍去病是同一時代的人物,那麼這個“幸“”的意思應該也是相同的。


其實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已做出瞭解釋:“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這句話也就是在說衛青、霍去病因為是外戚關係得到了特別的信認和重用,外戚也就是漢武帝孃家那邊的人,他們只有憑藉自己的本領才會不斷的得到進取和提升。司馬遷在這裡很清楚的說明了衛青霍去病是靠自己的本領得到皇上的信任和喜歡的。霍去病既是漢武帝孃家那邊的親戚,漢武帝甚至準備把女兒嫁給霍去病,那麼這個霍去病是漢武帝“男寵”的猜測也就更自然地不攻而破了。



漢武帝喜歡重用外戚,並會創造出許多有利條件給外戚,讓他們有機會嶄露頭角,成為自己的得力干將,進入統治集團的核心。衛青,霍去病就是這樣被漢武帝啟用,本人又盡心竭力,皇帝也給機會,所以才成就了他們的青史留名。


所以現在的我們真的不要再去糾結這個“幸”字與霍去病是個什麼樣的意義了,衛青、霍去病確實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武功、能力超群,為漢室的江山鞏固作出過巨大的貢獻。



有書君覺得我們永遠要記住的是鐵血名將霍去病“不破匈奴誓不還”的慷慨與豪邁,你說是嗎?!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