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路,何時歸來?

眾所周知,湖南路是南京一條非常著名的步行街,鼎盛時期在南京的地位僅次於新街口,2005 年甚至還和北京的王府井一起入選了“中國十大商業街”系列。而如今卻早已風光不再。

縱觀南京主城(城牆之內),其實湖南路的位置還是相當不錯的,西南不遠處是頤和路民國公館風貌區,東邊連著玄武湖公園。在我看來這種2+1的結構非常適合商業的發展。不過很可惜湖南路在2007年前後迅速衰落,伴隨著的卻是新街口的加速升級。

湖南路,何時歸來?

2005年9月3日 地鐵1號線正式通車

2005年新街口 金輪新天地開建

2006年新街口 德基廣場一期正式開業,眾多一線奢侈品牌入駐。

2007年新街口 德基廣場二期開建(2012年5月開業)

2008年新街口 金陵飯店亞太商務樓開建

2010年新街口 金鷹國際商城開建

2010年新街口 蘇寧生活廣場(包括諾富特酒店) 開建

(以上時間節點僅做參考)

湖南路,何時歸來?

在軌道交通的加持之下,新街口的虹吸效應持續加強,勢能差迅速體現。新街口在鞏固市中心地位的同時,在中高端零售、商務、綜合功能等領域迅速突圍。片區內集中了眾多的國際奢侈品品牌,代表的是南京目前最高的商業等級。

除了中高端,新街口對於中低端業態同樣有著很好的覆蓋,這是一個綜合實力非常強大的超級商圈。(中華第一商圈)

而同時期的南京第二大商圈湖南路拿什麼和新街口競爭?專賣店一條街?落後的業態,較差的購物體驗顯然不是對手。

不過,南邊的夫子廟商圈卻沒有因為新街口的迅速壯大,而日漸凋零,反而人氣不減。我認為這取決於夫子廟商圈的差異化佈局,與時俱進的理念以及片狀整體發展的思路。

湖南路,何時歸來?

夫子廟商圈更偏向中低端的消費層次,主打的是區域消費,以及“老城南”歷史旅遊,明顯有著和新街口不一樣的功能定位。後來老門東的再開發將整個商圈提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精緻文旅產業被全面激活,成就了現代時尚與歷史文化完美融合的商業典範。

在此基礎上商圈內部還有著更加細緻的功能區分,以此實現更加精準的市場定位。

而湖南路商圈的定位是什麼?

我認為,改造之前的湖南路並不存在商圈這一概念,充其量只能算是商業街的範疇。

湖南路,何時歸來?

沿路熱鬧的商業街,獅子橋步行街、馬臺街、童家巷這些都是湖南路的精髓所在,尤其是獅子橋步行街,民國摩登街道的市井氣息正是其精髓的外在體現。

而業態定位上,就相對比較雜了,餐飲和專賣店形式的零售可能是其最主要的商業組成。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除了定位的相對混亂,我覺得當年的湖南路還存在這些問題。

1.相互割裂,沒有抱團發展

湖南路全長1公里,但各部分相互獨立,關聯性不強,沒有形成抱團式的商圈化發展,且業態等級長期相對落後。

2.特色功能區步行街,規模過小。

作為湖南路最具特色的街區,獅子橋步行街太短,僅有單路 290米。

湖南路,何時歸來?

其他城市同樣類型的步行街(只走人不走車)明顯要大得多,也更加的整體。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單路 1000米

湖南路,何時歸來?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單路 530米 另王府井小吃街兩條共300米

湖南路,何時歸來?

3.沒有精品精神,沒有與時俱進。

湖南路最主要的視覺特徵在於極具時代感的各式霓虹燈招牌,營造的是民國摩登街區的氛圍,這種感覺我認為和上海的南京路頗為相似。

湖南路,何時歸來?

但很明顯,獅子橋步行街在街區氛圍的營造上卻並不統一。雖然市井氣息依然保留,但視覺效果的逐漸崩壞(不講究、不重視),讓獅子橋漸漸喪失了曾經的那份獨有的時代氣息。

湖南路,何時歸來?

現在的獅子橋步行街

湖南路,何時歸來?

