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4件事,让你整个冬天不生病

昨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做好这4件事,让你整个冬天不生病

大雪节气,慎防三病

¹ 防中风

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易引发中风、脑溢血等。

医生提醒:首先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次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² 防心脏病

寒冬时节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期,气温偏低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

医生提醒:中老年人应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袭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体检。

³ 防消化道疾病

由于寒冷刺激易导致使胃肠凋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胃病复发。

医生提醒: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大雪之后,养生四原则

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节气正是进补调理的大好时机。

01

重点保护呼吸道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低,呼吸道成了最易发病的“重灾区”。

医生提醒:应尽量增加室内湿度,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一般来说,冬天室内的湿度在30%至60%之间是比较合适。

02

穿

两个部位要保暖

大雪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身体暖和,气血才顺,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重点保暖部位头和脚。

头为“诸阳之汇”,应重点做好保暖。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对预防脑卒中等很有帮助。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加强脚步保暖能提高抗病能力,防治呼吸道感染。

03

食补肾强筋两骨汤

每年到“大雪”节气,要补肾养肝:肾强精力旺盛,肝好血运充沛,才能抵御严寒,同时强健筋骨。

羊骨温中补肾:中医认为,羊骨性温,具有补肾壮骨、温中止泻的功效。羊骨中含有磷酸钙、碳酸钙、骨胶原等,补充骨骼必需的营养物质,可预防骨质疏松。

牛骨养肝壮骨:牛骨有补肾阳、壮筋骨的功效。牛骨含有防止骨骼老化的骨胶原、软骨素,及促进肝功能的蛋氨酸及B组维生素、维生素A等,有很好的补肝效果。

做法推荐

① 做的时候一是要焯水几分钟,将骨头里的血水煮出来;

② 多加大葱和生姜,都能够去除腥膻;

③ 用冷水炖汤,冷水要一次性加足,冷水可以使肉外层的蛋白质不会马上凝固。还可以加白萝卜或莲藕等,使汤不腻。

04

按摩

“三窝”排毒法

进入大雪节气后,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还可常常按摩腋窝、肘窝、膝窝排排毒。

腋窝——除心火

腋窝处的极泉穴(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祛除心脏的火郁毒素。

具体方法: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反复揉压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早晚各1次。

肘窝——去毒素

肘窝有肺经、心包经、心经这三条经络通过,常按可排除心肺火气和毒素。

具体方法:用掌在肘窝这个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1~2周拍一次。

膝窝——祛湿气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膝窝中的委中穴(膝盖里侧中央),走膀胱经,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

具体方法:连续拍打5~10分钟,1~2周拍打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