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還是浮標傻傻搞不明白,釣魚人:啥亂七八糟的

有關“浮漂”與“浮標”的爭論在釣界長期喋喋不休,主要有三論,問鼎之論難定,特摘要於後供釣友探討和論證------

(一)傳統釣主“浮漂”VS臺釣主“浮標”論

一論觀點的釣友認為:

釣魚人對“泡桐”的稱呼很熟悉吧,用什麼材質製作的就在前面冠以材料名,如“鵝毛泡桐”、“鴨毛泡桐”、“巴茅泡桐”以及比較晚點的各種塑料做的塑料“泡桐”等等,都是傳統釣所必不可少的魚具,有的人又稱之為“浮漂”、“七星漂”,它們都穿在釣魚線上,垂釣時有的沉入水裡,有的浮在水面,能反映出魚就餌的狀況;而近幾十年隨著臺釣的出現,出現了一種與“泡桐”不同形式的漂,有的人叫“立漂”,因為它是直立在水中的,釣魚大師把它叫“浮標”,有的人把它還是叫做“浮漂”,咋看真是要把人搞糊塗;我贊同傳統釣法中的所有“泡桐”都稱為“浮漂”,臺釣所用的“泡桐”稱為“浮標”,兩種稱謂都存在才相對科學點,理由:

1,傳統釣法的浮漂是懸浮在水中或漂浮在水面,只有粒數的多少,粒上沒有反映魚訊的標識,若叫“浮標”有點牽強;2,臺釣的“浮標”既懸浮於水中,又是以刻度(即“目數”)的升降來反映魚訊,稱“浮漂”也不太科學。

(二)主“浮漂”論

持二論觀點的釣友認為:

如果要講字義、詞義,“和釣魚有關”的應該是“魚漂”和“浮子”而恰恰不是“浮標”;或者說,與釣魚有關的恰恰是魚漂的“漂”;“魚漂”,詞典裡明確指出是“一種釣魚用物”, “漂”可以看作“魚漂”的簡稱,“浮漂”是由“浮子”、“魚漂”派生出來的,都是勿庸置疑的;語言文字在發展變化,一些字詞的含義還沒有納入字典、詞典,是十分正常的現象;生活中已經約定俗成的一些名詞術語(例如漂、浮漂),不能夠因為字典、詞典裡暫時沒有就不承認它;奇怪的是,有人咬文嚼字堅持說“漂”只能作形容詞不能作名詞;有一個問題需要弄明白:字典來源於生活還是生活來源於字典?生活中存在的名詞(例如“漂”、“浮漂”等),即使字典裡暫時沒有,也不能否定它的客觀存在。

魚漂、浮漂、漂、浮子,都是“釣魚時露在水面的漂浮物”,十分明確有“標誌”的意思;門牌號、氣壓計、量筒、砝碼……無數物品,都與標誌有關,是不是非要在名稱上加個“標”字不可?如果有人異想天開,硬要主張改成“門標”、“氣壓標”、“體積標”、“重量標”是不是就革新了?想把“漂”改成“標”,其實沒有什麼道理;相反,弊病倒是不少:一是把大家習慣了的、聽起來舒服的活生生的語言要生拉活扯地改成晦澀的語言,例如,把星漂、蜈蚣漂、立漂、黑漂、送漂、漂相、顫漂等改成星標、蜈蚣標、立標、黑標、送標、標相、顫標等,令人感到彆扭;二是混淆不清;“魚漂”、“漂”、“浮漂”,只是釣魚專有用品,概念十分明確;而“標”可以泛指很多物品,例如標杆、標槍、路標、航標等等;說立標,別人還會以為說的是標杆呢;說浮標,按詞典理解,可能會以為是標明水下捕蝦籠位置的漂浮體呢。

從歷史事實來看,“浮標”作為釣魚工具一個組件的名稱,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因為臺灣人說“浮標”,我們一些人也跟著說;一些培訓班、教學片率先使用;在二十多年前、一百年前呢?釣魚人只曉得“浮子”、“魚漂”、“漂”、“浮漂”;不信,去問問30年前曾經釣過魚的人,他們當時是怎麼稱呼的?未必幾百年前大家習以為常的名詞術語是不規範的?是與釣魚無關的?割斷歷史,背離釣魚範疇約定俗成的民族語言,還能有什麼道理?“浮標”是最近從臺灣學來的新名詞,一個新名詞就可以推翻、革掉幾百幾千年的老名詞?第三,從現狀來看;歷史最悠久、讀者面最廣、釣界最權威的《中國釣魚》雜誌一貫使用“漂”、“浮漂”以及“星漂”、“黑漂”、“送漂”等等,正常得很,妥當得很;在商品裡,“漂”、“浮漂”的名稱比比皆是;使用“浮標”、“標”而杜絕用“漂”、“浮漂”的釣魚雜誌也有;在網上,隨意性大,兩種用法都有;最初,一些大師說的“浮標”,也僅僅是指那種漂尾特別細的、適用於魚池競技比賽的浮漂 ,以示與棒漂、粗尾風漂 的區別,僅此而已。

“漂”、“浮漂”、“標”、“浮標”都是同一個釣具的名稱;名稱是人們叫的,有人領頭,大家就跟著叫;《中國釣魚》領頭叫“浮漂”,《釣魚》雜誌和一些釣魚教練領頭叫“浮標”,於是一部分讀者這樣叫,一部分讀者那樣叫;名稱不統一,根本不在於名稱的是非,也不在於讀者的願意。

(三)中立論

持三論的釣友認為:

1,漂:(Piao)《現代漢語詞典》註解--(1)停留在液體表面不下沉;(2)順著風向、液體流動的方向移動。

在“漂”的詞條中有一註解是:

《漂兒》--(方)魚漂。

2,標:(biao)《現代漢語詞典》註解--(1)樹木的末梢;(2)事物的枝節或表面;(3)標誌、記號;(4)標準;(5)用文字或其它事物表明;(6)給競賽優勝者的獎品;(7)用比價的方式承包工程或買賣貨物時各競爭廠商所標出的價格;(8)清末陸軍編制之一,相當於後來的團;(9)量詞。

在“標”的詞條中沒有與魚有關的詞條。

3,浮:(fu)《現代漢語詞典》註解--(1)停留在液體表面上;(2)《方》在水裡遊;(3)在表面上的;(4)可移動的;(5)輕浮、浮躁;(6)空虛、不切實;(7)暫時的;(8)超過、多餘。

在“浮”的詞條中有四個詞條很有趣:

(1),浮標--設置在水面上的標誌,用來指示航道的界限、航道的障礙物和危險地區。

(2),浮漂--不踏實、不認真。

(3),浮頭--漁業上指水中缺氧時魚類把口吻伸出水面呼吸。

(4),浮子--魚漂。

非常有意思,在“漂”和“浮”的註解詞條中都出現了“魚漂”的解釋,而把“浮漂” 兩個字連在一起組成詞語時其釋義卻與“魚漂”無關。

大致看來,整醒豁了上述三個字的字義,也就基本整醒豁了與魚事活動有關的“漂”與“標”的不同含義,其實,釣魚界那“浮漂”與“浮標”的爭論還有意義嗎?還有繼續爭論下去的必要嗎?無論是遠古時期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魚事文化也好,還是今天咬文嚼字或者叫什麼說文解字也罷,雖然,魚事中的“浮漂”佔了“浮標”的上風,但“浮標”並沒有輸給“浮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