改造期間隨著不少業態的搬遷撤離,當年熱鬧非凡的獅子橋竟直接變成了雜貨市場,從美食街淪為小吃街,沒有進步,沒有升級,卻好像倒退了20年。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購物體驗的重視程度、飲食環境的要求,審美的層次都在不斷的提升。獅子橋不僅沒能將自身的特色充分的發揮出來,反而逐漸丟失了自己的性格。

相較之下,夫子廟卻經歷了數次大翻新。保持自身歷史文化特色的同時,也不忘追趕時代的潮流,用新的視覺手法在不破壞原有屬性的基礎上做合理的改造,以求不落後於時代,甚至引領潮流。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沒有什麼常常久久,只有與時俱進,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湖南路改造走的是另一條路線

大破大立,幾乎徹底顛覆了湖南路的傳統面貌。

山西路廣場東北地塊(原市青少年宮、西流灣公園)經過重新的規劃以及推倒式重建,迎來街區結構層面上的巨大改變。

而這種變化,使得原西流灣公園沿中山北路的城市界面得到了最大化的敞開。從之前的內向圍合型開放空間轉變成更大尺度的外向結構,建築格局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甚至具備了作為城市封面的基礎。

新加入的數條支路把之前的巨大地塊進行了非常合理的拆分,小地塊密路網也使得整體的氛圍更加符合人的空間尺度,釋放了街巷的活力。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綠地紫金中心效果圖

湖南路,何時歸來?

新 市青少年宮效果圖

湖南路,何時歸來?

新市青少年宮、大型商業綜合體,下沉式公園購物廣場,地下空間的整體開發,將給整個湖南路帶來前所未有空間變革。結合去年年底開業的吾悅廣場以及老牌的獅子橋步行街,湖南路由此真正具備了形成商圈的實力。

湖南路,何時歸來?

同時地鐵5號線山西路站的加入,使得湖南路商圈在西端迎來了重要的地鐵節點,重振幾乎是必然的。

湖南路,何時歸來?

而完整貫穿湖南路的地下商業街,也可作為1號線和5號線換乘的地下通道,只是1km的距離並不近,但不管怎樣說,地下空間的直連促使東西兩側的業態更好的融合,大大強化了商圈的整體感。

因為江蘇軍區在地理上的阻隔,以及缺乏其他商業設施的過渡,實際上整個商圈有可能無意間分為東西兩個片區(以雲南北路為分界線)。

不得不承認,湖南路的改造相當的大膽,其對於山西路東北角地塊的打造堪稱完美,令人歎為觀止。

但獅子橋步行街作為湖南路的精髓所在,應該也作為改造的一部分進行高規格的改造優化。在我看來,沒有獅子橋的湖南路是不完整的,缺乏性格的湖南路似乎也難以和其他的商圈展開差異化的競爭。

同時我對地下商業步行街也有著一絲疑慮。

從實探的結果看,地下商業街主體結構雖然基本完工,但目前似乎暫時處於停工的狀態,所以原計劃年底正式開業應該不太可能。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整個商業街分為,ABCD四個區域,皆為地下兩層的結構並各有不同的定位。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我疑惑的是,如果消費者完全可以在地下空間一站式解決飲食購物等需求,又何必回到地面之上?會不會產生地上地下功能重複的問題?畢竟地下兩層的商業體量已經比較大了。

湖南路,何時歸來?

另外,兩側一字排開的售賣型商鋪結構,和新街口的萊迪,仙林的愛尚街區似乎較為接近,尤其是C區和D區,日後能否保持高水準的運營,我對此表示擔憂。


拋開現實我倒是覺得,如果沿湖南路設置慢速有軌電車,並延伸到頤和路,結合街道界面統一打造,將民國的摩登時代感貫穿全程可能會是更好的做法。

既保留湖南路原有的充滿霓虹燈的繁華氣息,又通過有軌電車強化街區的獨特性,同時滿足兩條地鐵之間實際的換乘需求。(請寬恕作者在此天馬行空的吹牛皮)

湖南路,何時歸來?

湖南路,何時歸來?

香港港島有軌電車

對於湖南路來說,是變成新街口,還是通過優化展現更好的自己?我想它已經做出了選擇……

湖南路註定歸來,但回來的還是那個湖南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